基于高中学生特点谈数学课堂情景引入策略

时间:2022-08-10 04:39:51

基于高中学生特点谈数学课堂情景引入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到课改的重要意义,在不断教学“尝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数学课上,将情景引入课堂已经成为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情景引入在数学课堂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效果却一直达不到预期值。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学生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基于高中学生特点在数学课堂进行情景引入。旨在为提高高中课堂上情景引入教学方法的效率有些帮助,同时也为教师提高对高中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特点;情景引入

在高中数学课堂引用引入情景的教学方法,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通过研究、探讨、分析、尝试后得出的有效结论,情景引入的方式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外,而且学生在情景引入的学习中,可以提高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但情景引入应该在基于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才能将情境引入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起到最佳效果。

一、高中数学课堂的情景引入策略

数学高中课堂的情景引入策略是通过情景性问题的设问,起初在数学课堂上情景引入策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好的消化知识,同时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深入,情景引入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了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情景引入的教学方法长期普遍的应用过程中,情景引入策略的教学方法已经日趋成熟。

二、高中学生的特点

高中学生在身体、生理以及心理方面发展都已基本健全,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有自己对事物的思考能力,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有一部分高中学生会有一些逆反心理,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引入情景引入策略要根据高中生特有的个性有机性的引入,才能起到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领学生走入探索知识的世界。

三、基于高中学生特点谈情景引入策略

上文中,我提到了高中数学课堂引入策略与高中学生的特点,鉴于课堂情景引入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将针对高中学生特点谈谈情景引入策略。

情景引入策略在国外教育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情景引入策略在教学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推进意义,但是我们可以在长时间摸索中发现,情景引入策略在学龄较低的课堂上效果明显,在课堂引入情景策略后,学生无论是在积极性方面,还是对知识渴望程度上都有很大一部分的提高。可是对学龄较高的学生来说,课堂情景带入策略在期可能会对他们有一定的刺激,可是随时间的推移,这种刺激性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变得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要针对高中学生特点实施情景引入策略。

1.基于问题构建情景

通过问题来构建情景,是教师课堂引入情景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构建问题类型的情景,不但方法简单,容易理解,也是调动学生思考的最佳方式。但是鉴于高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简单的情景问题,所以在情景问题的构建上,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改变传统的情景引入策略,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定预想问题,要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调动高中学生的求知欲,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将高中数学问题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等。

例如:在问题情景构建的过程中,尽量多创建一些在学生生活中有帮助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带入到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情景问题可以更大程度的勾起高中学生的求知心理。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数学知识的转化带入课堂上,让同学们分析与讨论。

例题:“我“在放学时经常去一家冰激凌店买冰激凌,但是最近,这家冰激凌店对面开了一家同样好吃的冰激凌店,而且每份都是五元钱,两家由于有了竞争,分别推出了优惠政策,一家冰激凌店发了一张卡,每买一个冰激凌,就在卡上面印一个图案,当印满五个图案,就可以免费换一个冰激凌,另一家店是累积积分形式,一份冰激凌五分,每积满五百分可以享受百分之十的优惠,最多降到七折优惠,我每天都会买一个,但是我半年后会搬家,就不会去那两家店了,同学们能否帮我算算,我去哪家买冰激凌更划算一些?

学生们对问题都很感兴趣,讨论激烈,甚至一些平时对数学排斥的同学也加入其中,调动学生兴趣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们纷纷开始计算,并且告诉我答案,虽然有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犯了一些小错误,但是教学还没有开始,同学们就已经开始运用了分类讨论法,课堂上气氛活跃,一直持续到下课。课后一些同学向我反映,这种方式的教学,使他们对学习的数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当遇到类似的问题,都会想到这个问题,从而想起课上所学习的内容。

2.基于活动情景构建问题

高中学生由于长期处于闷头苦学的环境下,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但凡是可以互动或者有活动的课,他们都特别喜欢,教师可以利用高中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构建特殊的活动情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可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更加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及交流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带有数字编号的卡片,卡片上除了数字不一样,外观几乎是完全一样的,然后让学生分成几组,记住自己卡片的数字后,将卡片混在一起,每次每个同学在其中随机抽取一张,拿到自己号码的学生退出,让学生记好自己是抽了几次才抽到自己的号码的,然后计算除每组的平均数与其他组的抽取次数的平均数作对比。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分析有关概率的数学问题。

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表现积极,而且有组织有纪律性的完成了活动,所有同学都加入到活动中,他们将学习当作“游戏”一般来看待,并且都遵守“游戏规则”,进行了激烈的分析与探讨。在他们得知了概率的计算方法后,有的同学告诉我,他认为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是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所以对学习成果倍加珍惜。

3.基于逆向思维构建情景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有疑问,就是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是否就是为了高考,通过逆向思维构建情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排除疑虑,而且能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

基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逆向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向老师发问,给老师出题,通过观察学生在出题的合理与否,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这样作业不像学生通过做了大量练习题而熟练运用并理解知识,而是通过简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深一步的思考,这样的尝试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在深入理解了知识后很难忘记。

结论:

终上所述,对于课堂情景引入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情景引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情景引入策略的作用发挥出来,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学生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基于高中学生特点在数学课堂进行情景引入,并提出了建议与问题设想,希望可以提高高中课堂上情景引入教学方法的效率有些帮助,同时也为教师提高对高中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课堂情景引入策略。

参考文献

[1]方金秋.《数学发现学习中的学习情境及其创设》[J].(《中国数学教育论文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张晓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通报》

[3]蔡大明.《问题情境创设是为了数学教学》.[J].《中小学数学・中学版》.

[4]徐银红、祝烨娣.《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学月刊》.

[5]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2001年第4期。

上一篇:略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下一篇:篮球中距离投篮技术训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