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时间:2022-08-10 02:48:37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摘 要:在中国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发展,但是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出现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很多会计电算化制度仍需不断发展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已经广泛应用到很多地方,但是电算化的模式发展却并不明显,现在很多应用的电算化还是停留在模拟原始手工操作的模式,所以要想让企业财务管理更科学方便就要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电算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并且对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企业 会计电算化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很多领域,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各个单位已经普遍,电算化不但节省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时间,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企业会计的电算化水平还很落后,仍旧处在财务会计核算电算化水平,很多企业把电算化应用到工资和报表等的核算上,而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电算化,很多企业甚至还在手工核算一些财务问题,很显然现代社会手工核算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形势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对数据的处理上有明显优于手工核算的优势,电算化不但能迅速准确的处理财务问题,很多财务支出收入的总体趋势也能一目了然的显现出来,这样更直观的帮助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对公司要做出的重大据顶也是重要理论依据。然而企业电算化发展仍有很多棘手问题需要解决,电算化的发展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1.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欠缺

现在很多企业都应用到了会计电算化,但其实对电算化的认识却不深入,没有认识到电算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人的思想模式很难被改变,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而且也总愿意停留在固有的思想模式里,不愿意相信电子核算方式,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仍然保留一些手工记账的工作的方式,还有的企业是手工和电算化并行使用。电算化记账方式能节省很大人力物力,并行使用手工和计算机记账对计算机的很多功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这会造成极大浪费,而且企业对报表、对账等都用手工操作,这会浪费很多时间和人力资源,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归根究底是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认识不健全,很多人抱有怀疑态度,这是导致电算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企业的基础管理和软件管理不足

企业对基础管理不足也是造成会计电算化发展受到障碍的问题所在,企业电算化的岗位没有明确的分工,一般企业对电算化不会配置系统的管理者,这样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服务器就导致很多功能不能得以实现,企业各部门间很难通过计算机传递报表和财务信息,这就是企业基础管理不完善导致的。企业非常欠缺一个可以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传递加工的高效系统,这样企业人员若是想查询信息和传递信息就变得非常困难,企业应该完善电算化系统,这样也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会计电算化缺少综合人才

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的人才现在社会上很有限,社会上不乏精通计算机和网络等的人才也有很多学习会计的人才,但是既会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却少之又少。一些财务会计人员会些电脑的基础操作,但是对数据库管理没有了解,这样就很难对电算化软件进行操作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其实是个敏感型工作,工作团队也非常复杂,很多企业愿意运用一些资质比较高比较可靠的老员工,但是这些员工的年龄很大,让这些人员顺应社会发展去学习了解会计电算化是件非常难的事,企业对这些人员进行电算化培养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现在社会非常欠缺一些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1.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要注意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把会计电算化运用到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不但可以减少手工记账的人力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核算速递,它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数据收集存储方式,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这样企业的信息就更能方便获取和整理,从而全面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不但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作用,还要认真去落实,首先企业需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电算化操作的人员,补充企业的后备力量,给企业带来活力。企业还可以选派一些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是到别的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增加见识。企业可以让那些负责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换岗,让他们对彼此的工作都有些了解,也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进步,这样以后在工作中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对他们自我约束也有一定作用。

2.企业应完善电算化管理相关的制度

企业的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与否与企业正常发展有重要联系,只有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约束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才能有规有矩的操作下去,有有效的管理制度的约束人员才能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可以避免其发生很多常识性错误,对于工作中犯下错误的员工公司应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当然公司是赏罚分明的,对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公司应给予奖励,勉励其再接再厉。但是制度不是定格在一个地方,如果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制度有很多问题,有很多东西可以改善或者加以完善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但大致纲领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改善过程中应该不断明确对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划分,要让工作岗位上的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3.加强软件操作管理等基础工作

要想加强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就要先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说具有完善的会计制度、还有核算的章程,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严谨等,这些都是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措施。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做好初始化问题,这些工作都是在软件的辅助下完成的,这整个过程都在像计算机网络化发展,运用到很多相关软件,如数据采集软件和小型智能管理系统等,只有通过把这些高效的软件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

4.要注重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财务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财务信息的收集、计算和合并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不能出现丝毫纰漏,对于计算机打印出的财务信息和电子资料要进行安全管理,企业应该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实时控制,还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安全保护,还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以免有恶意病毒入侵破坏系统的稳定性,财务信息的传递过程要时刻保证保真性,要确保传递的企业管理者手中的信息是最准确的。企业应该对业务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以免磁盘被破坏或者是丢失导致整个管理系统的混乱,在备份中要注意运用刻录的光盘,它的性能相对稳定,对于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要尽量不要上网,防止病毒入侵,总之要采取各种手段方法确保电算化系统的安全。

5.要加强审计和监督力度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企业可以设立一些监管审计职位,如微机操作、系统维护和会计主管等,这些职位的职责就是对整个电算化系统进行监督管理,这些职位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审计中也可以应用到这些高科技东西,如运用审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审计,审计软件比常规的方法更有效,它能检测出数据是否更改,除此之外,审计方法也应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审计可以是没经过预先通知而进行的,而且也没有通知审计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的真实性,以免发生账外账的情况。公司也可以让员工进行相关工作的轮流换岗,让大家对彼此的工作性质都有所了解,这样更能方便大家的监督,对大家的日常工作也有约束作用。

四、结束语

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带给企业的福利,它在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电算化系统,公司的很多信息都能及时有效的反映一些企业动态,非常直观的能观察出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电算化的发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相信通过它的不断完善会对社会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雪松.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2009(1).

[2]雷娅滨.浅谈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下旬),2011(8).

[3]崔永俊.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2(1).

[4]张善林.浅谈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及其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3(9).

上一篇: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下一篇: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