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实用欣赏皆不误收藏投资两相宜 等

时间:2022-08-10 02:14:44

紫砂壶:实用欣赏皆不误收藏投资两相宜 等

紫砂壶:实用欣赏皆不误收藏投资两相宜

紫砂壶从被烧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终身与茶结缘,不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就像失去生命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在嗜茶者中早已形成共识。但随着紫砂泥的日益稀少,想要选购一把称心如意、高档次、高品位的紫砂壶时,我们才蓦然发现,昂贵的价格已经使紫砂壶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种,即便是数年前花千八百元就可以买到的普通紫砂壶,现如今的价位也水涨船高,飙升至万元,更不用提名家烧制或年代久远的紫砂壶了。据《宝藏》统计,目前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该件作品以147.7万港币成交。因此如何鉴赏、保养紫砂壶,已经上升到了收藏投资的高度。紫砂壶的投资收藏也已成为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另一种理解,不管深谙茶中之道者如何滔滔不绝的讲述对茶道的理解,若无一把上好的紫砂壶,配以绝好的茶叶,这一切都缺乏了底蕴与信服度。爱茶者与赏茶之士可在把玩之间,细品那幽幽茶香,感受那份静谧惬意。

紫砂壶购买三诀:精、真、准

现今投资紫砂壶,仍以优中选佳为真谛。首先,品种要“精”。大师级作品仍是稳中有升,即使在紫砂壶市场低迷的2001年,当现代名家制的紫砂壶价格跌幅达20%时,大师级作品仍牢如磐石。例如已去世的大师顾景舟的茶壶价格,目前保持在10万至20万元。一些现代高级工艺师的精品,市场价格也在万元之上,但助理工艺师的作品则只有千元左右,两者的差距犹如天壤。

其次,鉴赏要“真”。绝大多数赝品均是粗制滥造的对象,大量属于地摊商品,投资者可选择那些“根正苗红”的商家或到拍卖行中竞拍,风险系数将大大降低。鉴定紫砂壶的真伪,一可从亮色上看,因经人手长期抚摩,面呈现亚光。而新制壶一般质地较疏松,颜色偏黄,无光亮的居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蜡或者鞋油打磨上去的。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落款皆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用阳文,字体会因摹仿或显呆板,或笔画长短粗细不一。如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最后,行情要“准”。在高端市场上清代紫砂壶仍是市场的主体。从历年紫砂壶成交情况来看,清代紫砂壶就占了八成,但由于藏家手中的精品壶不愿出手,加上明清紫砂壶存世稀少,所以这两年市场行情较为低迷。尽管2004年紫砂壶市场价位稍有回升,一件“金沙内用”紫砂提梁壶也以5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高居历年紫砂壶成交价第二,但整体涨幅仍不大,据专家估计最好的行情应该在两年以后。市场低迷期正是投资良机。与其花高价拍来一把数万数十万的明清紫砂壶,倒不如考虑投资价格适中的紫砂壶,比如收藏民国紫砂壶,其价位在百元到万元间不等,一把民国普通紫砂壶就仅需百元左右,而一些名人手绘紫砂壶,如张大干、齐白石、傅抱石手绘紫砂壶一般价格在4万到5万间,投资者须谨慎出手,也可考虑收藏一些现代工艺大师的清品。一般这样的投资周期比较短,投资金额少,但其升值较快,适合短期投资者考虑。

以上所说的也仅仅是选购收藏紫砂壶的三个基本原则,具体怎样才能准确把握住这三个字,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详细了解。

知壶:紫砂壶的四大特性

中国人对紫砂壶的推崇之情由来已久。紫砂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范蠡―一“陶朱公”,但真正制成壶是在明武崇正德年间以后。相传古时候宜兴街头,一日一僧人突沿街叫卖:“卖富贵土了!谁买富贵土,买了就大富大贵了。”其实僧人指的就是紫砂壶的原料。紫砂壶的泥原料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构成,因其产自江苏宜兴,以紫泥为主,故称宜兴紫砂。

紫砂壶何以受到爱茶者的一再追捧呢?主要是由它特有的性质决定的。

首先,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第二,它的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无茶具本身所带的异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第三,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有利于洗涤及保持茶壶自身的卫生。这是由于紫砂壶的陶质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加速茶水的发酵。

第四,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握持壶不会炙手。而且还可用文火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开裂。

品壶:泥、形、工、款、功

品一把好的紫砂壶,可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为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其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一句“玩赏揩摩在入手”就能说明紫砂质表感觉的重要性。紫砂手感不同于其他陶泥,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而非紫砂物件就如摸玻璃质器物――粘手,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在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为丰富,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从文化角度讲,笔者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最末。首先紫砂壶是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应为茶道所追求的“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例如石桃、井栏、僧帽、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传统造型,皆是时代冲刷后仅存的优秀作品,以今眼光细细打量,其仍在闪光。

三是“工”:紫砂壶在“工”上,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在点、线、面三元素上,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无半点含糊。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集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在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而且在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给赏壶人带去美的享受。

五是“功”:“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在讲究造型的形式美时,容易忽视其功能美。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

选壶:实用、工艺、艺术

紫砂壶将功能性实用品与欣赏性艺术品集于一身,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考量这三方面:

一是紫砂壶的实用性。紫砂壶用于泡茶注茶功能性是优先考虑的。优 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恰当,高矮得当,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之量;壶把便于端拿,重心稳当;口盖严谨,出水流畅:让品茗沏茶可以得心应手。按目前家庭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聚饮,宜采用容量350毫升为佳,无论手拿手提都只需举手之劳,所以人称“一手壶”。

二是紫砂壶的工艺性。既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包括长短、粗细、高矮、方圆、线条的曲直、刚柔和稳重饱满。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注意观察壶面是否圆润、光滑而又质感。用手触摸壶内壁,看是否精细,察看壶盖是否有破损,壶身倾注是否落帽,总体上感觉壶形是否自然。

三是紫砂壶的艺术性。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陶艺家在其创作中会融入独特的心里体会,所以必须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治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艺术感受。

总之,紫砂壶的收藏与投资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紫砂壶藏品具有欣赏、收藏与实用三者兼顾的功能,正被新一代艺术品收藏投资者所看重。

专家也提醒,自从2006年宜兴紫砂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后,收藏界掀起了一个收藏紫砂的小高潮。但随着收藏宜兴紫砂市场的前景看好,也出现了市场的投机者和破坏者,假劣的紫砂产品干扰了收藏市场的纯净度,使人们在收藏紫砂器具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专家建议,刚刚开始投资紫砂壶,可以选择300元到3000元之间的中档价位。投资的紫砂壶也应该多元化,大小、砂料、款式等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

清宫书画拍卖“退烧”

缘于收藏市场的精品缺位

清宫画家包括清代供奉于宫廷的画院画家,以郎世宁、允禧、钱维城、禹之鼎等为代表。清宫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中广受追捧,其中早期更以郎世宁的作品为引领,后而带动其他宫廷画家的作品价格出现了整体上扬。

郎世宁作为清代康熙至乾隆三代的宫廷画家,其作品在近年拍卖成绩骄人。郎世宁的绘画作品大都被宫廷收藏,民间罕见,因而其作品弥足珍贵。自上拍以来,郎世宁共有326件作品亮相拍卖场,其中成交181件,成交率为56%,总成交额达10360.3718万元,可见其作品的价格之高以及在市场中的受追捧程度。

在2007年的拍卖中,郎世宁的书画作品却没有出现往年的高价。上拍量为64件,成交量为37件,成交率为58%,总成交金额为406.5551万元,成交价格并不高企,如北京保利推出的郎世宁等绘《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成交价为29.7万元。

除郎世宁外,钱维城、禹之鼎等其他各家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价格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也较为活跃。从2004年起,该单元的活跃程度较高,甚至屡屡成为拍卖现场的“焦点”、“亮点”。2007年,钱维城无疑是拍卖市场最大的赢家。在上半年的拍卖季中,钱维城共上拍作品28件,成交量为1 5件,成交率为54%,总成交金额达3000.1万元,平均价格达200万元。

2008年钱维城或者钱维城款的作品一共上拍了约60件,但是大多数品相一般,多以几万元成交。

总体而言,以郎世宁等为代表的清宫画家的作品价格升涨仰仗的是精品的不断出现,在目前较为稳定的古代书画市场中,精品无疑是带动整个单元价格增长的主要因素。

来源:市场报

名家精品值得收藏

“龙泉青瓷”精品亟待升温

2006年,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一件紫砂壶拍出了60万元的高价。2007年6月,在中国工美春季瓷器杂项拍卖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的五管瓶以38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后以70万元拍出,创造了现代陶瓷艺术品拍卖单价最高价。

北京合璧兴陶瓷艺术馆翁利总经理表示,龙泉青瓷比起景德镇等当代艺术陶瓷进入市场晚,价格也低,赝品很少,正逢收藏良机。而且,凡是有品质的艺术馆经营的当代艺术陶瓷一般都附有工艺大师的证书,投资风险相对小得多。对于资金不充裕的小收藏者来说,还可以选择收藏初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的陶瓷作品,这些陶瓷作品多富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等他们出名以后,这些作品肯定会大大升值。

50多年来,在龙泉窑青瓷的复兴中,涌现出了众多知名陶艺家。徐朝兴、夏侯文、毛正聪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就是杰出的代表,张绍斌、陈爱明、卢伟孙、徐定昌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或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艺术造诣。业内专家认为,这批大师的精品目前价位大多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龙泉艺术陶瓷将有较大的收藏空间。

来源:京华时报

古墨拍场飘香

藏家藏之有道:越老越黑越靠谱

由于古墨传世不多,精美的观赏古墨更为罕见,且价格不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古墨刚刚进入拍卖市场就获得了较高的成交价位。1995年,北京翰海就曾有乾隆《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十锭)拍出套墨的最高价55万元的佳绩;翌年,该公司又拍出《御制天府永藏玺墨》,成交价46.2万元,创造了当时单锭墨的最高纪录;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清乾隆御制《咏墨诗》墨以128.8万元成交,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十锭)以448万元更是创下了古代文房类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专家介绍,要玩墨,首先要会区分种类。墨的种类以制作原料划分有油烟墨、松烟墨、油松墨、朱砂墨、选烟墨、特烟墨等。油烟墨质地坚实、细腻、耐磨、色泽乌黑发亮,但用胶量较重。松烟墨的特点是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胶轻质松,入水易化。好墨具有“质细、胶轻、色黑、声清”的特点。

普通投资者也可选择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墨进行投资,但投资对象必须是名家上品。由于近20年来用墨量骤减,绝大多数墨厂的产量剧降,因此上佳的新墨存世量愈来愈少,这反而凸显了量少价高的藏品市场规律,投资者不妨多个心眼予以关注,将这类新墨作为中线投资,相信它有广阔的升值潜力。

来源:市场报

问世时间短存世量多

现代币:收藏投资两相宜

一些初涉钱币收藏领域的爱好者可逐步关注已停止流通的第一版、第二版部分人民币和第三版人民币、外汇兑换券、流通金属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等。外汇兑换券只有七个面额九个品种,停止流通才没几年,收藏起来还不太难,除了1979年版伍拾元与壹佰元价格较高外,其余价格适中,日后极具升值潜力。第三版人民币停止流通时间最晚,钱币交易市场上还很多,收集起来较为容易,但其中的二枚“筋币”枣红色壹角券和背绿色壹角券的存世量已不多,收藏难度较大。流通纪念币制作精美,易于保存,深受广大集币爱好者的喜爱,从1984年10月1日发行的《国庆35周年》起,至今才发行了40余套,若想收齐花费的精力和财力对一般收藏者来说尚能承受。第一版人民币由于发行时间较早,品种又较多,且价格极为昂贵,东西虽好,但收藏难度极大,若想全部收齐实属不易,集币爱好者可在收集完第三版人民币的基础上,再从第二版人民币开始收藏,循序渐进,最终向第一版过渡。贵金属纪念币(金银币)无疑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现代钱币收藏品,由中国人民银行限量发行(有些品种仅发行数百枚),但昂贵的价格使一般收藏者望而却步,集币爱好者可先从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普制《熊猫》银币和《麒麟》银币开始收藏。《熊猫》银币价廉物美,还曾在国际钱币展上获过奖。以平常心在相对低位购进,做到收藏与投资两相宜。

来源:燕赵晚报

占举足轻重份额“明四家”

书画延续高价特征

“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书画作品在中国古代书画投资品类中一向占有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在200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明四家”无疑是古代书画市场中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板块。

“明四家”作品在目前的艺术市场上存世数量较多,虽精品罕见但有一定的流通量,在近几年的艺术市场中呈高价走势。在2007年的拍卖市场中,春季共有7件作品进入了2007年春季中国书画成交价格前100位排行榜。在整体走势趋缓的书画市场中,这一板块由于精品流通数量的减少而并未诞生千万元以上的高价,在书画家个人作品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上也并未突破往年。

但与其他板块相比,“明四家”的作品价格仍然延续了整体的高价特征,在整体价格的走势上显得较为平稳,在整体缩量的中国古代书画市场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跌性。此外在北京保利的春季拍卖中,“明四家”成为了专场中备受瞩目的板块之一,如文征明的《吴山秋霁图》(手卷)成交价为880万元,与马远的《溪山无尽图》并列该专场成交价格的第一位;沈周的《独游孤山图》(手卷)成交价也达198万元,仇英的《仿刘松年山水》(手卷)成交价为121万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迷雾笼罩汇市黄金或将上行 下一篇:财政补贴给企业不如给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