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防治公路路基灾害

时间:2022-08-10 10:44:20

浅谈如何防治公路路基灾害

摘要:地质灾害、水毁以及公路建设对环境的改变等都会导致路基灾害的发生。研究公路防灾减灾对策,对于促进相关部门做好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公路灾害的不同类型,提出了公路建设的一些基本防治原则,初步建立了路基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的防治对策体系。

关键词:路基;公路灾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发展迅猛。然而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公路路基灾害也日益增加,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对行车安全带来隐患。从我国公路路基防护的现状来看,抗灾能力不足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研究公路路基灾害的防治是提高抗灾能力的需要,也是促进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公路路基灾害的类型及危害

1.1公路路基灾害分类

公路路基的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形状、坡度等的变化,引发公路路基灾害。公路路基灾害,是指由于地址灾害、水毁、冰雪灾害等原因导致公路路基遭到破坏。公路路基遭到破坏后,公路的正常通行和运营能力受到影响,甚至丧失其基本功能。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南北、东西跨度都比较大,不同地区的地质、地形、气候等条件也差异显著,由此我们可以进行孕灾环境的分类:

1.2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引发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致灾因子有很多,主要有崩塌、滑坡、路基沉陷、泥石流地震等。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灾害的成因:

(1)崩塌

崩塌是指公路两侧边坡的泥土、岩体等突然崩塌坠落。崩塌的发生必然依附于陡峻斜坡的存在。边坡的高度同样关系到崩塌发生可能性的高低。一般来说,坡度越大,崩塌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坡度大于45°且高度达的斜坡最容易发生崩塌。此外,地层岩石性质、地址改造、降水、风化、降水等对崩塌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2)滑坡

在一定自然条件下,斜坡受河流冲刷、地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土体或岩体沿着一定的软弱面发生水平移位而导致的灾害,便是滑坡。在地层岩性方面,滑坡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贯通的滑动体;二是上部的坡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从而水容易在滑动面部位聚集。滑坡的发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地质、地形条件。此外,降水、坡顶坡底载重的变化和滑坡关系密切。

(3)泥石流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山区。具体是指在斜坡上或沟谷中爆发的带有大量泥沙、石块的山洪。泥石流一般来势凶猛,在短时间内带来极快极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水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条件。降雨、冰雪融水等都是形成水的条件。我国发生的主要是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此外、沟床地势和陡峻地形也是引发泥石流不可或缺的条件。

(4)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指路面形成大量裂缝,路基发生垂直沉落,从而导致公路平整度大大降低。这种灾害常见于填方路段或半天半挖路段。导致路基沉陷的因素有许多。不良地质地段或山区陡坡路基,路基边缘土体压实不足、软弱土层的存在或填筑物成分不均匀等都与路基沉陷都有密切关系。

1.3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的成因

引发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是暴雨、冰雪以及溃坝所引起的洪水。在洪水的冲击、淹没下,沿河公路的路基、路基防护工程和小桥涵都容易受到破坏,严重威胁公路的安全。

(1)沿河路基水毁灾害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发生,主要归因于洪水对路基的冲击和浸泡。此外,公路高程过低,河道洪水流量设计不合理、下游壅水等原因也会导致沿河路基水毁灾害。

(2)极端冰雪引发的水毁灾害

关于冰雪水毁灾害的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于气流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冰雪天气,可能会引发路基灾害。其基本形成过程为,在极端冰雪天气下,公路路基因严寒天气可能会冻胀变形,从而导致路基沉陷甚至坍塌。

2公路路基灾害的防治对策

公路路基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村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防治准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于公路路基灾害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路基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在公路路基灾害的防治工作中,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是规划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作用于公路施工前,其特点是主动性较强。这一原则主要是指,坚持公路及其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对路基灾害做出综合防治规划。

其次是设计原则。好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对公路的损害,提高路基抵御灾害的能力。这一原则主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公水文、地质等因素,并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工作。

最后是施工原则。施工季节、施工顺序、施工速度等对公路的质量具有主要影响。严格控制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对于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2.2路基灾害的防治对策

针对不同的灾害,要因地制宜的提出不同的防治对策。灾前、灾中、灾后三个时段都需要进行防治,力图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1)坍塌灾害的防治对策

在灾前对坍塌体进行严密的监测,判断灾害体的活动性及稳定性。根据动态监测可以获得坍塌体的大小、分布、位移速度、方向等信息,根据灾害的发展阶段做出不同的处理措施。一旦灾害发生,首先应保证人员、车辆的安全,及时疏散人员、车辆。对灾害周边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判断坍塌是否还会发生后,然后再决定是否派遣相关人员进行道路清理。最后应组织人员疏通道路。

(2)滑坡灾害的防治对策

滑坡的监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监测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善监测的方法,有时还需要进行长期监测。滑坡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地表位移、滑坡环境、深不变形的检测。根据检测数据预测滑坡可能发生的地点、路段及滑坡的规模及其危害。当滑坡处于加速阶段时,应及时作出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活动速度,降低对公路的破坏程度。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上方卸载,下方卸载,夯实裂缝等。在抢险过程中,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路基沉陷的防治对策

路基沉陷的原因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勘察时就应当提高对路基修筑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地质不良的地段,应当加强勘察和管理。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一旦在巡查中发现沉陷问题,应立即向上汇报。相关部门根据汇报情况,立即采取应急预案,树立警示牌,对沉陷进行分析后,采取压实或换填等措施。

(4)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对于泥石流灾害,我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通过对泥石流沟的监测,获得相关信息和资料,并结合气象、水文等方面的信息,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进行预警。若泥石流破坏了路基,灾后应及时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道路畅通。

(5)路基水毁灾害的防治

对于路基水毁灾害,首先要做好灾前检查工作。在对道路的日常检查中,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御灾能力。特别是在汛期到来之前,应加强检查力度。一旦水毁灾害发生,首先要确保道路的畅通和公路的安全。如果灾害导致交通运行,则首先要进行交通管制,封闭被毁路段。灾后应及时修复道路,尽快回复道路畅通。

3结论

公路的线性特点,决定了其涉及地区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地形等条件各异,因此可能发生的路基灾害也不同。对于公路路基灾害的防治工作,要贯穿到公路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的全过程。通过有序的灾害防治工作,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保证道路运行畅通。

参考文献

[1]时芳惠,李娟.浅谈公路路基崩塌灾害的防治工程措施[J].科技向导,2013(27):79

[2]尹晓文.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5):91-92.

[3]路基灾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西部成果[J],2013(3):5-9.

作者简介:

王秀丽(1981-)女,山东烟台人,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毕业于鲁东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

上一篇:浅谈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参与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下一篇:浅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