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尝试STS教育理念

时间:2022-08-10 06:44:0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尝试STS教育理念

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英文缩写。高中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把物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STS教育理念作了一些尝试。

STS教学中的“三适”原则

适度渗透,激发兴趣。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校本特色等适度选择渗透内容。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GPS全球定位系统、频闪照相、传感器、有科技含量的玩具等。

适应实际,立足发展。STS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相适应,要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力求将学科特点与现代科技相适应。

适量结合,注重实效。STS教育内容,要符合物理教学需要,与教学内容同步协调。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家乡建设现实需要和社会热点问题,选用的教学内容能够切实促成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既能够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增强社会责任感。

STS的常见教学方法

讨论。教师提出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地调查。通过到现场实地观察、调查,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责任感。例如,学习动力学知识后,让学生尝试调查学校篮球场中的篮球架到围墙的距离是否安全,如果存在安全隐患,试着提出合理建议。

模拟决策。就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定量分析。物理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定量计算和数据分析比较,说明某一实际问题。例如,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知识,让学生定量计算火车拐弯的限速大小及原因,分析在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拐弯和刹车哪种情况下安全距离短?

课题研究。设计与物理有关的课题研究,让学生自主选择实施,课后自主研究。这样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渠道,能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对象广泛,因此便于实施STS教育。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进行STS教育的因素,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体现STS教育的精神。

实施STS教育的有效方式

结合实际需要,与教学同步实施STS教育。以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计划为线索,结合当前物理与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根据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与教学同步开展STS教育。

多元整合教学形式。根据我校选用的教科书特点和实际,融合其他版本教材,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选修课、社会实践和游学等多种形式优化整合、系统思考,形成多元化、开放的、具有多种素质教育功能的STS物理教学实践空间。

统筹兼顾三结合。在物理教学中力求做到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学校活动与综合社会实践相结合。

上一篇:走出国门 寓教于“境” 下一篇:重视数学语言教学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