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材中“讨论与交流”的教学处理

时间:2022-08-10 06:31:20

物理教材中“讨论与交流”的教学处理

摘 要:物理课程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促进他们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使他们具有团队精神”。通过对物理教学中的合作交流情况进行了个案访谈,在此基础上对物理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材;讨论;交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68-01

一、“讨论与交流”内容的特点

“讨论与交流”在司南版选修3―4教材中总共有9个,按其特点,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

1. 知识应用类

这类内容主要是对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和物理知识的应用起到一个深化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如“水平弹簧振子的位移、弹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特点”“简谐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区别”“怎样确定一个波长?”“不同色光产生的干涉条纹”。

2. 联系实际类

学习物理,不仅是为了记住几个公式、掌握几个概念,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以致用。如“太阳升出地平线的视觉情景”“彩虹产生的原理”等。

3. 开阔眼界类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物理学科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对现代的物理信息充满了渴望,所以高中物理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吸纳了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且同时也是与高中物理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方法的新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这类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开阔眼界。如“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二、“讨论与交流”的教学处理

1. 课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几乎没有学生的活动,新课程提倡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看法合作学习,“讨论与交流”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教材中的“讨论与交流”,课内要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讨论并且相互交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协作活动共同解决问题。不要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如果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探求的欲望可以延伸到课外,这就是有效的教学。教材知识结论是死的,对于因课堂讨论与交流教学占用的教学时间,后面课程只要做适当调整,就可以解决教学任务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受益的应该是让他们去获得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兴趣和情感体验。教师不应把是否超时、知识点是否完成作为衡量一节课的标准,要以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常会提出一些新奇的、教师未能意料的问题和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能没有准备,这种时候教师不要怕丢面子,要虚心地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看法,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师要学会灵活地控制或把握教学节奏,为学生的思维、探究换得更多的时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应当考虑到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的过程所消耗的时间问题,灵活地处理好“张与弛”“收与放”的关系。例如,对“简谐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区别”的讨论与交流教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图像的意义、横纵坐标、质点的个数、时刻不同图像怎么变化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让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学生对两个图像的区别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图像有什么联系,进而归纳出两个图像的异同点。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对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对比方法会有更好的领悟与掌握。

2. 课后让学生体验,使讨论与交流更加深入

新课程提倡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更加注重学习知识的获取过程,对“交流与体会”这一部分内容,如果可能,应该让学生进行体验,在体验之后汇报感受。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对艰辛的体会更深刻,同时还将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在课堂上学习汇报时看到同学羡慕的眼光和得到老师肯定或鼓励的评价,学生就会更有成就感。而这种喜悦感和成就感将促使学生进一步的主动性的探究学习。可见,“交流与体会”内容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效果。当然,不是所有的“讨论与交流”部分都非要学生体验不可,受条件限制,有些是不可能进行亲身体验的,教师应该注意这一点。

3. 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

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时,便会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冲动。问题会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创设具有新颖性与多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去激活思考、主动探究、互相讨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当提出驱动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入深入,以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

“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讨论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重视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注意创设平等和谐的讨论与交流的氛围,能使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得到发展。教师切不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太少而随意处理,甚至置之不理,那样的话,就错失了一个让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海长.物理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青海师专学报,1981(01).

[2]蒋芙荟.正确处理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81(02).

上一篇:在听读识字、识写分流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探... 下一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