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堂“高效学习”方式

时间:2022-08-10 05:45:07

探索课堂“高效学习”方式

根据“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材料显示的“三单”内容。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年龄特点,在实施课改实验中,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分好小组,学会合作

我们班共有学生66人,我将课桌摆放成“U”形,分10人和12人不等为一个小组,共分了6个小组,并根据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进行合理搭配,由教师指定能力强的小组长和学科长。在指定学科长时,教师一定要让具有学科特长的孩子来担任,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比如:语文课就挑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来担任。数学课就挑选计算能力强的孩子担任。在教学实践的教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讨论问题时积极性很高,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但是在学科长总结时却只能表达出部分学生的想法。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学科长集合到一起,模仿小组讨论的方式,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说,意见相同的简要说,意见不同的详细说,然后再让一个学科长总结。经过训练,学科长的总结能力不断地得到了提升。

二、引导发现,互相礼让

在问题发现课上,我先布置简单任务,例如: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再把不认识的字进行小组交流,然后组织第二次组内读课文;接下来老师引领再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解决简单易学的生字,感知、体验课文内容,并引发思考,例如:学生还有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刚开始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很简单,比如在《小闹钟》这一课当中,有个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闹钟都给谁做了哪些事”,这个问题在课文中就能找到,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当孩子提出类似的问题时,老师千万不要嘲笑他们,让同学们也不要讥笑他们,要引导他们在解决这些简单问题和基本问题的同时,鼓励他们多提问,学会怎样提出问题,认识到什么样的问题才有讨论的价值。比如讨论小闹钟有什么品质?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它还会帮助谁呢?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等。最后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认定为重要的问题,认真地填入《问题发现单》。在完成以上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互相礼让,尽量让每个成员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不要争抢,或总是一个人说。教师要教会孩子们学会倾听,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最后,教师对那些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及小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学习的好习惯。

三、有效学习,促进成长

在以前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为此,我们要努力使学生把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逐步使学生学会依据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对学习内容事先进行预习,人人完成《问题发现单》,鼓励学生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问题,都把它写在《问题发现单》里面;课堂上,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启开学生的嘴,让他们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完成《问题生成单》和《问题训练单》;课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遵循有效的复习原则,及时进行回归性复习,巩固学习知识,促进学生成绩持续提高。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学会了在合作中不断学习,在合作中不断成长,集大家的智慧,促自己的灵感,充分体现了自由表达心声的效果。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并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实践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路小学】

上一篇: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