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借贷的博弈分析

时间:2022-08-09 11:54:30

关于民间借贷的博弈分析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当前我国民间信贷发展呈以下特点:

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利率一再飙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民间借贷有其特殊的竞争优势。一是具有获取大量非正规财务信息等额外“软”信息的优势,信息搜集和加工成本低;二是手续便捷、方式灵活,可以针对不同的借款人提供个性化的信贷服务,交易成本低;三是具有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灵活的贷款催收方式。据推算,目前我国民间借贷规模约在8万亿元左右。

另外,因为民间借贷对借款人的资质要求低,所以风险比较高,依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理,民间借贷的利率比银行利率高也在情理之中。而近些年来,由于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额度,各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紧张,众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从而导致民间借贷利率一再飙升。

民间借贷风险不断加大

民间借贷的高利息不但造成了借贷违约风险的提高,也给银行资产“体外循环”造成了利益空间和链条,给金融的稳定埋下“中国式”的次贷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对安全、有序。二是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程度泡沫。三是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利贷的“短期致富”心理,诱发人们盲目放贷。四是近年我国典当、投资行业逐渐兴起,但运作不规范。

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监管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直接的融资行为,是对国家政策号召的积极响应。然而由于民间借贷本身具有分散性、盲目性等固有特点,这些特点又很容易被一些企业和个人用来从事各种违法活动,因而民间借贷虽然重要,但更需要监管。监管体系是监管制度的核心这一,尤其在民间借贷合法化之后,法律首先应当明确规定民间借贷交易的政府监管机构,明确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地位、权限、原则和基本方式等。

民间借贷活动活跃的博弈分析

“博弈”一词是指对许多人在一个策略相互依存的构架中相互作用这种情况的正式表述。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某一个人或组织的行动,而且取决于其他个人或组织的相应行动。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一是参与人,博弈的参与者,也称为“博弈方”,它是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博弈方以最终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二是行动空间,它是各博弈方各自可选择的策略或行为的集合。三是博弈的顺序。四是博弈信息,即能够影响最后博弈结局的所有局中人的情报。五是参与人获得利益,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不管博弈各方是合作、竞争、威胁还是暂时让步,博弈论模型的求解目标就是使自身最终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解建立在对方也采取各自“最好策略”为前提,各方最终达到一个力量均衡,也就是说谁也无法通过偏离均衡点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博弈论求解的本质思想。

民间借贷行为的战略式表述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债权人\债务人不同的策略选择对应不同的收益水平,而收益水平的大小直接影响博弈的均衡状态。只有当a>c ,b>d时,债权人和债务人才会选择行动(借出、借入),从而实现民间借贷行为的均衡状态,出现民间借贷活跃的状况。当前,民间借贷之所以如此活跃,就是满足了a>c ,b>d的客观条件实现了民间借贷行为的均衡状态。

首先,持有闲置资金的居民选择民间借贷方式投资可以获取比较高的收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债权人具有参与民间借贷的动力。目前,居民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屈指可数,且难以满足其保值、增值的愿望。存款低利率使投资储蓄的获利空间大大缩小,有专家称考虑物价因素,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利率;投资股市,被股市“套牢”的风险仍使多数居民对股票投资望而生畏;国债虽是居民投资的“抢手货”,但地方金融机构可发售额度有限,无法满足居民购买需求。而民间借贷月利率不仅远远高于存款利率,也大大高于国债的收入,且回收率较高。也就是说,客观的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者选择参与民间借贷的收益a高于选择其它投资方式获取的收益c,使居民具有了参与民间借贷的能动性。

其次,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事实迫使企业选择高成本的民间借贷,以免企业破产造成更大的损失。近几年来,在大企业集团的带动下,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快导致本就缺乏的资金更为匮乏,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在投资之初就已经举债。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贷款门槛不断提高,评级、授信、抵押、担保等诸多贷款条件把中小民营企业挡在了正规金融服务的门外。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不得不将求助的眼光投向民间借贷。许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普遍认为贷款手续繁琐、时间长,不能适应他们对资金需求急、金额小的特点。自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在收缩信贷规模过程中,压缩了大量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并普遍提高了信贷门槛与授信标准,致使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倍感资金压力,纷纷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因此,对于存在贷款难问题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民间借贷支付的高额利息要远远小于不进行民间借贷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中小企业进行民间借贷符合b>d的条件。

民间借贷规范与引导的政策建议

民间借贷犹如一把 “双刃剑”,一方面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满足了多层次的市场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又由于立法、监管等方面的不完善,而给金融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因此,必须尽快规范引导我国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完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正视民间借贷盛行对改进正规金融机构的积极效应。长期以来,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体制和手段比较僵化,民间借贷的存在与发展,可以有效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在广大县域具有垄断地位的农业银行、信用社改善发展模式,增强服务理念。正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借鉴民间借贷的特点,创新一些操作灵活、手续方便、贴近实际需求、价格和期限更具有弹性的信贷产品。

(二)大胆松绑民间借贷,建立中小商业银行和借贷公司。要放宽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等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政策,在民间借贷活跃的地方,率先成立一批民间小额贷款组织,或组建相应的融资组织,让分散、隐蔽的民间借贷活动走向公开化、正规化,逐步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民间融资组织。

(三)积极、稳妥、合理地引导民间借贷发展。一是要加强法规建设,尽快出台放债人管理条例等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的法规或条例,规范和维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严厉打击高利贷,将民间借贷引向法制化、阳光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要将民间借贷纳入正式监管体系,建立民间借贷的登记备案和监测、预警、通报制度,及时化解民间借贷风险。

(四)加强民间借贷中介的管理。建议国家制定《民间借贷中介管理暂行法》,用法律形式明确民间借贷中介的地位,包括民间借贷中介的性质、组织形式、准入条件、经营范围和责任等,使其更好地发挥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民间借贷中介的监测和管理。

(五)提高正规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一是正规金融机构要转变经营观念,对有前景、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等给予资金支持。二是要有立足创新、改善手段的金融服务策略,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积极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三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当扩大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学”、“导”、“思”、“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