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货币政策模型

时间:2022-08-09 11:50:28

新凯恩斯货币政策模型

摘 要:估计了新凯恩斯主义最优价格模型,并评估利用模型如何描述美国的产出、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考虑模型中外在习惯形成是否影响消费者行为,并说明定价方法和通货指数形成价格和通胀惯性。该模型的时间一致均衡原则是用来估计关键行为参数的,据此研究最优货币政策的适应性。

关键词:新凯恩斯模型;货币政策;外在习惯形成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08-02

前言

当解释可观测经济结果时,新凯恩斯模型的一个最主要缺点是没有一个生成的持续性机理,没有资本积累,通胀和消费产出震荡多变。因为模型中不包含内生变量且没有相关冲击,所以它不能解释通胀和产出数据中存在的持续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大量学者研究推广可以包含习惯形成、工资、价格粘性和价格指数等特征的模型,这些特征可以清晰描述数据持续性。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新凯恩斯模型只使用一般的混合的数据后,最终只是简单地给参数赋值(Erceg,et al,2000;Amato and Laubach,2000)。从而,混合模型可以有比该权威模型更有说服力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一定充分描述可观测宏观经济结果,但可将问题停止在结论上再将政策惯例引出。

模型不再采用单方程估计法而是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法(FIML)建立一个体系估计。使用体系估计模型不仅易获得有效利润,而且能估计出单方程法无法识别的参数。应用FIML法必须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做出假定。我们可以简单地设定一个利率规则,假定货币当局可根据最优支配原则制定政策。因此,我们可以假定货币当局具有客观功能,可以解决货币规则的时续性,估计货币客观功能参数与优化约束的结构参数。

在Volcker-Greenspan 时期,我们为合理的通胀目标估计找到了利率平稳的证据,但是平稳性产出的证明并不可靠,我们也没有找到通胀偏差的证据。在内在消费习惯形成和外在消费习惯形成模型中,估计结果显示只有大概10%的公司在每个季度能优化他们的价格。总而言之,在新凯恩斯最优政策模型中利用消费数据比产出数据运行地更好,因为广泛应用和调整产出缺口范式其最终结果是显著的。

一、数据选取

在这里使用5个测算口径:3个产出口径和两个消费口径。第一个产出口径1

t其中实际GDP是国会预算局测算的潜在产出,同Rudebusch和Svensson(1999)在研究最优货币政策中使用的方法。利用对产出口径的测算可以提供一个从我们的结论到Rudebusch和Svensson的研究框架的一个桥接。用HP滤波法构造下一个产出口径2

t和消费口径1

t。为了与家庭最优问题的典型特征一致剩下的两个口径3

t和2

t用单位劳动生产力测算产出和消费。

我们最后用HP滤波分离log(产出/劳动力)和log(消费/劳动力)变量序列,使之平稳。

数据截取的是1965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时间序列。大体上讲,3个产出口径变量变动时是有规则的,早期1980年和1990年的金融危机中显而易见,但当用国会预算局测出的潜在产出1

t构造产出口径时,得出的结果明显不如其他两种稳定。2

t和3

t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7,1

t和2

t或3

t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77。依据时间和大量产业循环两个消费变量序列表述了与产出序列相似的特征。尽管2

t比1

t平稳性差,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95,但这些变量序列说明了美国经济从1984年以来的稳定状态,正如早期讨论的那样,趋平稳化可能是由于需求波动变化的减弱导致的。

二、模型估计

习惯指数假定依据两个消费参数变化,表示为:

Ht=y1Ct-1+y2Ct-2,|y+y2|

方程(1)由程式化因素构成,是由两个产出口径的再生形式的方程(1991年King,Plosser,Stock和Watson;1992年Gali)。通过方程(1)描述的习惯形成比使y2=0的简单方程更能令数据立足。由于这个原因,如果这两个口径习惯形成范式没能反映出产出/消费的动态规则,则对新凯恩斯最优政策理论造成有力的反驳。

产出基础方程和消费基础方程估计y1和y2的是系统的,表明它们不止是对产出去趋势过程的结果。造成产出基础方程和消费基础方程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明显的因素应该是投资和资本形成过程。权威新凯恩斯模型和标准一般化权威模型将投资作为简化策略,同时遵循资本形成长期运转结果可用来研究宏观经济短期稳定性这一原则。依据资本积累测算资金股本进而估计模型是相当困难的,2001年Dupor的结论中强调满足泰勒原理的政策规则在模型中容易产生投资不确定性,说明忽略投资对货币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

观察其他参数,外生习惯形成方程跟内生习惯形成方程接近,隐形通胀目标值估计为2.29%~2.96%之间,客观因素值估计为0.93。从外生习惯形成方程中得来的只有在10%的置信度下或以消费数据估计时才显著。

在政策客观功能分析参数中,估计结果也与内生习惯形成相似。利率平稳性权重显著不为0,但产出/消费稳定性的权重不显著且没有任何通胀偏向的依据。一般来说,v的点估计在外生习惯形成模型的估计中较小,早期研究中利率平稳性的权重在3月期国库券的估计比联邦基金利率估计的要大。

三、脉冲响应

当根据3个信息准侧估计人均消费2

t和3月期国库券利率RT

t时模,型拟合的最好。为了更好地展现新凯恩斯最优政策的框架,模型估计了πc

t,2

t和RT

t,并比较它们的脉冲响应。根据VAR模型我们也可以构造置信度为95%的VAR脉冲响应。

通过比较新凯恩斯模型与一般模型的VAR脉冲响应,可以帮助判别那些新凯恩斯模型不能完全反映出的数据,反映VAR模型的脉冲响应产生于“供给”、“需求”和“政策”的冲击,并参照递归识别法。但是,新凯恩斯最优政策模型不是递归的,因此,为确保脉冲响应函数之间有效的对比,在VAR模型中我们要以同样的排列方式和同样的递归识别法来辨别对模型的冲击。特意地,我们采用新凯恩斯时间一致方程。

D0Pt=d+D1Pt-1+D2Pt-2+st (2)

观察VAR模型的脉冲响应,通胀和货币政策依需求消费标准差分别上升和紧缩,响应利率的上升,消费和通胀同事下降,最终返回到基础线上。而供应方面的冲击,VAR模型反映出通胀上升而利率随之上升,利率上升则导致消费下跌到基础线以下,进而通胀有所缓解。随后,利率下降,消费回升到基础线以上。

参考文献:

[1] 齐鹰飞.新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一个基本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7,(6).

[2] 刘东华.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11).

[3] 张书彦.目前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论坛,2010,(8).

上一篇:《The Olympic Games阅读》教学设计 下一篇:金融舆情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