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一定会消失

时间:2022-08-09 11:09:06

电影院一定会消失

砸钱,该砸钱的时候千万别手软。

今天讲变局。我把自己放在了不适应的主题上就是媒体,我做了十几年新媒体,但是实际上到现在我也没认为我是媒体人,也没有认为我做的企业是一个媒体型的企业,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技术员,是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刚才罗振宇的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对了,我们是野蛮人,对媒体行业来讲是野蛮人,野蛮人通常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今天更想讲的是野蛮人进入媒体行业后,变局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这些野蛮人是怎么想的。

大概有4个关键词,第一个坚信。我学了9年自动化,自动化是什么,是车间级的智能调动,应该去像新希望这样的企业打工。博士期间我研究了4年的机器人自动小车。我很幸运地干了一个非常好的事,非常有激情的一件事,我非常相信科技能够提高生产率,而生产率的提高,一定会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

其实别的不说,咱们说冷兵器遇到热兵器:内燃机,引发了工业革命,让我们社会生产效率再一步提高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信息的革命让世界再一次的进步,世界真的变化太大了。昨天跟几个影视行业的人吃饭聊天,我们也共同的感受,说现在的航班上千万别再普及WiFi,虽然这是一个趋势,如果航班上再普及Wifi,我们连航班上的10个小时空闲档的时间都没有了,因为我们要随时打电话随时回邮件。

但是我可以说我坚信这一天一定到来,而且这一天不远了,你再难受你再累,也阻挡不了,如果你不做,你的同业在做这件事,甚至是你以后被颠覆的这些点,就是使用这些技术和工具做这些事。

我做互联网了,我感觉到互联网媒体冲击了很多的媒体,但是对平面媒体冲击太小了,预算总拿不过来,我说杂志一定在未来媒体的这个大行业中,有一席之地,新的媒体对他的冲击是有限的,他们一定会很好的区分下去。但是去年我变了,为什么?

时尚行业的广告主,我们之前干了好几年拿不回来的预算现在可以了,因为他们觉得视频在平板设备上是有钱人看的,所以他们把奢侈品的广告放在平板的视频上,所以平板视频的单价是手机的4倍,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发现基本规律不应该动摇,新媒体因为它的坚定性,一定会有时机超越甚至是取代传统媒体。

现在还没有实现,我坚信一定会实现的:第一,电影院一定会消失,至少是现在这种形态的电影院一定会消失。电影院就是两个职能,第一个看电影的时候视觉听觉效果好,第二个就是一个社交场合。

第一个很多人跟我争论,说大屏幕你那个视频取代不了,但是我跟你说,大屏幕给你带来了视觉的冲击,电影院带来了听觉的冲击,人类技术一定能解决你的需求,换句话说,戴个眼镜和耳塞一定能实现,只不过一个成本和时间的问题。

但是谈到票房收入,这有一个时间问题,中国院线的行业现在还是快速上升期,2012年的最高纪录是《泰》,2013年是《西游降魔》,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电影院一定会被消灭,电视也一定会被消灭,因为它是顺序播放的,在一个大屏幕前看。

网络视频人的本质是要自由的,它不需要规律的时间和地点来享受这个视频。

当然了电视台也可以说是视频,但是我们后面要讲到,一把菜刀也可以砍人也可以切菜,既得利益者不把菜刀当成自己切菜的工具。我坚信未来某一天今天这种场合的会议一定会消亡,还是戴着眼镜,甚至是不戴眼镜,或者是在办公室里面“看电影”,裸眼3D一定会实现,可能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一定会消亡的。消亡的取代是什么,是野蛮人,利用科学技术来产生新的企业、形式或者是某种服务和场景。所以我坚信最基本的规律是可以取代的。

第二个革命这件事提了很多了,革自己的命最难,自己是什么?两个含义,第一个跟我同样的企业行业,都是做某种传统行业的,还有一个就是革个人的命,革自己企业的命。

我举一个小例子,2011年网络视频的移动端开始快速上升了,2012年的时候我们自己内部开了一个会,大家讨论这个话题只有几分钟就过去了,但是同样的话题我参与过电视行业的讨论,他们讨论了一天两天过了三年还有不同意见。我们视频行业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10年了,这个行业干得越大的公司,市场份额越大。份额两方面,第一个是观众数量,第二个是收入,干得越大份额就越多,但是我坚信未来不是这样的。

在PC鼎盛的时期,这个行业最大的公司还是这样的,但是观众的眼球已经开始从PC转向了移动端,那我们会讨论一个话题,是不是把爱奇艺的PC用户转到移动用户上,我把这些用户转到了移动端,移动端当时还没有收入,那我们干不干?简单讨论说干,如果我不抢我的用户,把PC转到移动,那腾讯会抢,所以直接导致了我们大批用户从PC转到移动。所以我们后来,虽然PC不是领先的,但移动是行业绝对领先的。电视台这种讨论太多了,是不是做网络视频?这个节目是不是给他们的网站?或者是跟视频做合作?争论太多了,这就是革自己的命,其实我说的容易,因为我是野蛮人,文明人讲这个话题就难得多。

第三创新,创新讲太多了。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创新,创新是需要成本的,互联网一个重要的事是快速接单,你想创新就不要按照传统的经营方式留下成本,创新的事单独拿出一个东西出来。举一个例子,我投资了一部网剧,《盗墓笔记》,6000万,12集,每集500万。中国电视剧今年播出了投资最大的300万,《离婚律师》,其中70%给男一女一,剩下的投资有多少?大家都觉得网络剧很烂,我一集网络剧,给500万。从300万到500万,为什么要付出?我刚刚讲创新,那个200万,甚至是250万、300万,我当是创新成本扔了。一旦成功了我是大成功,我是中国的好莱坞方式成功的,如果我成功不了,无所谓,的事情就是要创新,这就是应该有的一个成本。

另外一个创新,比如《纸牌屋》是收费的,在我们这个网站是免费看,美国人口少中国人口多,美国的版权意识好,中国的版权意识差,你收费我们就看盗版的。所以这些都是冒巨大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带来的成本是应该付出的。其实我也是跟传统行业有一些交流的,但是交流过程中大家没把创新的成本拿出来。

最后一个就是平衡,我个人觉得要坚信,死也信一个信念,死就死了。前面三个都是单项的,只要你往一个方向做到了极致是最好的状态,我们这个好多点,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在A跟B,如果拉线的话就是放在哪儿个点上的事,你放在A肯定死,放在B肯定死不了,这是技术,放在什么地方决定你的成败。

做变局下的思考,我做第一个企业的时候,我觉得我太抠了,小气,没舍得投钱。我能力强的时候我一个人顶两个人可以,顶三个人可以,发现竞争对手是我10倍的时候,完了,再投钱来不及了,我已经认输了。

所以爱奇艺比别人晚了四五年的时间成长起来,现在已经超过其他行业的竞争对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钱。砸钱,该砸钱的时候千万别手软。我每天早上起来一天花1000万,一天花8000万,这时候发现“木”了,你会发现更多有钱人喜欢给你钱了,是因为你做对了。

还有快跟稳。从技术角度来讲,有时候快要有一个平衡。在单点突破一定要快,你有机会去改变,因为互联网的用户就是皮实,你打电话老掉线人家急了,互联网用户卡3次5次没有问题,你卡15次不行。所以我就照着卡3次5次的上线,后来我砸钱砸人,这时候又行了。

但是不同行业的人不一样,传统IT行业的,比如谷歌,更传统的比如IBM、微软,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这么低稳定性的系统上线,但是你要快,后面一定要稳跟着。 (本文根据龚宇在传承中国C4论坛暨2014年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上一篇:中小企业饮鸩止渴 下一篇:从幼儿的世界感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