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

时间:2022-08-09 09:06:29

浅谈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

摘要:大多数建筑项目没有设立专职的合同管理部门和人员,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和监控。

关键词:合同管理;建筑合同;工程合同

1、合同管理的特征

1.1合同主体的严格性

《建筑法》要求工程承包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承包人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和完成的建设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

1.2合同标的的特殊性

就建设工程合同的总体来看,其标的只能是建设工程而不能是一般的加工定做产品。

1.3合同履行期限的长期性

由于结构复杂、体积大、建筑材料类型多、工程量大,它的合同履行期限都较长;由于建设工程投资多,风险大,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一般都需要较长的准备期;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还可能因为不可抗力、工程变更等原因导致合同期限顺延。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合同履行的长期性。

1.4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的行政性

建设合同的订立要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订立。建设工程必须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人,承包人不得超越资质等级承包工程,否者将受到行政处罚。

2、合同管理的作用

2.1合同分配工作任务,项目目标和计划的落实是通过合同实现的

2.2合同确定了项目的组织关系,它规定项目参与各方的经济责权利关系和工作的分配情况,确定工程项目的各种管理职能和程序。

2.3合同作为工程项目任务委托和承接的法律依据,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

2.4合同和它的法律约束力是合同施工和管理的要求和保证,同时又是强有力的项目控制手段。

2.5合同是工程过程中双方争执解决的依据。

3、合同管理的任务

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要求,运用计划、评审、控制、协调等手段,促进当事人依法签订、履行、变更合同和承担违约责任,减少和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制止利用合同进行违法行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4、合同管理的问题

4.1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才

大多数建筑项目没有设立专职的合同管理部门和人员,仅仅将合同管理职能分解为施工技术、计划经营、财务等几大部门分别进行管理,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和监控。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4.2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

5、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有效地实施工程合同管理,针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5.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培养一支具备合同业务基础知识、施工专业技术知识、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开拓进取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企业应组织合同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合同管理知识、工程管理知识、法律制度和计算机技术,鼓励专业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及技术职称考试,提高专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引导专业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管理,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5.2 严格分包审批,完善分包管理

对于分包队伍的选择,一定要完善分包申请审批手续,广泛选择投标单位。招标过程要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严格审查分包队伍的资质、业绩、人员条件是否符合招标工程的需求,以往履约记录是否良好。加强分包管理,应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严格规章制度,确保分包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分包合同的全面履行。

5.3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合同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有关人员应及时办理有关合同变更,签证确认等手续,及时向业主收取工程款,避免和减少施工企业呆账、坏账的产生,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为企业经营生产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资金的回收率达到一定指标的项目部,给予奖励,从而调动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雷俊卿,杨平。土木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

[2]孙占红。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0。

上一篇:回弹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施工企业内控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