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思考

时间:2022-08-09 06:23:05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思考

摘 要: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加入WT0后,特别是过渡期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强,所面临的金融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样国际背景条件下,要求我国金融业需紧跟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步伐,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但在美国次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混业经营体制下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敲响了警钟。本文试从分析国外金融业经营体制演变历程及美国次债危机对混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入手,阐述了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背景和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次债危机的警示教训,指出我国当前应当采取审慎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策略。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次债危机;金融控股公司;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1-0075-05

金融业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金融业混业经营以其综合竞争力强、高效率、风险互补等方面的优势,获得了世界多数国家的青睐。纵观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混业经营模式。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推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方兴未艾。我国也在逐步实现混业经营,这不但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需要,也是迎接金融业开放挑战的必然结果。就在各方认为我国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美国次债风波对全球金融带来的强大冲击以及对我国造成的间接影响,使得推行混业经营的举措变得更加慎重。如何吸取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经验教训,从中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实施途径,审时度势推行经营体制的过渡转变,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国外金融业经营体制演变历程及美国次债危机产生的影响

(一)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制度的历史演进

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29年之前,世界各国金融业大都实行混业经营;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33年美国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主流;1999年11月4日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法案》,揭开了金融业又一次走向混业经营的序幕。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形势下,出于竞争和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放松了对本国金融业的限制,从制度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历史,混业经营成为主流发展趋势(见表1)。

表1 主要发达国家(地区)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演变情况

资料来源:李海燕.试论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

(二)美国次债危机对金融业混业经营产生的影响

所谓次债危机,是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这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于2007年8月席卷美国,并愈演愈烈,逐渐演变成从美国蔓延至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从金融体系蔓延至整个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海啸”: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政府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流动资金贷款、欧美和亚洲地区股市暴跌。为了救市,美国和欧洲的中央银行共同向金融市场注入了1800亿美元的短期流动资金。随后,美国政府宣布动用7000亿美元来挽救濒临崩溃的金融市场。

从美国等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银行业经历了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的过程。不可否认,在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混业经营是当前的总体趋势。但在次债危机的影响下,混业经营体制下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又引发了对混业经营的深层思考。

1.混业经营未发挥预期的分散风险作用。美国金融业巨头花旗集团的例子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1998年,花旗集团与保险企业旅行者集团合并,成为美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催化剂和标志性事件。作为美国第一家完全混业经营的银行控股公司,花旗集团一直延续着打造金融帝国的愿望,致力于推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并经营的“金融超市”理念。然而在次债危机的冲击下,多管齐下的经营方式似乎并没有减少系统风险,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风险传染性。由于在投行业务上的过度扩张和对高风险金融工具的大量介入,使花旗面临了严峻的危机,这是过度追求混业经营而导致的“过犹不及”的教训。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次债的相关损失,花旗集团在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每股净亏损1.99美元,成为花旗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

2.混业经营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在金融市场最发达、金融创新最活跃的美国所发源的次债危机,深刻地暴露出美国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它惊醒世人: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体系必须与金融发展的程度相适应,在金融产品的提供与创新链条上,不能有丝毫的监管空白和真空。自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始,美国金融业形成了联邦储备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框架。1990年前后,欧美各家相继出台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促进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转变。英国、德国、日本或其他西方国家相应改革金融业监管体制,采用综合监管结构,而美国采取的则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联储、财政部、证券交易所等近10个机构。该监管体制曾是美国金融业发展繁荣的坚实根基。然而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发展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不断推进,“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缝隙,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美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已经严重滞后于金融业综合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与日趋复杂的金融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在此次由美国蔓延开来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德国银行界也屡屡受到冲击,促使德国政府不得不加快脚步调整金融监管构架。[1]针对在次债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对冲基金的监管问题,英国政府也于2008年1月专门出台《对冲基金标准管理委员会标准》这一监管文献。[2]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在金融市场开放进程中严格金融监管,是更加突出的课题。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动荡,发展中国家更要积极思考,汲取教训,在审慎推进金融开放的同时,时刻不忘及时有效的监管。

3.混业经营应当量力而行地推进。从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混业经营相对于分业经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尽管如此,并不等于每个金融机构都能享受混业所带来利润的增长,也并不等于每个金融机构都必须进行混业经营,完全寄望于借助推行混业经营来大幅提高金融业效率是不现实的。从国际金融业经营体制演变历程和最新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形势来看,特别是在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认真思考混业经营的适合形式和有利时机。

二、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大致经历了分业――混业――分业三大阶段。目前,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别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各自从事法定业务范围内的经营,除规定的一定限度内的交叉经营外,法律禁止混业经营。

加入WTO后,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来自内外部的原因都要求中国在各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环境。虽然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仍是分业经营模式,但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趋势已初步得到了监管当局的认可。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有所松动,已在政策上打破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业之间的资金壁垒,主要表现在:一是从199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继颁布《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证券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等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可以直接流动、渗透和补充。二是2001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可开办的业务范围(主要是金融衍生业务、证券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金融业务)以及准入制度审批程序和收费要求等,银行业可以向证券业延伸。三是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商业银行法》,对有关条文作出修改,在第三条中增加了一款,即商业银行除从事分业经营框架下的各类业务外,还可以经营“经国务院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四是2004年6月28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式公布《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提上三大监管机构协调的工作日程,这也为我国未来的金融混业监管埋下了伏笔。

同时,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试点和探索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都规定了分业经营,但前提条件都是在国内,在境外参与证券业务不受此限制。因而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下积极探索混业经营方式,通过海外成立、收购或合资设立非银行子公司。如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在境外开展投资银行业务;1997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全资附属投资银行“中银国际”,成功协助多家企业完成了境外上市工作;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与东亚银行联合收购了原国民西敏亚洲证券公司,控股成立了境外投资银行子公司“工商东亚公司”,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就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目标。2005年,我国正式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试点,并在金融业立法方面进行了修改,为进行混业经营试点预留了法律空间。2006年,数家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参股银行,跨行业金融交叉产品日新月异。我国金融业正在或已经由严格分业经营时展到“交叉经营”时代。

(二)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1.监管问题。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业的稳定,但与混业经营要求的风险监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控体系。银行、证券混业经营会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增加,银行、证券行业业务的增加会导致银行、证券人员和机构增加,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而在目前的金融监管仍然处于三足鼎立的情况下,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互相配合,功能监管、风险监管的意识有待加强,监管的漏洞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机构之间如何分配监督权力,如何承担监管的责任与风险,现有的监管模式难以界定。加之现有监管以合规性为主、风险性控制不足,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和法律手段作用发挥不足,使其难以保证混业经营下金融业的安全有序运行。

2.银行业务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银行业早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了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内,客户对金融商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且大多是综合性需求。对于个人客户,不但需要存款、贷款、结算等金融商品,也需要买保险、买基金、买债券、炒股票和使用信用卡。对于企业客户,随着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大规模资产重组,它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出于业务便利和财务经济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一般都优先选择能够提供优质全能服务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主办银行。面对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又不得不提供多方面、多功能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全功能的资产管理服务、理财服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与证券业、保险业的跨业合作,发展成为全能银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

3.法制环境问题。回顾主要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格局的发展,其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之所以能在实施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后,重新走上混业经营大道,与其良好的法律环境及金融立法领域的长期努力密不可分。而我国的金融立法长期以来是在分业经营背景下进行的,平行线特征明显。尽管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金融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在金融执法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如果在立法上不对混业经营风险进行充分估计并做好相应准备,则很难避免金融秩序混乱。

三、次债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启示

随着银行业与非金融行业的联系不断加强,我国金融业已经为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打下一定基础,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发达国家开展混业经营的银行相比,我国金融业尚未建立约束混业经营的监管体系,内部防火墙也未完善,管理、技术、理念等存在缺位,抵御风险能力有所不足。特别是在国内各界对混业经营的热情普遍高涨的情况下,美国次债危机敲响了新的警钟。因此,要充分估计到混业经营的风险,现阶段仍应采取审慎态度逐步推进金融经营体制由分业向混业的转变。

(一)选择适合的混业经营模式

要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迎接来自国内外同业的挑战,关键在于找到适合混业经营模式。华尔街三大投行的破产以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银行控股公司,意味着美国以投行主导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正在向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模式回归。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控股公司既可以顺应金融业跨业经营的趋势,也充分考虑了我国金融业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金融法律外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国情。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比全能银行模式更适合我国。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指的是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4]金融控股公司实质上是一种股权合作的方式,在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以控股公司为中心,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并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进行业务渗透。

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途径,可以考虑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下,迂回进行混业经营,实现“集团混业,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这样既可实现公司控股下的混业经营,又使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有效规避不同金融业务领域的风险相互传染。尽管我国法律并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具体形式作出明确规定,但国内已经存在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金融机构。如光大模式,光大集团目前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信托三大金融机构,同时持有申银万国证券公司19%的股权,此外还拥有在香港上市的三家子公司:光大控股、光大国际和香港建设公司。光大集团就是一个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同时又实现了在同一利益主体下互相协作的混业经营局面。还有一种是中银模式,中国银行充分利用我国现行法律允许中资境外金融机构按照当地法律开展混业经营业务的政策,在境外成立了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当这些机构在境外的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让这些机构进入中国大陆。中国银行利用其强大的海外机构网络,已经涉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咨询业等行业。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在海外的子公司在成立伊始就是按照国外混业经营模式所经营的,因而管理比较规范。此类模式的出现,可以为我国金融业转向混业经营,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树立正确的混业经营理念,做好战略规划

要吸收国外混业经营的精髓,混业经营是面向消费者的“金融超市”,而非无所不包的“金融帝国”。在美国次债危机中,与传统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相比,欧洲“全能银行”和美国的“金融帝国”大多损失惨重,相当程度上要归咎于过度介入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面对国内迅速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国内金融机构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配置多元化的业务需求,不只是借机进入证券业或保险业,而是应着眼于扩大资本实力,增强其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战略规划上,一定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混业经营。尤其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在拓展经营范围的同时,要时刻注重风险规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最优化及经营利润最大化。我们可以从花旗的例子中得到启发:由于受到次债危机的影响,花旗集团在次债危机爆发后出售了Redcard,以及Citi capatal和Diners Club剥离等等,这是其在出售保险业务之后又一重大举措,说明了花旗集团已经意识到过去由于业务定位不清,导致其力不从心,经营效率低下。

(三)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实行混业经营,法律法规要先行。我国银行法规尚不完善,面对新的金融市场环境,经济活动缺乏完备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1995年以来先后颁布的《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针对的主要是分业经营,尽管在立法中为分业经营下开展交叉业务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银行若要实现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融合,则将面临严格的法律限制。因此,要根据金融发展和开放的要求,考虑未来混业经营、防范风险的要求及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标准,适时修订现行的法律制度,以及制定新的金融法规,逐步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法规框架体系,为银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融合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在金融业逐步实行混业经营的进程中,可通过立法,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风险控制、监管方法等,进一步控制金融风险,加快金融业发展。

(四)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我国银行业在此次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中没有造成伤筋动骨之害,与我国监管机构审慎持续的监管是分不开的。但对于日益国际化的中国银行业而言,此次危机在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与教训,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和手段,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1.要在目前初具规模的分业监管体系基础上,逐步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联合监管。次债危机中金融监管缺失的核心,是美国没有建立与综合经营相适应的金融业综合监管体制。美国财政部2008年3月31日《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图》显示,过去十多年里,美国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跨行业现象日趋明显。如次债衍生产品,交易链条涉及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等各个行业,而金融监管当局却没有任何一家监管机构能够全面掌握信息,没有对交易链条实行全过程监管,无法有效控制系统风险及可能引发金融行业危机的潜在风险因素。[5]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我国金融业应通过建立健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制定重大问题跟踪与反馈制度,坚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金融产业发展情况,交流监管信息,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跨行业关联风险等的监测分析,特别是对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之间的交叉点实施重点监督。[6]

2.适时推行监管体系改革。面对更加复杂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业务与产品、金融机构格局,金融监管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以控制金融业风险和促进稳健经营为目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建立以人民银行为核心,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组成的伞状监管结构,由人民银行作为总体监管者,负责对控股母公司和整个金融集团综合层面的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作为功能监管者,分别对所属行业的子公司进行监管,形成与混业经营相适应的、统一且高效的监管机制。

3.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审慎处理创新和监管的关系。席卷全球的美国次债危机是披着创新外衣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相较之下,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既不是创新过度,也不是工具滥用,而是创新不足,工具不足。归根到底,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不强,关键还是在于对创新的认识不够深入,创新的手段比较单一,创新的范围不够广泛。我们要深入研究国际经验和教训的逻辑背景,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经验的历史背景和利益导向。我国监管机构要鼓励创新,不能因为次债危机而制约创新,应在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和支持银行业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创新活动。要充分理解金融创新的内在结构、风险构成及其传导、扩散机制,适度、理性地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引导和监管,和市场创新保持良性互动,把握好创新和监管的平衡,从而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同时针对当前金融跨业交叉风险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创新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实施监管部门检查合作机制,探索跨市场交易监管手段,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

(五)加快构造金融机构内部防火墙,完善危机救助机制

根据国际惯例,在混业经营体制下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首先要建立内部“防火墙”制度,防范风险在不同类型业务之间相互影响。特别要防止内部关联交易使资金流动失控,风险传染把整个银行拖入困境;此外,还要优化不同类型业务风险的汇报路径和监控体系,通过严格授权管理来控制各类风险敞口等。其次,还要有一道“资讯隔离墙”,禁止或限制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传递,借以防止滥用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

次债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危机救助的途径不可缺失。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既需要研究建立长远的金融安全保障机制,也需要形成快速的危机反应和处理意识,通过有效的危机救助途径,及时介入干预,力求迅速恢复金融市场稳定,重塑投资者信心。目前,我们需要对金融机构破产保护、市场流动性注入、存款保证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法律制度上为危机救助提供支持和保障,有效提高金融监管当局的危机处理能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应当针对混业经营下金融业务的特点,建立起良好的风险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企业诚信道德建设,极力避免美国次债之类的金融危机出现。

(六)积极开展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混业经营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中国金融趋势力的增强,我国金融业推行混业经营要做的工作就是认真准备,审慎对待,我们所持的态度就是未雨绸缪,顺势而为。由于我国分业经营具有一定的惯性,因此,应该避免“一刀切”的现象,而应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条件适合的金融机构进行试点,合适时再逐步推广。当前,我国已确定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金融业综合经营试验。美国次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这项改革任务尤为迫切。我国要广泛吸取国内国际经验教训,积极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综合监管试验,尽快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又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经营监管理论和模式,为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尽快完成我国金融业经营和监管体制转型。■

参考文献:

[1]次级债危机促德国调整银行业监管架构[N].广州日报,2007-09-27.

[2]王明昕,李云峰.英国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7).

[3]刘学兵.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条件分析与路径选择[J].河北金融,2008,(4).

[4]徐.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重新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

[5]刘青松.美国次债危机观察和启示[N].天津日报,2008-10-27.

[6]徐鹏程.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J].商业时代,2008,(12).

上一篇: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现状分析 下一篇:海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