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社区矫正效率的研究

时间:2022-08-09 05:55:42

关于提升社区矫正效率的研究

当今世界,行刑的基本发展趋势是刑罚趋向缓和。社区矫正代表了这种趋势,它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保障罪犯人权,节约刑罚资源,改善行刑程序,降低监禁刑的弊端。随着我国刑罚执行理念的不断变革,社区矫正被正式写入我国刑法,成为我国司法制度进步的里程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以来已施行三年有余,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已全面展开,各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慢慢掌握社区矫正的方式方法,并在其上有一定创新。但是各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并不一定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调查评估、分类管理、个案矫正等矫正措施也不一定完善,接收、矫正、奖惩、解除等主要执法环节甚至不一定规范。随着工作的深入,社区矫正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就社区矫正的现状来说,要想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破:

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缺乏应有的强制力和必要的工作手段,一些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和矫正手段难以落实到位,致使社区矫正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种可有可无的活动。﹝1﹞首先,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已发实行社区矫正,有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该规定没有明确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内容以及社区矫正机构的性质、主管单位等重要问题。当前,社区矫正工作现有执法依据是“两高两部”于2012年1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作为部门规章,《实施办法》的法律效力与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相比明显不匹配,只能通过制定法律来规定。因此,像《实施办法》中的部分变相限制人身自由的条款,理应通过立法解决。其次,《实施办法》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管理的工作对象是经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以及监狱管理机关判决、裁定、决定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工作内容是依法监管、教育、矫正、奖惩、考核、帮助社区服刑人员,与监狱管理类同;工作性质是代表国家行使非监禁刑罚执行权。而现有的司法行政机关人员不是刑罚执行主体,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上也缺乏相关的法律强制手段。

根据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建立、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已经提上日程。这是对社区矫正工作最大的肯定,为完善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立法的过程也是推动工作的过程,社区矫正工作进入过年立法计划,对社区矫正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社区矫正的不断深入法阵也将加快立法步伐。认真总结矫正试点经验,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在《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刑事基本法中对社区矫正作出规定,并积极研究加快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是对社区矫正工作长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社区矫正立法中,执法主体应明确为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本质上都属于刑罚执行活动,应当由一个专门的国家机关作为执行机关,代表国家执行刑罚,以维护刑罚执行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确立社区矫正制度,并明确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使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统一由一个部门负责执行,是对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完善,也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侦查、检查、审判和执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因此,必须要加快社区矫正的立法进程,针对在实践中由于法律依据不足,监督管理措施弱化的情况,在立法中对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强制性规范作出专门的规定。同时明确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详细规定社区矫正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效果评价等,从立法上确保社区矫正的顺利开展。

社区矫正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利用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矫正教育。但在具体实践中就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队伍太单薄。虽然从文件规定看,社区矫正教育的执行主体是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志愿者,但实际工作中,矫正工作基本是由司法行政人员所承担,各地司法所人员普遍偏少,有的甚至是“光杆司令”,而且任务又重,直接影响了社区矫正的开展及效果。社区环境的不成熟、、政府经费投入的不足都是制约矫正队伍发展壮大的“瓶颈”。二是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素质偏低。大部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当专业的培训,也没有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时存在对矫正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监督管理松散等问题。做好工作,关键在人。社区矫正的主体工作是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主要靠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完成,这就要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讲法律、讲道德、讲人生、讲实事时,能说得头头是道。说教式的教育也要达到矫正人员爱听的效果,为此,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必须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

文化知识。为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各司法行政部门在培训时要有针对性,要将有关的知识融入业务培训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水平。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社区矫正工作,矫正工作人员必须要时刻谨记社区矫正的强效作用及其重要性。社区矫正在增强行刑效能、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社区矫正通过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将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者不适宜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可以减少在押犯的数量,以利于监狱集中力量对那些只有通过监禁才能改造的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另一方面,社区矫正有效地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缓解了社会冲突,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其次,社区矫正的开展是防止罪犯在监狱内交叉感染的必然要求。有学者认为监禁矫正会形成监狱里的“负性互动”,罪犯很可能习得其他人身上的不良行为方式,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产生负功能。再者社区矫正为罪犯的顺利回归以及再社会化提供了有效途径。监禁矫正在刑罚执行方面具有监控性和隔离性等突出优势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的存在着感染性和封闭性,罪犯释放后很难顺利地回归社会。监禁矫正使得罪犯与社会相隔离,与社会的联系中断,缺少了对社会发展的亲身体验。社区矫正把社区服刑人员放到了社区之中开展矫正工作,通过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使罪犯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效适应社会变迁,减少对社会的陌生感以至于产生不适应感而自我封闭,能够有利于罪犯加快社会适应的进程。

社区矫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区服刑人员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这是一项专业技能很高的工作,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采取在社区矫正实践中边摸索,边学习、边提高的方式,积累经验,选树典型,逐步推广。通过强化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矫正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监管中心要组织矫正工作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不同层面研究探讨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运行的对策建议,并注重成果转化,为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行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安排专人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并努力吸收广大社会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

我国的社区矫正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在规范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尤其以《社区矫正办法》最为详细全面。而现在要做的就是适应并实施现有的管理模式及流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尝试。

在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调查评估、确定矫正方案、实施矫正等工作。在决定罪犯适用社区矫正前开展调查评估,是为了统筹考虑适用非监禁刑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对社区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是否可以实现有效监管,有利于社区矫正的依法规范实施,有利于发挥社区矫正制度的作用。实践证明,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开展的的调查评估,能有效地对社区矫正人员是否适用社区矫正进行评估,提高风险预见性,真正严把了社区矫正“入口关”。 ﹝3﹞同时,通过开展适用前调查评估,有利于确定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同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从源头上避免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

在调查评估并接收矫正人员后,就要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不同的社区矫正人员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不同,有的人性格外向、刚强,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有的人内向、懦弱,性格温和,遇事冷静。不同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社区矫正时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掌握这些特点,在制定矫正方案时才能“对症下药”。社区矫正人员之所以违法犯罪,是不良社会因素影响后逐渐形成的。进入社区后,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在心理上对社会存在认知偏差。为探寻其心理缺陷,我们应通过试探性接触,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交流方法,进行社区服刑人员心理、行为问卷测定。采取这种问卷测定、分析归纳方法,能为有效进行矫正方案设计准备详实资料。其次,每个社区服刑人员过去所从事的工作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生存环境、工作经历不同以及年龄不同,其交往方式也不尽相同。准确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矫正工作方案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在确定矫正方案的时候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矫正方案与村、社区联系少。社区矫正制度设立的初衷是利用社区的教化功能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使其尽快回归社会。而实践中,矫正方案和社区联系较少,违背了社区矫正的初衷。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社区矫正的理解不到位,在制定矫正方案时没有将方案置于社区中去设置;二是我国目前社区也正在建设当中,社区功能不够健全,社区矫正与社区的关系法律未明确界定;三是民众对社区矫正认识不够,对参与社区矫正热情不高,容易导致矫正机构在制定矫正方案时索性不考虑社区。要想实现社会资源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主动参与,服刑人员真正在社区中实行矫正,矫正方案就必须要与社区有实质上的联系。

确定矫正方案后才能真正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管理,而管理则不能盲目的随机管理,要区分层次性,区别处遇。社区矫正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犯罪原因和恶习程度及其思想、行为、心理特征,区别年龄、文化、犯罪类型因人因需施教,全面摸清社区服刑人员的底数,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处遇分类管理制度,并实行a、b、c式管理方法:即对社区服刑人员实际表现进行动态综合评估,对表现好的进行宽管;对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管理,具有违法乱纪倾向的服刑人员进行严管;对服从管理并没有潜在犯罪危险的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普管。﹝4﹞总的来说,依据矫正方案对服刑人员实施管理是切实可行的,但方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唯有做到动态监管,适时调整方案,严格实施分类别分阶段管理教育,才能把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

而在社区矫正管理实施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教育,做好教育工作才能让服刑人员从思想上感恩社会、融入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根据经验总结,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大多数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都存在错误的认知,不能正确正视自己,对罪犯的身份难以适应,又有来自生活工作的不同压力,使他们产生了焦虑、自卑、紧张、敌对等不良情绪。在团体情境中创造一种信任的、温暖的团体气氛给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观察和分析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参与者进行自我探索,更清楚地认识接纳自己,建立新的自我认识模式,正确的自我评价,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积极接受社区矫正。同时,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社区服刑人员在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中,团体成员不仅可以被他人接受和容纳,发现相同性,从中得到情感支持,还能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尝试不同行为方式的结果,交换认知的经验,学习有效地社会技巧。这可以使社区服刑人员能够积极面对现实,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维护自我身心健康,调动社区服刑人员积极矫正的热情,提高社区矫正的质量。

总体来说,我国自试点实行社区矫正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尚处于发展时期,我国的社区矫正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妥善解决。社区矫正的主要工作在于管理,而管理的依据则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归根结底我们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立法来解决问题。社区矫正对于中国的刑罚制度来说是一个新的跨越,而社区矫正的立法、制度的完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现有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反思,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建设和支持,需要后人的不断努力探索。

上一篇:市民政局开展“三个提升”活动对标定位工作汇... 下一篇:市工商局开展“三贴近三提升”活动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