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政道路中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控制

时间:2022-08-09 04:58:21

分析市政道路中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控制

摘要: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对旧路进行改造是一种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旧路改造的原则,并着重对改造过程中的施工控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旧路改造;施工控制;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the old way of reform is a kind of both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ontrol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一、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公路运输在物流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已经修建了多条高速公路,但是最终要达到物流的直达、畅通,与原有的路网道路是分不开的。但是原来的道路在初建时候等级不够,而且经过了常年的运行,出现了大量的病害问题,不能满足当今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造。虽然改造旧路比新建路的难度大,但是从经济方面考虑却能节约相当一部分的资金。所以,对市政旧路进行改造还是可行的。

二、旧路改造原则

要根据市政各路段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旧路的改造方案。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还要合理利用原有公路上的一些工程结构。对于公路的路面工程,则可分别、分期进行改建。在改造之前,要充分利用前期工程,这样可以节约一定成本。在拟定改造方案时还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不增加投资前提下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三、旧路改造施工控制

1. 路基施工控制

旧路改造过程中,如果旧路是水泥混凝土,通常可以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变成基层,在基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而一般采用弯沉检测来评价其承载能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都是由一些伸缩缝分开的水泥混凝土板组合而成的。由于旧的路面大都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因此可能有些路面会被压烂、断裂、掉角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对于损坏严重的个别水泥混凝土板,必须将其彻底拆除,不能“将就着用”。而破碎方法可采用人工风镐或者机械液压等方法。对于只有裂缝,破损不是很严重的路面,可以不采取破碎而直接采用切割机沿裂缝切割,切割后要对裂缝进行清理并在所切缝隙中灌沥青玛蹄脂。

在改造过程中,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要铺沥青混凝土,这样就可能造成新旧路面的高程不一致,所以需要对二者的顺接段进行处理。要改造的旧路大都是经过多年的碾压的,常年的车流自然会造成相邻的水泥混凝土板的高低不平,也就是说出现错台的现象。错台现象不仅对新路面的平整度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完工后,新路面也有可能在错台出形成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对错台现象进行处理,而处理错台的方法视相邻板的错台严重程度而定。

基层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序就是伸缩缝的处理。首先要对缝隙进行清理,彻底清除缝中的杂物,清缝时还要保证锯深,通常采用切缝机进行清理。清理后用沥青灌缝机向缝隙中灌入沥青玛蹄脂。而且灌缝施工尽量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以防高气温使玛蹄脂表面出现小气泡而影响施工质量。路面的抬高还对原路面的井盖有影响,因此需要将井盖进行调整并且加固。

上述施工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渣土,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喷透层油前表面的干净、无污染。同时,还要经过验收之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 质量控制

(1)路基质量控制

多数情况下,我们对旧路进行改造设计时要对路面进行加宽。而对于市政道路中的旧路,大部分都是低等级公路,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是对旧路进行加宽的最主要的技术难题。由于要改造的旧路路基大都经历了多年的车荷载及自然沉降的作用,因此其沉降量已经很小,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对旧路进行加宽后就会存在新旧路基沉降不均衡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软基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更加明显。而新旧路基的沉降不均衡会造成以后再路基加宽部位出现大量纵向裂缝,而这种裂缝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进一步的扩大,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为了提高新旧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新旧路基结合部分的处理。为了使新旧路基结合处能够保持紧密,当旧路采用单面加宽进行填筑时,在加宽之前,通常要将旧路边坡挖成阶梯式的形状,然后进行分成填筑,使其能够密实;如果是采用双层加宽进行填筑时,则要以旧路中线为基准进行两面加宽,而且同样也要将旧路路基边坡均匀切成阶梯形状,台阶的高度要稍高于单侧加宽,然后分别在左右对于进行填筑加宽。

(2)路面质量控制

对旧路进行改造目的是创造出更好的交通条件,但是在改造过程中肯定会影响车辆通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半幅施工的方式,因此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组织和接缝控制要有一个很好的处理。

在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过程中,在先施工半幅的中线位置要用槽钢做模版,并用钢钎进行固定。而且先施工的半幅摊铺不能与中线重合,要超出中线大概20cm左右。路面结构层养生达到7天后可以拆模,28天后可以切缝,切缝过程要保证切缝的垂直、顺直。在施工剩下半幅时要对接缝的结合面处进行洒水,保证其湿润。当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不能在先铺的半幅路面上进行振动。基层、底基层及面层的接缝位置要相互错开,并且大于10cm,铺摊时候要有专人处理接缝。接缝位置进行填缝时要筛细料,并且安排压路机对接缝位置进行多次重点碾压,以保证其密实程度,防止雨水的渗入。

(3)原材料的选配

原材料直接影响新路面结构层的质量,因此要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选择合适的集料,比如表面粗糙、耐磨性强、石质坚硬并且与沥青的粘附性能好。集料抵抗路面变形时需考虑自身的整体骨架作用。集料本身的一些特性就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选用的矿粉要干燥没有杂质,通过0.0075mm的筛子的量要能达到70%以上,外观无块状。砂的含泥率不能大于1%,细度模数控制在2.3到3.0之间。其他性能要符合相关规定。

3. 交通管制

为了保证新建道路的质量,必须对交通进行管制及疏导,既要保证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施工车辆及机械等能够正常的通行,又要保证路面养生期间没有车辆通过。对于加宽的桥梁进行连接施工时要限制老桥的车辆通行,如果无法断行的要进行限速或远离施工侧通行。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运输车辆的管理,因为运输车辆大都是重型车辆,极易对路面产生碾压破坏。因此在施工路段每隔一段距离要设置下车口,还要用废料或者细砂等铺设斜坡,防止破坏台阶的垂直度,影响效果。

4. 工程施工控制

施工单位要了解工程的概况,熟悉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了解设计要求,弄清整个施工任务中的薄弱及关键部位,还要对现场进行勘查,以进一步了解。

施工人员要合理分配时间、人力、物力,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最薄弱的环节,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偏离目标的倾向,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对于关键部分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防止事故的发生。当然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处理一定的技术指导外,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加强集体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四、结论

对于市政旧路改造工程,设计方要认真考察现场的实际情况,然后做出合理、可行的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图认真组织,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只要双方多多沟通,多多交流就定能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刘迎秋.旧路改建路基加宽的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7.

[2]栗丽,李塔.旧路改扩建设若干问题浅谈[J].林业科技情报,2008.2.

[3] 梁云龙等,公路旧路改造工程设计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1(1).

上一篇:冬季建筑采暖施工注意事项 下一篇:浅谈公共厕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