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产业大发展促进农民大增收

时间:2022-08-09 03:08:09

推进农业产业大发展促进农民大增收

[摘要]合理的农业产业能使当地的资源条件被充分利用,能最大程度提高当地农村经济效益;合理的农业产业也能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本文以榆林佳县为例,通过对佳县农业产业状况的了解,提出佳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 佳县

一、佳县概况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总土地面积2028平方公里,其中粮田面积64.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2.8亩。总人口262903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01%。佳县是一个纯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0℃,无霜期159天,年降水量395毫米。自然资源贫乏,立地条件差,属典型山区农业县。农业生产以杂粮为主,所产大明绿豆、黄豆、洋芋等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佳县沿黄河地区是中国北方红枣的最佳适生区,有悠久的红枣栽培历史,1998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佳县“中国红枣名乡”称号。

二、佳县农业产业基本状况

佳县农业产业经过几年大力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农业产业发展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一是农业产业化条件基本成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成熟,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得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对农田整治以及农机具、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农业技术的掌握积极性空前提高。

二是农业产业有了很大发展。红枣面积由2005年的54万亩增加至2010年的67万亩,2010年红枣产量1.2亿公斤,产值6亿元。其次是科技带动作用明显。几年来科技部在佳县立项实施了“佳县1万亩生态枣园示范推广”、“佳县红枣产业化开发技术培训及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同时引进新品种,发展生态红枣种植,取得了中国红枣产品的第一张有机认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佳县“红枣国家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当然,当地规模养殖业也朝着健康方向有序的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户扩大到500多户,扶持建成千头养猪场、千只养羊场、500头养牛场。但同时,佳县农业产业法中也存在相应的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纵向看,佳县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横向看,依然十分落后。佳县是全市唯一既无铁路、又无高速公路的县份。交通和水的制约,使佳县资源优势很难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还存在同周边地区同质化竞争。比如红枣,陕晋沿黄地区尤其是临县、清涧开发力度大、宣传力度大,已走在了前面。

二是流通不畅。没有广阔的市场也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佳县红枣局限于地区销售,没有创建自己的品牌,也就很难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佳县当务之急是创建有地区特色的品牌,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使红枣不仅只是引进来,而是要走出去。

三、佳县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佳县农业产业发展,要根据本县实际条件,制定适合佳县自身发展的路子,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一是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产业开发和民生改善,加快推进交通、水利、供电、信息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山、水、田、林、路、峁、坝、库”综合治理,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同时要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切实做到防灾减灾,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完成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和改造工作,建立覆盖全县山洪灾害防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二是坚持产业富农。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格局。

首先要全力做精做强红枣产业。在全县农业“枣、羊、薯、豆”四大特色产业中,应继续把红枣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利用天然适合红枣生长的优势,采用有机化种植,使红枣更加适应市场需要。

其次是要科学种地。佳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所以要依靠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适合该地发展的旱作物农业示范区,同时要加强农民种植技术培训,掌握种植新技术,从而增产增收。

三是要完善农产品销售。有优质的农场品却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一致是佳县面临的一个难题,所以加强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势在必行。例如:佳县乌镇任家坪村村充分利用佳米公路交通便捷、周边村镇大面积种植土豆、传统粉条加工历史悠久的优势,该村成立了“佳县任师傅粉条产业有限公司”,注册了“任师傅”商标。2011年,该村加工粉条200多万斤,总产值近1000万元,仅粉条加工业人均纯收入4200多元,粉条加工业已然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带动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佳县应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发展。按照“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旅游强县、枣畜富民”的总体战略,以城镇带动农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确保农产品实现增产增效,实现佳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杨丽娟,女,陕西榆林人,现任教于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农学讲师教学研究方向为农学、现代农艺技术。

上一篇:创意十大关键词 下一篇:关于促进古牧地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