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假发票的鉴别及防治机制的建设

时间:2022-08-09 01:58:21

浅谈假发票的鉴别及防治机制的建设

摘 要 假发票的盛行和蔓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减少了国家的税收。针对这一个情况,本文从假发票的定义着手,就如何鉴别假发票和如何建立防治机制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假发票 鉴别 防治机制

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票,是指因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报酬而取得的有效凭证,它是证明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流向的重要凭证,一般包括存根、发票、记账3个联次。存根联由开票方留存备查,发票联交给付款方作为已付款的凭据,记账联是开票方记账的原始凭据。一张完整的发票必须在发票上注明名称、代码、号码、开票日期、付款方名称、单价、数量、金额、业务内容、开票单位加盖的发票专用章等内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而发票是国家税收的重要依据,但现在各种假发票的盛行和蔓延,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本文从假发票的定义着手,就如何鉴别假发票和如何建立防治机制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假发票的定义

人们一般认为假发票就是未经税务机关验证,擅自印制销售的“假”发票,其实“假”发票还应包括那种虽然出具的是经税务机关验证的正规发票,但经济业务是虚构的“真发票”。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有:“真事假票”、“假事假票”和“假事真票”3种。“真事假票”是不良商家提供的未经税务机关验证的“假”发票,不良商家的行为目的就是为了偷逃税款,攫取不正当利润。“假事假票”是经办人员与商家虚构经济业务,而商家开具的发票也是未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假”发票,经办人员虚构经济业务目的就是为了回单位报销套取利益,而商家开具假发票目的是为了偷逃税款。还有一种是“假事真票”,这类经济事项最容易被人忽略,认为发票是“真”的,经济业务也是“真”的,其实这种经办人员联合商家虚构经济业务,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为了套取国家和单位的资金,谋求不正当利益。

二、假发票的鉴别

财务人员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对经济业务的审查,而审查的基础就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查,这其中对原始发票的审查就是重中之重。财务人员如何鉴别经济业务的真实性,鉴别发票的真假就是财务人员能力的体现。下面对假发票的鉴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票本身造假的鉴别

凡是由税务机关监制的真发票均有几种防伪标识,并印有水印,而假发票由于印刷水平有限,与真发票相比有明显差别,有的假发票上防伪标识不清楚。从这些方面可以通过肉眼和手感就能鉴别。

(二)经济业务内容造假的鉴别

发票一般以本为单位,号码连续,一般是25张为一本,比如1-25,26-30,31-75等。如果出现发票号码顺序和时间顺序不一致的情况,则该经济业务内容可能为“假”;如果开票日期相隔很久而票号连续或接近,则该经济业务内容可能为“假”;有些发票号码连续或接近并同属一本发票上的,而所盖印章却是不同单位的,则该经济业务内容可能为“假”;

(三)发票记载内容造假的鉴别

财务人员要加强对发票记载内容的核查,通过核查发票上单价、数量和总金额的勾稽关系发现疑点,从而判断该经济业务是否造假;对于开具“大头小尾”发票的鉴别是通过看发票金额填写是否错位,复写痕迹等方式。

三、假发票的防治机制建设

假发票的盛行对国家税收的管理和经济秩序的稳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防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努力,积极做好防治机制的建设。

(一)源头控制

国家应改进发票管理方式,加强对发票的印刷单位的管理,从源头上堵塞“假发票”印制的漏洞。同时加大对印制和销售“假发票”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打击经办人员利用“假发票”套取国家和单位资金的行为,还要严厉查处发票开票人不按规定开具发票的违法行为,减少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二)提高技术

国家应加强发票的数字防伪技术,提高发票的印刷水平,增加制假者制售假发票的难度,使其不易被伪造。同时应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打击力度,使其不敢制假售假。

(三)完善平台

国家应完善相关平台的建设,统一相关省市平台的数据流,为查询发票真伪提供便捷的途径;设立假发票曝光平台,通过平台集中曝光假发票。

(四)抑制需求

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消耗性支出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部门预算,采取资金集中支付、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等制度,要让所有资金都能得到严格的监督,从而从根本上抑制对假发票的需求。

(五)外防内控

要加强的假发票的外防内控。建立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对外,最大限度地防止假发票流入单位,要严格财务报销流程,加强对发票基本要素的核查,重点对发票上标明的经济业务内容、数量、金额、开票时间和签章等要素进行详细核查,加强实物验收制度,必要时进行延伸审查。对内,要加强对经办人的廉政警示教育,杜绝其使用假发票的侥幸心理。

(六)提高能力

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交流等形式普及发票基本知识,提高发票相关人员对假发票的鉴别能力。尤其是财务人员要提高自身对假发票的鉴别能力,严格发票审核报销程序,杜绝假发票报销的发生。

我国假发票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防治制度的不健全,所谓“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只有把防治制度真正建立起来,才能有效遏制假发票的泛滥。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北碚区公安消防支队)

[作者简介:何孟波,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会(审)计,财经类。]

参考文献

[1] 江雪瑞.假发票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11(5).

[2] 李清龙.浅谈如何鉴别与治理需假发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3] 孙阿英.浅谈假发票的危害与鉴别[J].财务与审计,2012(3).

[4] 杨华.假发票泛滥原因及防治机制的建设[J].当代经济,2012(10).

[5] 张晓凌.简析假发票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2(15).

上一篇:探索有效课堂管理的方法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