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杂志读者服务部

时间:2022-08-09 01:18:01

《信息技术教育》杂志读者服务部

偶尔听得在日本能称得上“先生”的两种职业,一种是医生,另一种是教师;其中一个诊治人的生命,另一个雕琢人的灵魂。缘何称之谓“先生”我并没有考究,我想那应该是人们出于对自己生命和灵魂的珍爱与敬畏吧。一日,与同事说起日本人的这一礼数,同事不以为然:日本历史上向中国学习者诸多,想必这也是从中国学去的吧。而今,且不去说历史,若以“先生”相称,为人师表者又有几人敢应答?若要不愧对“先生”之称谓,还应淡泊明志,悉心苦读,躬身教育。

时下,一些学校建立读书俱乐部、书友会之类,读书似乎又成为一种潮流,在网络日益充斥我们生活的今天,这多少有些返璞归真、回归教育本真的意味,或许,在数字化的校园里你又能找到了那一道久违的风景。

――编者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作者:傅道春,书号:ISBN 7-81064-420-3,出版社:首师大出版社,定价:26元。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改变》阶段成果,它梳理了“课程”与“课堂”的关系,在课堂活动中整合“新课程”,在课堂行为中显现“新课程”。意在帮助教师尽快地走进新的课堂,通过构建一个课堂中的新“我”,实现课堂面貌的变化,实现教育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和支援功能。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式,这本书会通过课堂行为的事实,向你介绍;如果你已经了解了新课程的设计和标准,这本书将与你讨论课程操作层面的教学问题,起到“跟进培训”的作用。

本书采用了比较灵活和轻松的体例:问题的凸显鲜明,是想产生一定的震撼力和冲击力;配插图,是想借助图画语言表达抽象思想,让教师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参与学习,是想呼唤教师参与的意识,以便在教育经验基础上进行新课程行为的建构。这种体例,适合于多种形式的教师培养和培训,也方便于教师发展中的个人研读。

《质变与重构――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

作者:吴向东,ISBN 7-306-02626-7,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定价:28元。

本书作者通过对目前科学教育的批判性反思,以更宏观和长远的视角提出了数字环境下科学教育的思考,认为数字环境下的科学教育必须对传统的科学教育产生质的改变才能说是成功的,而要达到质变的目的,就必须对传统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构。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科学教育理论的几个层面(包括学科发展方向、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科学问题的生成、教师角色、评价观、知识观、课程观和技术观等)所作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还有与激进建构主义探究观的激烈争鸣;第二部分是基于作者对科学教育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所做的几个典型案例,从中可以看到运用探究性学习思想对传统科学教育的重构所带来的质的变化;第三部分是作者对科学教育进行数字化重构的实践案例,和对信息时代科学教育的质变所作的展望。

本书作者以博客(Blog)的形式行文,文笔感性易读,信息时代的新的科学教育思想自然流露其中,是作者对自己近10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又一次的新的反思。本书的特点是每一部分的内容都链接了同行的论争和思考,所以本书不仅仅是表达作者个人的声音,而是期望在这论争中使读者能创建出新的观点来。

上一篇:第十四届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圆满召开等 下一篇:学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进行教学水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