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散文阅读的能力

时间:2022-08-09 07:58:51

如何提高散文阅读的能力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散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呢?

一.抓住“文眼”,揭示文章主旨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眼”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抓住了散文的“文眼”,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散文的思想、感情、结构等也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那么,怎么识别文眼呢?作者为了表达主旨,往往由一字或一句来突出主旨,布局谋篇。这一字或一句就是文眼,读者抓住了文眼,将文章的主旨揭示出来,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文眼没有固定的位置,也不容易分辨。但只要精于阅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文眼出现的地方一定是在那种富有表现力的,最有助于把握全篇思想和脉络的关键性词语上。如《背影》的文眼在标题上,“背影”可看作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选取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谈生命》的文眼在篇中,生命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以概括的语言直白地告诉读者,而是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历程与规律,作者以感性的笔法含蓄地为读者解读了人生的密码;《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引导学生以此领会本文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通过仔细阅读全文,让学生认识到:在这篇文章里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灵魂升华的超越境界。现实世界黑暗,作者找不到出路,所以哀愁;另一个世界幽静美好,所以作者感到宁静和喜悦。《海燕》文眼在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此句借海燕在暴风雨前的勇敢形象,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大无畏精神。

二.理清线索和脉络,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种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注意抓两条线:一是明线叙述线索,可按景物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暗线。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或多或少的感情在里面,作者对人物态度的变化,对景物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要抓住。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以作者的认识和感情为线索的,如杨朔的《荔枝蜜》;有以事物为线索的,如《羚羊木雕》;有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的,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等。这种线索和脉络,就是作者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理清线索和脉络,不仅有助于领略散文精巧的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精髓所在。

三.品味散文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而凝练、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而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朗朗上口。那么,怎样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呢?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地在阅读之中,仔细咀嚼,反复品味。我们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品析的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如《紫藤萝瀑布》文中写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由眼前所见的花,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冰心的《谈生命》一文,最后以哲理的语句结束全文:“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作者启示人们:把握今天,奋斗不息,成就人生,方能最终“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再次,要抓住散文的重点句。一般要注意散文的三种句子,一是起始句,它往往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紧扣主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二是过渡句,往往是场面的变换,叙述角度的变化过渡,抓住它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三是点明主旨句,它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末尾,起画龙点晴的作用,抓住它能把握住文章的主旨。

四.探求散文的意境,体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对象融合为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者主观的“意”与客观生活的“境”的辩证统一,是作者理想的再现。在阅读中探求散文的意境之美,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蕴,而且可以陶治读者自身的心灵。朗读时,要运用语言美表达的各种手段,再现作品的意境,才能感动自己。如朱自清的《春》,“春”,这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而本文却给春天赋予了感情和生命,作者细致观察事物并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和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整个画面洋溢着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诵读起来,要集中精力,把它的意境再现出来,从而产生激情回荡奔放的感染力。在阅读散文时,既要注意意境的探求,又要注意作者感情的抒发,将景、情、意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体味散文的意境之美。

总之,重视并认真阅读散文,掌握散文阅读方法,对分析理解散文,解答阅读题中的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梁健,语文教师,现居贵州兴仁。责任编校:王 玲

上一篇:阅读课中的变式引导初探 下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重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