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8-09 05:39:38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解决他们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问题的一门课程,是为今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打基础的一门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深入研究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正确认识教师角色和课程任务。

教师要在学习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转换自身的角色,从而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中间了解教材内容是前提。只有了解教材内容,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组织形式。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内容包括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等。在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任务及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文字内容较少,其内容主要以图片形式展现,把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养成教育,融入到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中去。如通过日常打扫卫生分工合作的事例,使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违规学生影响班级的荣誉告诉学生维护集体荣誉的重要性等等。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身旁的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品行。

三、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优美的语言、文明的举止、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小学生的思想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老师画什么就是什么。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伟大的、神圣的,教师个人的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不能等同于常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无论校内校外,都要做到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乐观开朗、语言优美、行为文明、团结协作、尊老爱幼,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四、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小学生一天中只有六个小时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其余时间都和家长在一起。仅靠六个小时就想“包治百病”确实不容易,也不太可能。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家中的动态和表现,使学生在家中也不要接触不良的人和事;同时应受到美好事物的影响,家校联合努力,必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看似简单,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却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作为任课教师,我们都应努力钻研教材、教法、学法、课程标准,力求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服务,教好书,育好人,真正做到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上一篇: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对策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