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蒂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分析

时间:2022-08-09 04:14:25

托斯蒂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分析

一、体裁形式的丰富性

斯蒂所做的艺术歌曲以独唱形式为主,在其大多数作品中主要以各种带有浓厚意大利民族风情的舞曲和浪漫曲作为主要形式。其中,以民族舞曲形式写成的作品有《小夜曲》《玛莱卡莱》《最后的歌》这三首作品分别以夜的美,拿波里风情和对爱人最后的眷恋为主题,音乐简单明快,感情奔放热情。

在托斯蒂大多数艺术歌曲作品中,他钟爱且擅长于运用打情浪漫曲风格的体裁进行写作。例如,在我国流传很广的《理想佳人》就是采用了欧洲19世纪“沙龙音乐”的形式写成的。此作品抒发的是对心仪之人的歌颂、向往的情感,整个歌曲在平缓的音调中进行,洋溢着对美丽佳人和幸福爱情的憧憬和期盼。 《不再爱你》是托斯蒂声名鹊起的代表作,在1869年他在拿波里音乐院工作时,由于过于专注,导致积劳成疾,在休息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写下了这首成名曲。此曲讲述了一个青年男子在爱情悲剧后的无助、控诉、不舍和眷恋,以传统的意大利浪漫抒情曲为主要体裁,用较为舒缓的节奏细致的描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近代意大利艺术歌曲的经典。《爱情的控诉》这首歌曲与不再爱你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该曲调来源于拿波里地区的教堂婚礼歌曲,整个作品唯美、庄严,在平整的气氛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所爱之人的真情,盼望与之互诉衷肠的迫切愿望。在这部作品中,托斯蒂运用了“大跳”来显现主人公的心情,同时,为了避免由于“大跳”对整首歌曲意境的干扰,在织体伴奏中运用了密集节奏,通过伴奏的烘托,避免了歌曲气氛不统一的倾向,达到了词曲的高度和谐,可以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晨曲》是一首清晨像恋人表达心意的情歌,这首作品是托斯蒂到英国后担当皇室音乐教师时所作,“歌中那种充满意大利式的浪漫情感感染着每一位倾听者”该作品描绘了在水城威尼斯的运河上,梦幻般的回荡着恋人的歌唱。《我的至爱》是一首加入当时流行元素的抒情浪漫曲,歌曲中不时出现的旋律上行急进和六度大跳给人带来一种新奇感,这首作品带有明显的“托斯蒂”风格,在演唱上要求歌者要有深厚的基本功,标准的意大利语的发音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除了独唱曲外,托斯蒂还创作了15首二重唱声乐作品,其中较为著名的二重唱是《怀念》。此作品是为了他本人和当时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梅尔芭夫人同台演出时所创作,采用了拿波里抒情浪漫曲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拿波里风味和意大利情怀。

托斯蒂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体裁表现形式,于此同时,通过自己的加工形成了独特的“托斯蒂”风格――具有意大利风情的舞曲和拿波里名族风的抒情浪漫曲。

二、音乐旋律的抒情性

托斯蒂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大多数都是以浪漫曲为体裁的抒情性歌曲,音乐优美动听,旋律明朗流动,风格自然朴实,情感细腻真诚是对他作品特点的最佳诠释。他的创作中注重意大利民歌形式的继承,又结合但是历史条件下的流行因素,形成了强调音乐旋律抒情的风格。

1.继承意大利19世纪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

19世纪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创作注重线条流动、旋律优美,这个时期的声乐作品的发展顺应了“美声学派新时期”的要求,在歌剧作品不断发展的同时,艺术歌曲也出现了新的前进轨迹。以罗西尼为代表的意大利作曲家们在创作歌曲时,受到当时“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抒漫情怀。这个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对作品的音色、音强、音高、节奏、结构、主旨及乐思等诸多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对意大利民歌素材的整理和使用,使得同时代作曲家都具有音乐旋律抒情优美的特点。特别是有着“旋律大师”称号的贝利尼,其旋律之优美,音乐之抒情在欧洲声乐发展史上是独树一帜、首屈一指的。作为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大师,托斯蒂的歌曲创作特别是音乐旋律的抒情优美是与先贤一脉相承而又既往发展的。《理想佳人》是在我国流传比较广泛的托斯蒂代表作品之一,歌曲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对所爱之人的赞美之情。音乐以舒缓的旋律开始,在第一、二乐句分别使用一个下行急进三度加一个上行四度写成,形成了一唱一和的对仗格局,旋律进行优美婉转。随着乐曲的发展逐渐拉开,但是始终没有四度以上的大跳(高潮区选择低音),这从整体上保证了旋律的平稳和音乐的流动并充分体现了托斯蒂艺术歌曲的抒情性特点。

2.吸收当时流行的乐坛风尚

托斯蒂被人称为“沙龙民谣作曲家”,他的作品创作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沙龙音乐”风格的影响。“沙龙音乐”的特点是“好听的音乐”,众所周知,在19世纪的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沙龙音乐十分盛行,钢琴大师肖邦就时常在巴黎的沙龙里演奏自己的钢琴作品,同时,沙龙音乐的主要形式就是钢琴伴奏的抒情浪漫曲的歌咏与炫技性钢琴曲,作为歌曲,旋律优美、音乐抒隋是进入沙龙表演的前提基础。托斯蒂的艺术歌曲恰恰顺应了这种风潮,形成了旋律优美,音乐流动抒情的特点。例如在他担当英国皇室声乐教师期间所创作的英文歌“再会”就是为了满足维多利亚女王安排的王室招待晚会上使用的,此曲旋律优美感人,在当时已经非常流行。

托斯蒂艺术歌曲的音乐旋律优美抒情的特点是在充分继承和发扬意大利艺术歌曲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在适应当时欧洲乐坛流行的音乐风格和作品需求的背景下形成的。这一特色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均有体现,并由此形成了“托斯蒂”式的旋律风格,同时,也确立了他作为伟大作曲家的声望。

三、曲式结构的发展性

1.曲式结构的继承

19世纪是浪漫乐派大发展的时期,在当时欧洲乐坛,就艺术歌曲而言出现了以“歌曲之王”舒伯特为代表的德舆作曲家群体,与此相辉映的是,在意大利出现了以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为代表的追求“美丽旋律”的歌曲、歌剧作家。这些作家的艺术歌曲多数都采用了单二曲式、单三曲式作为写作结构。托斯蒂的艺术歌曲写作继承了意大利先师们的写作习惯,其中,单二曲式是他较为喜爱且常用的曲式结构之一。较为熟悉的如《不再爱你》《最后的歌》等歌曲都是采用这周曲式结构完成的。单二曲式是由乐段A和乐段B组成,通常根据歌曲诗词的大意,托斯蒂会把要表达的真情实意与作品基调通过旋律的此起彼伏在A段中充分展现。紧随其后的是一段很小的过渡连接,这个连接一般会使用A段引子部分或略加修改的变化材料写成。之后作品转入B段,B段的音乐材料与前端不尽相同,在调性、速度上都有一些变化,从而与前段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对比。

2.速度变化为作品情感服务

艺术歌曲不同于歌剧,它没有剧本,没有角色内心的强大冲突带来的震撼戏剧性,通常整个乐曲的感情基调是通过诗词本身和乐曲速度变化来体现和升华的,其中通过速度变化来调整作品的情感是托斯蒂所擅长的。

托斯蒂很少运用机械的速度变快或变慢的手法来调整作品进行,而是结合诗词的需要和任务的情绪变化精心设计而成的。如《不再爱你》中A断速度进行平缓稳重,表现的是主人公的痛苦、留恋的倾诉,对过往恋人的不舍和怀念。旋律发展的B段后,通过节奏中大量三连音的使用和上行重音的选择使得乐曲进行变得紧凑,织体伴奏也同时采用了更加密集的节奏,以此拉起作品的速度,使乐曲进行加快。再如《最后的歌》,其中A段采用了叙述性的速度写成,表现了主人公得知爱人行将结婚时的复杂性情,乐曲转入B段,织体伴奏无特别大的变化,但是通过连线和短音的使用把旋律线拉开,展现了主人公更加深刻的情感变化。从以上作品中的分析可以看出,托斯蒂通过精妙的运用节奏变化,完成了作品中速度快慢对比的控制和发展,为整个做的情调服务。

3.调性变化取得发展

以贝多芬、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乐派在艺术歌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时的作品通常设计调性为近关系调。如主调为a和声小调,它的近关系调为c大调、e和声小调、G大调、d和声小调、F大调,以上诸调均为a和声小调的一级关系调。托斯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浪漫乐派发展的积极成果,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调性设计模式,更广泛地应用了同主音大小调之间的转换。例如《最后的歌》的调性设计为e和声小调到E自然大调再转回e和声小调,有如《我想死去》中调性变化为f和声小调到F自然大调再到f和声小调。通过调性设计的突破发展,使得作品的色彩变化更加丰富,更能够体现乐曲的深层含义,这是托斯蒂艺术歌曲的一大亮点。

托斯蒂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在继承古典乐派成就和浪漫乐派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保留意大利传统曲式写作的精华,通过速度变化和调性设计的独特手法,真切细致地展现了歌曲的诗词意境,使得作品有了精神支持和灵魂。

作者简介:

马广雪,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09级演唱专业研究生。

上一篇:插画中的情感与理智 下一篇:乐器王后――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