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09 02:22:33

改进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管理探讨

[摘要]针对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中存在的供应渠道狭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油墨原材料行情波动较大、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比较脆弱及企业内部对供应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的问题,油墨企业应大力拓展新渠道,为采购部门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根据原材料行情控制总目标,与原材料供应商共同建立和培育产业链及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环保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7-0110-02

一、我国油墨行业发展概况

据全国轻工总会油墨分会统计,2011年全国油墨产品已达57.5万吨;全国油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7.50%和11.60%;利润总额为7.10亿元,同比下降28.30%,油墨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下降到5.33%,而正常年份油墨行业利润率在7.30%左右。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及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油墨行业已全面进入薄利时代。如何有效地降低原材料成本、保障原材料供应,是提升油墨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对策。

二、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渠道狭窄,供应渠道单一

仅笔者所在企业单一渠道的品种达200余种,占到总品种的70%。

供应渠道单一导致的弊端:一是供应渠道抗风险能力脆弱,如供应商运输不及时或因节能减排减产,甚至由于环保问题停产而影响油墨企业生产。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油墨企业不得不加大原材料库存,额外支出资金成本。二是油墨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不能掌握原材料价格制定主动权。三是供应商单方面改动配方或工艺、选用低劣替代品现象时有发生,对油墨企业提出的正常服务要求也不能够满足,而处于下游的油墨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久之将威胁到产品品质,削弱产品竞争力。

(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原材料供应紧张成为常态

油墨所需原材料大部分为化学品,部分为危险化学品。这些品种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和矿资源,还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国家环保执法力度的持续加大以及地方政府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污染企业被关停或者转移至内地边远地区。“十二五”以来,内地边远地区也开始逐步关停污染企业,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突然断供。

(三)原材料国内外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稳定原材料价格成为难题

油墨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如各种矿油、植物油、松香、进口化学品等行情与国际油价、粮价、汇率等密切相关,同步波动。近两年我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达到55%左右,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的依存度高达85%。2008年以来国际和国内大宗原材料价格多次剧烈波动,给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带来巨大影响。由于国内油墨企业多为中日合资,前几年因日元汇率持续升值,给油墨原材料进口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行情的剧烈波动给油墨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原材料行情处于快速上涨阶段,会导致油墨企业发生巨额亏损,危及油墨企业生存。

(四)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比较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一是与国际化工巨头合作时油墨企业的话语权不强,往往只能顺应对方,被动接受。二是一些国内经销商尚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一旦行情对其不利,甚至不惜撕毁合同,造成企业原材料供应中断。所以大宗原材料行情风平浪静时尚能维系供求关系,一但有风吹草动,合作关系难以为继。

(五)油墨企业内部对供应工作的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是件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按对企业经营贡献的重要性排序,采购部门地位远远低于销售、技术等部门,与行政后勤部门地位相当。尽管采购部门的工作成效对产品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企业为采购部门配备的人员往往素质较低,甚至由企业富余人员构成,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二是认为采购部门的工作以及信息的获取可坐等供应商上门,没有必要主动经常跑客户。使得采购部门在面对巨额采购任务时由于缺乏全面、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而盲目采购,从而增加采购成本。三是没有规范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对采购部门的考核目标不明确,没有按重要性排序,使得该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目标相互矛盾,需要舍取时无所适从。如控价方式、库存周转、帐期延长、支付方式、战略合作、渠道建设、考核周期、流程控制等目标在考核期内孰重孰轻、孰先孰后,没有按科学排序和实施。目标不明确导致结果不良,考核不准,使考核失去了意义。四是过分教条地强调企业资源计划(ERP)的作用,而漠视顺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应具备的灵活性。事无巨细、不论轻重缓急,一律走“一线天”式的ERP,而置客户需求于不顾。

以上弊端使得油墨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并不稳固,并致使企业业绩也不确定,甚至导致严重亏损。

三、改进与加强油墨企业原材料供应管理的对策

(一)从油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拓展原材料供应新渠道

一是采购部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好我国化工行业飞跃发展的契机,发挥自身获取原材料信息的优势,把拓展原材料供应新渠道作为企业战略性的重要任务,抓好抓实,尤其要做好常规标准化工品和环保要求高的品种的供应工作。要持之以恒,从开拓新渠道的一般规律来看,周期在2~3年左右,因此不必拘泥于当年见效,要扎实推进。二是积极向企业技术部门提供样品、传递信息、推荐企业。采购部门处于原材料市场第一线,相比技术部门更具有获取丰富全面信息的优势。因此该部门要充分利用优势,要把技术部门当作服务对象,应像对待客户一样对待技术部门,积极寻找性价比高的平衡点,有效推进拓宽工作新渠道。三是要加强环保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为技术部门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优化调整配方预留充足时间。

(二)建立采购部门目标考核责任制

一是要确立考核目标。应以在合适质量基础上获得长期稳定的高性价比原材料作为采购考核的主要目标,其他入库存周转率、账期支付、货款方式、供方考核、规范流程等为次要目标。即采购部门首先必须完成主要目标,然后兼顾次要目标,当主次目标相互冲突时,应服从主目标的达成。二是考核采购部门的业绩也应主要看其主目标的达成程度。有的油墨企业将采购部门是否严格按规定流程执行业务作为考核结果,此举值得商榷。因为企业ERP的突出弊端是控制有余,灵活不足,这在原材料行情平稳时期尚可掩盖,但当原材料行情剧烈波动时,则难以及时应对多变、巨变的市场行情,此时往往虽然流程控制得非常完美,却并未获得高性价比的原材料。须知制度流程只是手段,并非目的,是为稳定获得高性价比的原材料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三是考核既要突出实效也要有可操作性。油墨企业宜根据原材料行情预测情况以及经营战略总目标确定采购部门的主要目标值。如在销售额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或降低原材料成本来增加企业利润的贡献值。考核时期以一个自然年为宜。

(三)根据原材料行情控制总目标

油墨企业应前瞻性、多维度地分析研判原材料行情,并提前实施应对措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油墨企业的原材料受国际行情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油墨企业所需的矿油、化学酚、丙烯酸单体、醚类等原材料行情都与国际油价密切相关;植物油则与美国、南美等国际粮价波动有关;松香与国内市场的游资炒作有关。近年来这些行情大幅波动,如果油墨企业一味随行就市地采购将极大增加成本。2011年较多小型油墨企业因为不能稳定原材料行情而倒闭。所以油墨企业的采购必须要稳定原材料价格。一是要确立原材料行情稳定的总目标。该目标一般为年度目标,个别企业从长期战略出发也可以确立5年目标。尽管按总目标实施后若行情下跌会增加一部分原材料成本,但稳定价格是具有战略意义。只有稳定了价格,才能使企业(在销售稳定的情况下)预先就锁定了稳定的利润,反之则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二是要投入良好素质的人员,前瞻性、多维度、全方位地调研市场。不仅要关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也要关注原材料各行业且延伸至其上游行情信息,为决策提供丰富详实的信息资源。三是要敢于决策。只要认真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好具体的操作方案,总体权衡稳定价格还是利大于弊。

(四)与原材料供应商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和培育产业链

产业链竞争是指围绕某一产业(或某类资源)在相对的区域内由众多企业共生于一个生产体系中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共同发展,促进产业不断衍生的生态综合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具有创新和资源优化优势。其特点为战略目标相同,唇齿相依,互为倚重,属于深层次紧密型合作,能更好地抵抗市场风险;可获得长期利益,一般在3~5年,企业不要计较短期得失,预先投入是必须的;可以有矛盾、冲突,但合作的基础要扎实,共同利益要一致,遇到矛盾和冲突要协商解决,求同存异。

油墨企业要主动顺应形势,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链竞争。一是主动发掘和寻找上下游企业双方战略目标的共同部分,进而努力扩大,使之成为支撑双方战略合作的坚实基础。二是双方合作的战略特点是较长期的合作,能抵抗较大市场风险,获取长期利益,能相互包容,而不应是短期利益行为。三是产业链竞争的形成是在长期合作中脱颖而出的,是双方共同追求的、自觉自愿的,要防止片面追求“拉郎配”。四是油墨企业的采购部门要发挥优势,积极引导、加快产业链竞争的合作。

(五)采购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在思想上提升认识,不仅要完成日常采购任务,更要有意识地从战略高度来审视供应工作,并努力学习,不断积累和培养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二是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在原则面前必须坚持企业利益。三是有效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工作。积极开拓新渠道,发展战略合作,预测行情,利用期货交易降低风险等都是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所需要的。四是有条件的企业可赋予采购部门适当原材料经销权,鼓励其积极开展市场营销业务。这样采购部门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市场信息和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加强其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把握,为企业增加新利润点。只有采购部门具备相当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担当企业赋予的重任,完成原材料采购任务,使油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上一篇: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下一篇: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