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展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8-09 12:59:40

医院开展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的探讨

[摘要] 建立多角度,全面化的医院核算体系,进一步开展项目成本,单病种成本核算就成了医院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适应新医改政策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医院成本核算进行分析,并提出实行成本核算与绩效工资分配结合的方案,以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成本核算绩效管理成本控制

新时期医院实行成本管理与核算是适应改革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医院只有充分认识成本管理和核算的作用,才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分析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对医院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分类、记录、汇集、分配和分析报告。按照医疗服务活动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服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水平,并加以控制和考核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成本核算的形式

分为三个层次:医院成本核算(一层);科室成本核算(二层);项目成本核算(三层)。

项目成本核算又可分为:单病种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单机设备成本核算等。

2、科室成本核算的模式

核算科室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核算科室的医疗收入和医疗支出;仅核算科室的支出;仅核算科室的医疗支出。

3、科室成本核算的作用

促使科室更新观念,增强经济管理意识;加强经济核算,增加医疗服务收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成本,减少卫生资源浪费;建立健全院、科两级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4、科室成本核算的具体做法

医院成本核算中的支出和收入分配是难点。医院所有业务收入,包括医技科室和麻醉收入的源头都来自临床科室,这就必然牵涉到收入是否重复计算,以及如何确定分成比例的问题。一般都是将收入在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分成,但分成比例不好掌握。另外,医技科室中的检验、放射、心功能检查等不同类型的科室,其医务人员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以及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和对仪器的依赖程度等都各不相同,也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比例。还有一个难点问题是临床科室与麻醉手术收入的分配,由于外科医生与麻醉师、手术护士属于协作劳动,而且手术难度各不相同。因此各方对手术收入分成的意见很难统一。对收入实行双重计算,又带来了科室收入总和与财务报表的医疗收入不一致的问题,人为增加了收入。影响了财务数据的严肃性和核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5、收入控制与核算

收入构成:床位收入、挂号收入、诊察收入、治疗收入、检查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其他收入、药品收入。收人项目中属科室间合作取得的,主要执行科室占80%,合作科室占20%;手术收入按临床科室70%,手术室30%分配。

管理重点:严格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鼓励科室强化技术劳务含量为主的结构调整;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与使用;科室效益情况。

重点控制指标:单病种费用、门诊人次、药品比例、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

6、支出控制与核算

科室支出构成:办公用品、被服材料、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仪器设备折旧、修理费、水电费、工资及福利、房屋占用费、其他费用、药品成本由于管理费用对科室具有逆向性和不可控性,属于科室间接成本,所以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其不进入科室成本核算。

二、具体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医院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发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绩效分配方案,根据岗位不同采取不同的分配方法。临床、医技科室按工作量和收支差情况进行分配,其他科室以临床、医技科室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进行分配,具体方案如下:

绩效考核管理:

1、原则

①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注重经济效益;②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实行院科两级核算;⑤坚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兼顾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

2、方法

临床科室按工作量和收支结余进行考核,医技科室由于其工作量较难统计,且工作量中的技术、劳动强度等构成难以测算比较,所以按收支结余进行考核。

临床科室的绩效工资=(工作量绩效+收支结余×分配系数)×百分考核系数±奖罚项目;

医技科室的绩效工资=收支结余×分配系数×百分考核系数±奖罚项目。

3、数据的归集

财务科:各科室人员开支、外出培训、设备折旧等的归集,各种外来数据的汇总计算、分析和评价;人事科:人员、工资的变动情况;信息科:各科室收入情况及各管理科室的数据处理;设备科:设备管理、维修情况。各科室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领用情况;药库:各科室领用药品情况;保管室:各科室领用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等情况;供应室:各科室领用卫生材料、消毒耗费等情况;总务科:各科室水电费、房屋面积、设备物资的管理、维修、被服的洗涤消毒费用等情况。

从4月份的初步测算看。在保持原有绩效总额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上述测算方法基本符合我们改革的初衷,这就是既保持原有的绩效水平,又要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科室成本核算,合理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分配,体现成本、效率原则。新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室人员配备和构成、设备的购置与利用、材料的领用和消耗等的科学合理性。

我们要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要兼顾好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在当今人员经费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应确保医院绩效工资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平上。一要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二要确保职工的福利待遇不降低。因此,进一步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健全和完善绩效工资的考核管理,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三、结束语

医院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绩效成本核算是市场经济下医院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能够使医院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增强医院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医院快速发展。

上一篇:对新形势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弱化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