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8-09 12:33:08

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协调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通过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以及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等经济拉动机制,分析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讨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问题;建议措施

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零风险资产——土地,他们变成了城镇人口,住进了城镇住房,然而他们生存的最基本问题——就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进而引发了养老、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这些农民没有真正城镇化,而是“被城镇化”了。因此,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城镇,包括建制镇和乡集镇,就是人口比较集中,各种经济资源、商业、贸易等相对于农村比较集中且发达的一定区域。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三产业向城镇持续聚集,从而使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加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单一城镇能够与周围的城市以及与它们相近的乡村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形成各种互动关系,最终有机的区域发展体就这样产生了。在这个有机的区域整体中,既有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城市,也有起沟通城乡之间桥梁作用的小城市和镇,还有部分分布在城市周围、与城市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乡村地区。中国的城镇化,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自建国时,我国的城镇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3~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全国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16.3%,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第二个阶段:从1958~1978年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城镇化率20年只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还有几年是负增长。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至今,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至2011年提高到47.5%,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2011年3月5日公布的“十二五”(2011年到2015年)规划纲要草案显示,中国希望到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51.5%。

二、城镇化问题及现状

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镇是乡镇企业的载体;城镇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聚宝盆”;城镇是城乡物质、信息交流的枢纽;发展城镇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1)我国城镇化水平总体滞后。城镇化是一个极丰富的概念,并不是城镇化率越高就意味着城镇化水平越高。就一定的统计口径而言,农村人口快速地转移至城镇、或城镇数量的增长不过是从单一的数量层面刻画了城镇化的水平,没有对城镇化的质量进行考量。若把从事甚至参与城市经济活动的人口都计算在城镇人口之内,将城镇化水平的数量层面的单项指标夸大了。因此,本文比较倾向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说法,但滞后的原因是相当多的。(2)城镇化的主体为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沿海各省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因为进入城镇的农民工数量增加农民工(分子变大),如浙江、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0.7、27.9、24.7、24.4、18.6个百分点;相反的是,内地各省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因为留守农民工数量减少(分母变小),如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南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5、10.6、13.3和16.6个百分点。(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和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和促进器,二者相互促进,理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工业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推进,二者协调发展。从工业化和非农业化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业化。从各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状况来看: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全国平均>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东部地区的工业化率和非农化率都最高,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的协调性低于东北地区:同时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的现象最明显,甚至超过西部地区。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长期实行重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较少,同时,户籍等制度安排人为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所以尽管工业增加值大幅增加,工业化进程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城镇化。此外,城镇化过程也是非农化的过程,城镇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因此,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滞后于工业化,还滞后于非农业化水平。(4)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由于各地区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其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全国16个低于全国城镇化率平均水平的省(区)中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占10个、5个和1个,在16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域中,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分别有2个、1个、3个和9个,所以从不同等级城镇数量的协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5)不完全的城市化。改革开放之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47.5%,年均增长接近1个百分点。然而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的约束,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镇人口,但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镇)的各类公共服务,这种城镇化尚是一种“伪城镇化”。具体表现为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居住条件、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许多生活基本要素方面不能也不可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同时,他们在城镇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许多政治权利,所以不能真正融入城镇这种社会。因此,城市得以延长人口红利期,是建立在农村人口结构扭曲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城镇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工的发展为代价而取得的。因此,城镇化的物质消费需求使得整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基础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结语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是一个国家实现城市化的“先锋”。加速城镇化是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和协调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别的推进器。但小城镇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上,而应有质的提高和发展,包括公共事业的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引导和吸引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化与空间转移相结合。逐步归并过于分散的农村居民点,使农村居民向城镇或大居民点集中,促进小城镇升级,完善小城镇的功能设施,尤其是教育和医疗卫生,使小城镇逐渐向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向小城市、中等城市发展。

中国特殊的城镇化模式制造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在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使中国的出口雄霸国际市场,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下一步应该走正常的城镇化道路,逐步实行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工较合理共享经济成果。同时,农民工也可以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作出另一重大贡献:他们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可以成为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新巨人”。“十二五”中国要走正常的城镇化道路,让人口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增加的进程逐渐匹配,这是中国政府在后危机时展经济、推动城镇化、迈向2020年小康社会时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关键课题。

参 考 文 献

[1]杨政文.被城镇化[J].财经文摘.2010(4)

[2]简新华,何志扬,黄锟著.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M].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徐策.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哪里[N].上海证劵报.2010-11-18

[4]厉以宁.关于中国城镇化的一些问题[J].当代财经.2011(1)

[5]顾振楠.城镇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J].理论与当代.2011(1)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2010[C].北京市: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上一篇:论现代企业如何把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篇:论如何引导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