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会被囚禁在孤岛上

时间:2022-08-08 11:56:38

知识不会被囚禁在孤岛上

在高中,学生们要用三年时间学习九门左右的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会在一遍遍的重复中被学生识记,但很少有学生会去追问,这些知识有没有用。因为问与不问,一个用处是明摆着的,对考试肯定有用。

而进了大学,每个学期都是新课程,没有了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第N轮复习,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第N次模拟考试,平时的考试分数与考研、考公务员也是脱钩的,于是,一个问题就被反复追问,我们学的这些东西,有用吗?

无疑,这是一个充满“功利”的问题,有没有用的“潜台词”也许是能否有助于我找到好工作?能不能帮我找到好对象?

对于这个问题,乔布斯有个经典回答。

在2005年的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上,乔布斯讲述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当时他所就读的里德学院有全国最好的书写教育。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上,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都是美丽的手写字……所以他跑去上书写课,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书写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掌握的,他当时只是觉得那很迷人。

“我没预期过,学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十年后,当我设计第一台麦全塔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全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计算机。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麦全塔可能就不会有多重字体跟等比例间距字体了……当然,当我还在大学里时,不可能预先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连在一起,但在十年后的今天回顾,一切就显得非常清楚。”

天才如乔布斯,都无法预见到当年那些看似没用的知识多年后竟然会改变世界。

J.K·罗琳有一次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坦言,受兴趣驱动,她不顾父母反对,读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无用的“古典文学”专业,可能因为这个专业确实“无用”,尽管她大学四年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不错,但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得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但多年后,写《哈利·波特》时,她的知识积累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读社会学前,我学的是纯工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当我在芝加哥学习时,偶遇一个同专业的师弟,他随即邀请我到他的电脑维修公司去看看。大学里学的电路知识、电脑组装技术尽管多年未重温,但足以让我应付简单的问题。于是,一段时间内,我闲暇时就去他的店里帮忙。赚的小费足以满足我偶然去中国城“奢侈”一下,让我的生活品质上了一个“台阶”。

现代社会,已很难存在知识的孤岛,工作和生活也难以截然区分,学人文的也许每天要和电脑打交道,搞市场营销的也许每天要和统计学打交道,一个饭局中,可能会天文地理哲学文学无所不谈,多一点知识储备,也许就多一个朋友,多一些机会。从功利的角度,说明学习知识不应该“功利”,也许会让你想到“辩证法”,曾经死记硬背的辩证法,也是很有意思的,不是吗?

不过理解这个问题,不需要再去看马克思主义的课本,只需要读读全庸的小说。面对强敌,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法,教完第一遍,张无忌忘记一小半。低头默想后,已忘记了一大半。张三丰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招数,心里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加叫人糊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么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收剑归座。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

这也许就是学习的精髓。不在于死记硬背,也不在于一招一式。学过的、思考过的知识会潜移默化,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有些知识,比如辩证法,也许仅仅是让你读武侠小说时会心一笑,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

上一篇:民间资本投资矿业权市场的环境分析及政策建议 下一篇:单向度的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