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物流电子商务论文

时间:2022-08-08 11:33:26

铁路物流电子商务论文

1基于BPM的铁路物流全流程信息化再造

以昆明东站为例,分析铁路货运站转型为物流中心的基础功能,主要包括货运站生产作业和物流作业。生产作业主要包括:列车接车、到达作业、解体、站调、编组、出发作业、列车发车等;物流作业主要包括:货调、仓储、装卸、配送等。铁路货运站业务全景流程如图1所示。以铁路货运站业务全景流程为基础,结合昆明东站既有铁路货运站组织技术及相关流程,研究电子商务条件下的铁路货运枢纽货运作业流程,采用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BPM)和运用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技术,建立详细的电子商务过程模型,基于BPMX流程引擎平台进行信息化流程再造[4],对铁路货运枢纽进行业务流程优化、资源整合与管理集成,实现铁路货运枢纽中心站全物流业务流程管理,以及铁路业务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融合,为铁路货运枢纽中心站转型为物流中心提供基础保障。铁路物流业务全流程优化如图2所示,主要采用流程嵌套(子流程),如“站到门”子系统中除了包含配送计划、出场确认、配送在途、交付确认等基本业务,还嵌套出库子系统和装卸子系统。

2基于现代物流应用技术的铁路货运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总体技术架构铁路货运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基于Java的B/S架构,主要包括采集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用户展现层、客户端5个部分。铁路货运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3所示。(1)采集层。采集层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包括计划员、值班员、货运员的手工录入、外部表单自动抓取等。(2)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包括货区货位、现存数据、出库信息、入库信息、装卸班组信息、装卸设备信息、装卸流程信息、配送班组信息、配送车辆信息、配送流信息等,这些数据通过传感器采集传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现存储。通过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的索引、存取、修改、删除操作,依靠DBMS提供数据控制功能对数据库运行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数据正确有效,并通过DBMS提供的传输功能,实现业务逻辑层与DBMS之间的通信。(3)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主要对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物流业务,主要包含以出入库管理、货物装卸管理、配送接取管理、组织管理,以及系统管理功能等。(4)用户展现层。应用HTML,JSP,Ajax等技术实现业务逻辑层功能,这部分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界面和信息界面2类。管理信息界面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界面、手机客户端、手持设备等,对外信息界面主要包括情报板界面。(5)客户端。主要通过网络、手机、可变情报板、手持设备终端等方式交通信息。网络形式一般使用InternetExplorer或Firefox浏览器即可,货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登入界面,进行信息分析与处理物流作业数据;手持机形式主要面向货场管理人员,主要是网络形式相关内容的简化,并在手机端实现相关的信息录入和流程管理;标志形式包含标线、标志、可变情报板等,主要是在这些设备上货场出入诱导信息。

2.2系统功能结构按照铁路物流全流程,铁路货运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业务管理、货位管理、装卸管理、配送管理、组织管理、设备管理、合作企业、系统管理等功能组成,主要以货位管理、装卸管理、配送管理业务功能为主,业务管理、组织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为支持,系统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

2.3系统现代物流技术应用(1)RFID门禁应用技术。采用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进出入的智能化管理,根据货场需求制作RFID卡工作牌和车辆标识牌,作为身份识别介质,结合网络门禁系统,并可便捷地扩展为非接触一卡通系统,构建智能化的门禁系统,提高货场的安全性。根据进出人员携带RFID读取情况判断,进行一系列正常进出站场操作和相关数据库信息更新,或者给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待情况解除后恢复正常运行。智能门禁管理系统集中授权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人员通过一张已授权的非RFID卡便可完成日常的进出入,同时,记录不同工作区和场区出入信息,供门禁系统进行查询、统计管理。(2)RFID数据采集与交互技术应用。RFID是继条形码技术之后的新一代识别技术,它能够借助无障碍阅读、快速扫描、容量大、重复使用、安全性与便捷性、准确性高等方面的优势,实现物流系统中货位管理的高效化与标准化运营。该技术在铁路货运业务中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解放了货运人员的双手,降低了操作的复杂度,从而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来说,RFID技术主要通过对铁路货场货物、货位、货车等进行ID标识,应用于货区货位的到货、入库、验收、拣货、移动、出库等一系列环节中,进行货物品种、位置、数量、载体等诸多信息内容的采集和统计活动,最终通过仓库管理系统(WMS)所提供的指示进行信息效验,提高仓储货物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实现货区货位管理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其最终实现目标包括:货位货物的可视化管理,降低库存水平,降低货物在不同货运环节信息重复录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等。(3)Activiti物流业务流程可视化技术应用。Activiti是一个业务流程管理和工作流系统,采用基于Activiti的BPMX工作流引擎平台进行在线流程可视化设计,支持多个业务系统同时运行及切换处理,根据不同的用户授权允许用户进入不同的系统进行访问,而不同的业务系统开发可以基于BPMX平台上开发,也可以由其他开发框架开发再与BPMX做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不同系统间的交互及可视化管理。在流程业务上更改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流程的变更成本,以满足铁路物流不断变化的业务流程需求,对业务流程进行可视化管控,包括业务发生时间、地点、业务员、处理的表单数据等。(4)铁路物流业务全程跟踪技术。站内主要通过RFID标签与货物建立关联,同时根据货物具体业务(如装汽车、装火车、卸汽车、卸火车、对装、入库、出库、存库等)建立货态标准,通过不同业务流程对货态进行实时修改,同时显示货物站内流程明细,实现站内对物流业务的全流程实时管控。站外主要对配送的车辆跟踪管理,综合考虑车站自备汽车和委外车辆,考虑汽车整车和零担运输情况,编制不同情况下的RFID标签的使用规则,实现货物配送中的智能化识别和电子化交接,并通过GPS、GIS与通信技术GSM、GPRS/3G的集成,或者通过RFID与3G的综合应用实现对车辆实际位置、速度、运行方向等信息的获取与无线传输[5],实现调度中心的动态监控和优化,结合装卸管理、货区货位管理等系统信息,实现物联感知技术下的铁路货运枢纽物流作业的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

3铁路物流管理信息化辅助决策研究

以铁路货运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铁路物流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数据抽取、数据仓库管理系统、模型库/知识库管理系统、数据挖掘、用户界面等模块组成,以此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辅助决策能力[6]。数据仓库的数据源基于铁路系统目前的业务系统及其综合应用,主要包括:18点统计分析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货车追踪系统、货票系统、集装箱系统、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精密统计系统、调度系统、确报系统、编组站现在车管理系统等。以数据仓库系统为基础,建立以查询、多维分析、客户分析、数据挖掘等功能模块为主的铁路物流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查询功能模块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让用户随时面对数据库,获取所希望的来自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多维分析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总运量趋势图、按品类运量趋势图等,多维分析通过多维报表和三维柱图、饼图来展示;客户分析功能模块,主要是根据客户历史货运资料对客户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客户指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数据挖掘功能模块主要利用SAS的数据挖掘工具SAS/ETS对运输综合指标进行预测、聚类分析、关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及统计分析等。

4结束语

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物流企业亟需加快物流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铁路货运站物流组织的智能化,提高铁路物流中心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随着货运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客户对铁路物流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除了构建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等基础平台,铁路物流企业还应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服务便捷、安全可靠、面向客户经营管理,并能够融入社会化物流全过程的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电子商务条件下的铁路物流联盟,使铁路物流适应货运市场竞争新形势,并满足客户复杂多变的物流服务需求。

作者:牛忠海贾元华张文学张东华钟江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昆明铁路局昆明东站

上一篇:铁路货运业务电子商务论文 下一篇:微课教学下的计算机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