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心理潜能,激活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8-08 09:11:17

激发心理潜能,激活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并熟练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坚韧、灵活、有序、坚持、有效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与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学校的课堂教学更利于组织和形成一种共性的心理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心情开朗、积极进取、敢于面对困难、善于与人相处的品质,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是评价教师是否成为课堂主导者的主要评价标准。

关键词:积极性;激活课堂;心理潜能

吕叔湘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所谓“活”,无非就是激活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和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精神振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将学生的积极性延伸至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学科,由于理论学习较多,实践应用较少,致使学生不感兴趣,更难以理解。因此,能否巧妙地借助其他知识和手段,把课教活,决定着能否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笔者时常会思考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从根本上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气氛,一种和谐的状态。笔者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

1.激发学生对科目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而这种动机要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艺术来创造。

2.增强学生对科目学习的自信和参与意识。如思想政治等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学科,讲究对知识的体会和感悟。想要学好这门学科,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敢于开流沟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题材资料,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使其更多地参与课堂,从对资料的理解中提高对理论的认知。

3.主动营造愉快温馨的课堂气氛。讲求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并不利于以人为本的新形势、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教师更应该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心理学认为,自信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师生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关系,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发挥的余地。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敢思考敢表达,以使课堂效果更佳。

二、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求新、求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人的专利与共性。单调、古板的课堂只能让学生越发感觉枯燥乏味。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快节奏、丰富多彩的。

1.课堂节奏应快,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反应速度。教育心理学中讲到,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小学生更为短暂,注意力极易不集中。如果课堂活动变得呆板、节奏慢,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课堂中应抓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短暂时间,用学生能接受的不同节奏和思路组织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2.要充分使用课本上的资源和生活中的素材。真实、真诚,抒情和感人,是这些有一定主观思考和辨别能力的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案例来启发、教育学生,其中有很多名人轶事、名言警句,学生的确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发。但是,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人和事作为案例,教育效果更有效。

3.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以“新”求胜,可以使课堂丰富多彩。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多媒体。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特别是新课改以后,教材内容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大量实例,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融入公共生活。

三、巧设竞争,让活动课和巩固复习课“活”起来

心理W表明,中学生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体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因此,笔者常采取请学生总结学习内容、画“知识”树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尊心、希望受到关注、追求刺激与敢于挑战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活跃起来,从手、口、脑等方面提高学习兴致,激发思维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参考文献:

张焕庭,赵兴中.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上一篇: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法研究 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