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时间:2022-08-08 08:44:03

浅谈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衡量标准,因此如何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成果,对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计算机教学;教学效果;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rimary School Computer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Yang Tianqiang

(Henan Luoyang Education Bureau No.9 Primary School,Luoyang471002,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whether or not the measure of goal achievement teaching standards,how to us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can not avoid the issue.This paper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to improve the school's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have been useful to explore,which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goals to promote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important.

Keywords:Primary computer;Computer teaching;Teaching effect;Strategy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计算机课程,作为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新开设的课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尽最大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在这些年当中对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些经验,在此进行交流探讨。

一、教师备课充分是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要求教师充分钻研教材,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遵循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分析学生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由“学会”、“会学”最终到“乐学”。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因而在备课中,需要教师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依此来设计问题情境,才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其次,选择合适的练习。计算机课程强调实践性。因此,我们的课程练习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启发性。要针对计算机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巩固知识,掌握知识。

再次,善于在备课中挖掘教材的重点。只有把握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二要我们教师收集大量的趣味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游戏、实践操作等,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兴奋状态。

二、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

(一)要充分运用实践操作来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从实践经验来看,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只上机不讲解的教学不能保证学生参与上机的时间和上机的质量。但是只读书不上机同样难以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从小学教学实践来看,一般情况下一节课最多以1/3的时间用来讲解,2/3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为宜。只懂理论,不会操作,那只是纸上谈兵。学习计算机关键还是让学生掌握技能!实践是运用计算机及应用软件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方法。教师通过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启动创造性思维,使计算机教学形象、生动、快乐。

(二)注意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与计算机有关的事例,并把这些事例科学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更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生产中涉及到计算机的事例有很多,只要留心去观察、去积累,便能得到许多有利于教学的事例。比如在介绍文件名时,许多学生不明白文件名为什么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我想了一个比喻:“文件的名称就如我们人名,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的。因此,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自然科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特别是上机操作和学生自主练习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计算机操作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

首先,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讲Windows操作基础时,讲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1.进入到指定位置;2.文件―新建―文件夹;3.转换输入法;4.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重命名;5.输入文件夹的名字;6.确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一步一步地演示后,学生进行实践练习,通过这种观察与实践并举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更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其次,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进行常规训练。在指导学生阅读上机操作内容后,从而形成“从理论学习、观察演示,到解实践操作”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指导学生勤于观察,培养观察能力;最后是督促学生勤于动手,规范操作,掌握计算机常规上机知识,熟悉常见操作方法。

最后,通过设计上机操作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有目的布置几个上机操作难度不大的习题,并对学生的上机操作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较简单的操作实践,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所有潜能和创造力都充分地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从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实际出发,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浅析制药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 下一篇:关于CodeWarrior Processor Expert的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