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病耻感”,认识心理病

时间:2022-08-08 07:48:59

消除“病耻感”,认识心理病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罹患精神疾病?

《科学生活》:肖主任,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在2012年底已接近2亿,上海更是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除了某些老年人罹患的精神疾病之外,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老年的认知性损害,此外老年性的抑郁状态、老年性的焦虑状态、老年性睡眠障碍等等,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希望肖主任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肖世富:好的。说是“心理”问题,实际上都是大脑的问题,是精神问题。

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人老了,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衰老,心脏、骨骼以及各种器官的功能都会下降。大脑作为我们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调节心、肝、肾等各种器官功能的神经中枢,同样会衰老,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精神问题。老年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原因或者危险因素。

首先是社会心理因素,也可统称为外因。人的衰老也表现为大脑功能的衰退,容易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老年人确实也有一些不同于青年人或中年人的特殊因素,比如他们面临退休后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的较大变化,社会交往急剧减少,社会经济地位也有落差。而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因为夫妻两人不可能同时离世,或迟或早要面对丧偶的问题。还有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解体,出现了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等等特殊情况。有些老人还面临人际关系的变化,过去原有的人际关系减少,需要处理某些新的家庭人际关系,比如儿女结婚了,就面临婆媳关系或翁婿关系等等。若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家庭矛盾。上面这些问题和矛盾,往往促使老人产生某些负面情绪,比如独居老人的寂寞感、孤独感,甚至造成焦虑、抑郁等,以及对疾病的担忧。

其次,老年人由于衰老,免疫力下降,容易罹患各种躯体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病,对他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因为这些病都是慢性病,长期伴随老人,还有各种各样严重的身体症状,就会影响生活质量,造成心理痛苦,特别若罹患癌症等,本身就是对老人的重大心理打击。

第三,老年人大脑的实质病变,容易出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大脑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痴呆病(VD),我们医生所称的这三“D”都是常见的大脑疾患。相对少见的老年人大脑疾病则有:跌倒等造成脑外伤引起的疾病;外来物质造成的损害症状,如长期大量饮酒的情况下损害大脑而造成慢性酒精中毒,以及煤气中毒引起的后遗症等。另外还有由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大脑病变,比如经由性传播的梅毒、艾滋病在躯体上毒性发作会有二三十年的潜伏期,可能引起神经疾病以及脑病,常见的是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以及艾滋病痴呆等。而在此之前可能先出现心理、精神方面的症候群,比如失眠、焦虑和记忆力减退等。

特别应当指出,痴呆类的疾病,随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每增加5岁,发病率增加一倍以上。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来表述:

北京、上海等地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罹患痴呆病的比率也相当高。

还有一些药物的摄入也会引起老年人的大脑病变,比如激素、镇静催眠药、某些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以及某些抗肿瘤药物,都会使老年人发生心理行为的改变,甚至诱发心理障碍。

老年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表现

《科学生活》:肖主任,刚才您系统介绍了老年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产生的原因,有些属于客观规律不可抗拒,比如老年人本身器官包括大脑的衰老,罹患慢性病等,有些则需要老年人本身或其家属以及社会各方努力加以改善。那么,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有哪些表现呢?

肖世富: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

首先是有某些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症状。可以说每个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症状,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正常,比如有点失眠,有点焦虑,有点担忧,甚至偶尔会有点幻觉等,这些我们叫做轻度的非精神病因的精神症状,但这是老年人自己能认识到和体会到,多数情况下也愿意去接受治疗。另一种就是精神病因的症状,比如幻觉、精神行为的明显紊乱等,而且此类情况下患者还认识不到,缺乏自制力,不愿意去接受治疗,甚至否认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但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还不会影响当事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生活质量。

第二是亚临床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有一种精神方面的症状或多种症状的组合,而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时间比较短,可能两三天就过去了,还未达到疾病的程度。比如,有的人总觉得记忆力减退较快,但还不会严重影响工作;有几天失眠或焦虑,过后就好转了。但是,记忆力的问题继续发展,也许就变成痴呆,而帕金森病的前兆就是失眠或焦虑,后面才会发展到手抖。其实,这段时间很关键,需要早诊断,早治疗,以便减缓或推迟疾病的发展。比如痴呆的前期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老年人自己和他的家属都能感觉到,但基本生活能力没有问题,能正常生活,如果早干预,会比较有效。

最后进入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状态,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有充分的各种症状表现,二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三有一定的严重程度,其判断标准就是对患者的学习、生活有明显的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满足了这三条,还要进行各种检查,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才能最后鉴别、确诊罹患何种精神疾病。现在的医院已经可以作各种检查,科学家们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都可以找到物质的原因,包括分子或基因水平的原因。

消除心理疾病的“病耻感”

《科学生活》:如果已经被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当然应当依医嘱进行治疗,而不能讳疾忌医。我要问肖医生的是,那么老年人及其家属应当怎样预防或延缓他们各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发生呢?

肖世富:这个话题很重要,但我只能总体上说一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首先,当然是针对上面所说老年人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对那些危险因素和外界因素加以防范或避免。

其次,如上面所说,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许多是与躯体的慢性病相关联的,所以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很重要,这样罹患心理疾病或痴呆的几率会

降低。

第三,自觉增强心理素质,增强对心理疾病的抵抗能力。如何增强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消除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现在人们谈及自己患有躯体疾病,包括癌症,都比较自如,不会不好意思。比如某人得了心脏病,甚而觉得是富贵病,潜意识中或会有点自豪感。唯独精神疾病,老年人特别怕提及,比如痴呆,往往闭口不谈。也许这个病名也有点问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颠”、“狂”、“痴”、“呆”都是贬义词。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往往体现出对这类病的偏见,以至于我们整个社会可能都未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其实人一生罹患什么病,是躯体疾病还是精神疾病,固然与生活方式有点关系,但毕竟是随机的,谁也难以预料。实际上,从现代医学上说,虽然精神疾病不可能完全治愈,但是比起治疗感染性疾病,治疗精神病有效的比率更高。我们要认识到,现代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那些简单的疾病,比如感染性疾病,能够被治愈(当然恐怕还限于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的疾病仍然有待攻克)。现在的疾病大都是慢性、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很多,恐怕大多难以达到病人“疾病断根”的要求,还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况且这类病往往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很难谈得上可以有效预防。同时,年龄也是关键因素,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可能高发年龄为五六十岁,而精神疾病的高发病年龄在六七十岁,这恐怕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受到人体的精密保护,不容易受损,往往到高龄时才发生衰老。然而,根据研究,这类病虽然出现症状较晚,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多在60岁以上,其实在二三十年前大脑就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已经被科学家在活体大脑里观察到了。所以这类精神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同类的疾病,比如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但此时冠状动脉的狭窄已经很严重了,而这一病态其实也在二三十年前就已酿成病根,只不过人们并无感觉而已。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精神疾病的多病因、易复发等等特点。

还要认识到精神疾病病程的长期性。比如痴呆类疾病,发生轻度认知损害的时间可以长达十年,发展到痴呆又是十年,加起来就是二十年的漫长时段。到了痴呆期,家人或社会的负担很重,患者不但丧失自身劳动或工作能力,还需要专人护理。而且一旦罹患精神疾病,不但本人痛苦,家属亲人在照料的同时也引发心理痛苦,所以也是一种社会问题。再加上患者可能走失,甚至肇事或者自杀,造成很高的社会负担。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比率要比青少年高得多,但由于这一群体比较弱势,社会关注度小,不像某位青少年或高级白领跳楼,大家都很震惊,老年人自杀也许根本就不会报道。实际上,中国老年人的自杀率要比青少年高至少一倍,据统计,后者的自杀率为十万分之22,前者则达到十万分之46,在世界上排第四,日本排第一,而且我国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率要高于城市。

发生某些心理疾病征兆怎么办?

《科学生活》:您讲得太好了!特别是如何正确认识“人老病来磨”的各种疾病,消除精神疾病的“病耻感”非常重要。那么一旦老年人如您所说,发生心理障碍的一些临床症状,经医生诊断需要早期干预,应当在哪些方面引起注意呢?

肖世富:一旦发生你所说的情况,应当尽早求助于专业医生。我们现在可能存在一种误区,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比较多,但真正到了形成疾病的阶段,还是应当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如果只是某种心理问题,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但如果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仅仅进行心理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某些重型精神病患者,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仍然迷信心理治疗,就可能错过病情控制的最佳时机。比如有些抑郁症病人,多次自杀未遂,就从反面证明患者并未得到正规的药物治疗,因为针对抑郁症的药物效果其实相当好。

当然,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那些有潜在的心理疾病的患者也是有效的。可以进行某些比较舒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瑜伽等等;多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多与他人交谈,释放心理压力;多参加娱乐活动等。也就是多参加使人高兴的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有人喜欢听音乐,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打麻将,都促使心身愉快。我特别要提到老年人喜欢的麻将活动,虽然它是娱乐活动,但又是大脑思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增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过程。只要坚持适时、适量和适度,避免过分的紧张和疲劳,对大脑有益,对痴呆类疾病患者是有保护作用的。事实上,我们治疗痴呆类疾病的干预手段之一就是对他们进行认知训练、记忆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打牌打麻将其实就是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当然,如果打牌入迷,不吃饭不睡觉,因为输赢而精神紧张,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还提倡老年人适量饮酒,对大脑可能有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但同样要坚持适量、适度。一般认为要注意选择酒的种类,红酒、黄酒比较合适,不推荐烈性酒,因为前者含有某种抗氧化剂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活血化瘀的效用。但并非刻意要去饮酒,可以根据每个人原有的生活习惯来调节。至于饮食营养的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是众所周知的,就不需要我们多加强调了。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一般来说文化程度不高,比较保守,除了“病耻感”较强之外,对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也缺乏正确认识。他们认为,治疗焦虑、抑郁或改善认知能力的药物都会损害大脑功能,特别是怕服用镇静催眠药,其实这绝对是一种误解。这些药物都经过严格、科学的验证,一般来说,平均每种药物的实验验证要经过十年时间,花费数十亿美元才能付诸临床实验,如果损害脑细胞是绝对不可能用于人体的。但凡是有效的药物总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副作用。早期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确实有较大的副作用,因为主要以抑制为主,服用后会有痴呆的表现,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了。

老年人容易陷入的另一种误区是,他们发生了心理障碍后往往多次往返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等求医,做种种检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总希望找出某种躯体疾病,却十分顽固地拒绝承认自己罹患的是心理或精神疾病。然而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精神疾病总会在躯体上有所表现,比如焦虑症、抑郁症会有许许多多躯体上的表现。但与真正的躯体疾病不同的是,它们没有规律,有心慌、胸闷、心悸、手脚发麻等,有各种外周神经方面的紊乱表现。一会儿心慌,老年人以为是心脏病,一会儿又气喘,他们以为是肺部疾病,一会儿脚发麻,他们以为是坐骨神经或神经系统的毛病,于是到处去检查,反正是“疑”此病“疑”那病,西医无法诊断,他们又去看中医进行调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家属的观察和社会的帮助很重要

《科学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家属,特别是当父母或祖父母年事已高时,应当怎样在他们就医的决策方面发挥正确的作用呢?

肖世富:我们看到较多的情况是,子女等以尊重老人意愿为由,对老人就医不加干预,只是被动地陪着他们到处寻医问药。其实这样做,可能是害了老人。

首先我们要观察老年人的性格脾气是否有变化,是否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睡眠是否比以前差,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是否发生变化,说话是否过分重复,反复说一件事,记忆能力是否下降,经常丢三落四等等。我前几天在电视台新闻透视节目中看到,本市某区有一位独居老太,看上去衣着还比较整齐,但最近两年人们发现她一反常态,非常不讲卫生,吃的东西放了一房间,吃饭的碗也不洗,房间里异味甚至外溢,邻居想帮她收拾,她坚决不答应。最近还喜欢收集各种垃圾,把房间几乎堆满了。居委会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她在苏州的女儿反映这种情况,但女儿说曾经常劝她,要为她请保姆或钟点工,但她坚决不要。老人的行为模式和情感模式都变了,甚至对家人的亲情也慢慢淡薄,对周围的邻居也不像过去那样热情。这就显示那位老太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就是说,我们需要观察和注意老年人言谈举止的变化,必要时应当加以干预。

第二,从社会和医疗单位来说,应当普及心理疾病方面的知识,说服老年人定期做心理体检,实际上是进行认知和记忆方面的心理测验。当然也要注意,要避免说做精神疾病的检查,否则许多老年人根本不会来。我们建议社区卫生中心定期为老年人做检查,建立心理档案,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载入记忆能力和心理障碍表现的情况,比如有无失眠和异常的精神行为等,记忆能力的得分是否逐年迅速下降等等,其实利用某些简单的工具就能测试和确认。这样就能及早发现老年人的精神异常,及时加以干预,使他们不致于迅速坠入精神疾病的深渊。

上一篇:“心灵感冒”也能治愈 下一篇: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