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教育活动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

时间:2022-08-08 05:33:12

让法治教育活动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

2006以来,吉林市昌邑区检察院既坚持以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又在检察工作中认真践行“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使教育活动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了“四个统一”。

从依法治国理念出发,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维护法律尊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一方面坚持严打方针,与公安、审判机关密切配合,集中力量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多发财等严重刑事犯罪。一年多来,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552件749人,经审查批准逮捕495件661人;共受理移送审查案件743件1103人,经审查提起公诉679件1008人。另一方面,对轻微犯罪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当宽从宽,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一年多来,对初犯、偶犯、过失犯等,不批准逮捕57件88人,不49件59人,有效减少了社会对抗,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从执法为民理念出发,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统一。一是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等商业贿赂犯罪,加大打击力度。一年多来,共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60件60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其中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5件45人,其中大要案41件,占91%,2006年在基层院中查办案件数量居全省第一,居全国第五;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5件15人,其中大要案11件,占73%,2006年在基层院中查办案件数量居全省第一。二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全面加强了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和民事行政监督,查办了一批徇私枉法等司法人员犯罪案件。三是不断强化对人民群众基本人权的司法保护。认真开展了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犯罪专项行动,切实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切实尊重群众的合理诉求。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涉检上访等专项治理工作,妥善处理各类案件112件,做到案结事了,实现了去省进京涉检零上访,使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的理念得到了贯彻和落实。

从服务大局的理念出发,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实现惩处经济犯罪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统一。一是打击破坏改革和发展的经济犯罪,积极整顿和规范区域市场经济秩序。二是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促进现代市场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强化服务的具体措施。出台了《依法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规定》、《办理涉税案件管理办法》等。积极参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制定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规定》、《办理涉农案件管理办法》,使检察职能在服务大局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坚持党的领导理念出发,深化检察改革,实现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与提高监督能力的统一。一是完善执法责任体系,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软环境建设、业务工作“一岗三责”,健全了执法中查封扣压物款制度,严格备案登记,由监察部门考核,解决了过去在这一环节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健全执法质量和效率考评体系建设,制定了《办案质量管理办法》。三是探索执法监督体系,制定了《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信来访工作制度》,不断深化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四是继续深化检务公开,实行涉检公开听证制度,设立检务公开大厅和网上举报、电话举报等系统,方便了群众监督,得到了地方党委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一年多来,通过深入贯彻法治理念,有力推动了检察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7项业务工作均被市院评为优秀,反贪、渎检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全院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检察官”张继臣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上一篇:通化市召开人大宣传工作表彰会等 下一篇:英国议会对法院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