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浅析

时间:2022-08-08 05:05:36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深度报道可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由于中国电视业起步较晚,报纸深度报道并不如西方那样,是媒介竞争的产物,这是“先天不足”,而当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异军突起之后,报业深度报道便有些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此乃“后天失调”。那么今日面临“内忧外患”的中国报业深度报道怎样才能扬长避短,立于不败之地?

一、强化品牌意识,组建名牌栏目,培养名记者

品牌是一种积累效应,名牌栏目可以培养一批稳定的读者群,可以培养、提升读者的忠诚度,从而提高报纸的发行量,使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达到最优化。

当然,深度报道不仅需要名栏目,更需要名记者。名记者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凭借他们的影响力,很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名栏目”需要“名记者”,如果没有“名记者”,那么栏目就会缺乏个性,而“名栏目”一旦形成又会培养、造就出一批“名记者”,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名记者”的产生不光需要记者的自我奋斗和较高的自身素质,而且需要媒体内部合理的人才机制。

二、强化新闻版面视觉效果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的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和强调平面媒体记者写视觉新闻、立体新闻和现场新闻,目的在于通过描绘画面、勾勒形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新闻版面视觉化这一观点对深度报道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深度报道大多篇幅较长,版面空间较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显得黑乎乎一大片,读者有阅读障碍。因此,如果能在写作时注意“视觉语言”的运用,在编辑时注意图片、漫画、小标题的使用,排版时增加版面的留白,让文字在版面上“透气”,就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许多报纸已经意识到了“视觉”问题,《东方早报》《华商报》等媒体设置了视觉部,目的在于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微观视觉切入,贴近百姓生活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大的时政报道,开始走向微观。舆论监督为主的调查性报道,以追踪微观事件的来龙去脉为主,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和调查,揭示事件的原因和真相,以达到干预和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实现舆论监督。

广西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学者肖泳把“注重宏观、综合、视野开阔,从政治、经济、社会学等综合角度纵论改革”的深度报道称为“冷”报道;把“报道题材具体、角度相对较小,从具体报道对象的历史、从对人的关注角度人手反映现实”的深度报道称为“热”报道。

他认为:“冷”报道以材料翔实、逻辑严密、富于雄辩力见长,对读者而言,报道本身的长篇大论和哲人般严肃的面孔令人难以产生亲切感;而“热”报道注重在细节上体现人的个性、情感,具有感性、有趣的特征,对读者有一种亲和力。

这种从微观视角切入,通过记者的调查研究,揭示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反映较为深广的社会现实的报道更符合社会大众的接受心理。

因此,深度报道要做到“深而不涩”,要以形象感人,即要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要有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情节,尽量做到情理交融。这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加强选题的策划与组织

优秀的新闻报道必定是以周密的策划和组织为依托的。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能更好地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近一段时期,国内许多媒体都增加了深度报道的数量,从《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到《南方周末》,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深度报道,可是给人印象较深的不多。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有些不具备深度报道意义的题材也被盲目放大,填充在版面上,有些值得探讨的话题和新闻现象却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因此有人说,比写作更重要的是采访,比采访更重要的是选题。哪些选题适合深度报道,哪些选题不适合深度报道,需要科学、理性地判断。

深度报道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其他报道形式相比,更需要科学、独创的策划与组织。因为深度报道一般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而且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方式居多。因而它更需要报社上下统一思想、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充分利用信息、资金、人力资源,以达到报道效果的最佳化。

在新闻实践中,有的报社实行“采编分家”制,一个记者花费一周时间采写的稿件到了编辑那儿也许几个小时便处理完毕,编采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导致最终见报的稿件新闻性和可读性大打折扣。所以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后期制作队伍也是保证深度报道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晚报社)

上一篇:因地制宜 协调发展 下一篇: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的策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