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移民时代三峡移民的生活融入与文化认同

时间:2022-08-08 04:43:52

论后移民时代三峡移民的生活融入与文化认同

摘 要:距三峡移民工程开展已过去十年,各安置地区已进入种种社会问题凸现的后移民时代,要促进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合,包括生活融入和文化认同。基于这个视角,揭示了移民当前在安置地区的工作适应、生活融入以及文化认同状态,并对移民初级社会关系被破坏之后,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分析,最终针对移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后移民时代;三峡移民;生活融入;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21-02

外迁工程移民属于非自愿性移民,与自愿性移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被迫迁移性,导致非自愿移民在缺乏理性认同的准备下,生产结构、生活结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居住环境的改变,更是伴随与原有社会角色相关联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社会地位、社会阶层的改变,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给非自愿性移民们带来社会适应的壁垒。探究三峡外迁移民在迁入全新生活地区后生活融入与文化认同状况,以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对解决三峡工程的后续移民安置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 生活融入:基本适应,困难犹在

谋生手段――农民变为工人。迁徙前,移民从事农业的比重较大,而迁徙后,大量移民变为工人,以经商为手段谋生的移民比例也有所增加。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转而进入工厂是移民谋生手段转变的最显著特征。职业结构的改变引起了收入的变化。多数移民迁徙后的收入高于过去或是与过去基本持平。

工作适应――速度快、方法多、渠道窄。职业的转变必然带来新工作的适应问题。移民对新工作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移民收入,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这对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移民对当前工作的适应情况大体令人满意,移民多抱有“不求富贵,但求温饱”的心理,适应新工作速度较快。适应方式渠道狭窄,与当地人缺乏交流,以自力更生为主。

生活适应――大致满意,仍有无奈。总体上,生产资料适应程度较好。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部分生产资料不能达到移民原有水平。移民对生活必需用品的供应整体满意度较高。总体来看,三峡移民的总的适应性是正常的。移民的年龄因素与文化程度因素在自然、人际、生活习俗和劳动方式等整个社会适应性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主效应,且均表现为年轻的移民和文化程度高的移民的社会适应性水平要好于年龄较大和文化程度偏低的移民的社会适应性水平。年轻的移民比年长的移民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和易变性,文化程度高的移民比文化程度低的移民更具有灵活性与顺应能力。 2 文化认同:和而不同,时有摩擦

文化始终是影响移民社会融合十分活跃的因素。移民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不仅能将迁出地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安置地,也必然要吸收安置地的优秀文化,进行文化的自我适应,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移民要实现与安置地的社会融合,一般要经历搬迁安置、适应和完全同化三个阶段。融入与社会角色转换是三峡移民社会融合的基础。实现三峡移民的社会融合是三峡工程移民的高层次目标,是开发性移民和可持续发展移民目标的最终体现。

首先是社会融合状态。移民外迁的动因是可以得到较高补偿,获得眼前利益,进行较为有利的环境转换,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地农民接收外迁移民的动因是可以得到实际利益,拉动经济增长,产生后续效应。实质都是谋求经济上的利益,经济利益是移民外迁和接收移民的最有力杠杆,也是影响移民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若实施搬迁的结果难以实现其期望值,加上移民故土难离,从亲从众心态较重,一旦与安置地发生利益冲突,就会引发其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并形成连锁反应。表现为:

巨大的心理落差。移民因为国家的发展需要被迫远离自己熟悉的土地、村落,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全新环境,难免产生落差。三峡移民工程规模巨大,牵扯人员数量庞大。国家调拨大量资金进行补偿,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难以做到很好的平衡,无法满足每个移民的心理需求。迁徙后,移民会将收益补偿方面存在的心理落差转移到当地,成为社会融合的障碍。迁移前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环境抱有较高期望,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与标准安排生活,但迁移后很多人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难免会失落和迷惘。移民对于同当地人的交流抱有较高期望,实际情况却存在情感交流落差。移民接受国家补助后,更多的需要自力更生改善生活,然而许多障碍使移民很难尽快致富。同时,移民的心理很敏感,时时怕吃亏,遇到困难总习惯性的怀疑是被当地人欺负。

模糊的角色定位。社会角色转换是否成功是衡量移民对安置地的认可和个体再社会化程度的标志,是移民与当地社会融合的基础。由于三峡移民的特殊性,部分移民会自觉不自觉将自己与当地居民区别开来,人为的拉大与当地居民的距离。移民的特殊优惠政策对当地居民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失去了一定的亲和力。移民虽然已在安置地生活多年,但对于自身角色仍没有清晰的认识。过去长时间的家乡生活对移民的影响根深蒂固,移民不能很快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身份,即使在一切法律待遇上都与当地人相同,甚至有许多优惠,这使移民长期不能很好的与当地人沟通。由于背井离乡,破坏了移民原有的心理依靠,使得移民有一种不安全感,对当地人自然的抱有一种提防心理,很难融合在当地人之中。当地人在心理上也不容易接受移民的本地人身份。

其次是风俗习惯认同状态。风俗习惯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也是衡量文化差异的重要指标。 “官话”与“乡音”。移民多来自川鄂渝,操西南官话,跟普通话相近。安置地却有着与普通话有明显差异的各种方言,移民对当地方言的适应进展缓慢。语言适应是文化适应中最艰难的一个过程,方言也成为移民与当地人交流、融入当地生活的最主要障碍。语言差异不可小觑,它形如一条鸿沟将本地人和外地人分开,如同醒目的标签标示着移民“异乡人”的身份,不利于群体间的交往和磨合。

“家族”与“个体”。一是家庭规模和劳动力结构的差异。安置地当地居民家庭结构普遍是主干家庭结构,可参与劳作的劳动力较多。移民由于被分散了宗族关系,搬迁到了各地,基本上是以核心家庭为主的。由于核心家庭所带来的族群内部的帮扶性大大弱于主干家庭,所受到的良性影响和制约也弱于主干家庭。二是社会关系网的差异。社会关系网的密集程度表明个体成员受重视程度。当地居民在数量上仍然占有绝对多数,原有的社会关系网并没有大的变化,自身的社会角色也没有变化,身心易维持平衡。但对于移民来说,原有的社会关系网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网尚未建立,导致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虚化。

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文化养育了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年节庆祝、婚庆丧葬等,各地有不同的方式,而且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固化了的风俗习惯,很难在迁入的短短几年内发生改变。这种矛盾分歧在移民和当地人之间经常发生。非自愿性移民的心态复杂多变,其心理调适相对较长。因此,在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交流及利益、文化冲突中,移民表现出来的抵抗、反叛情绪往往很强,任何强制性的融合与歧视性的排斥均会遭到强烈的反抗。

3 生活融入与文化认同的社会障碍

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据基础和支配地位。对于跨省远迁的三峡农村移民来说,搬迁最大限度地改变了移民的这种地缘关系,将移民家庭与原有的土地和地缘关系彻底地分离开来,生生地将其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

初级社会关系的解体。中央“大集中、小分散”的安置政策使移民亲人聚居的情况很少,同村人迁徙后仍能住在附近的情况较多。分散安置使当地移民的初级社会关系遭到破坏,特别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聚居情况少见,使得移民与最可信赖的关系人群发生分割,降低了移民心理寄托感和安全感,也必然引起移民社会关系基本结构的转变和应用社会关系方式、途径的变化。

社会支持网络的局限。社会支持网络是移民从社会关系中获取资源的网络关系。移民在初级社会关系尤其是亲属社会关系遭受破坏后,多将寻求帮助的对象转到当地政府,对政府的信任是他们最主要的寄托,干部成为移民寻求帮助最主要的渠道。同时,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不想请求帮助,也无从请求帮助。加上移民唯恐上当受骗的心理,形成了移民对当地干部的强烈依赖。

三峡工程区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是一种双向的适应过程,无论是对于迁出地移民,还是对于迁入地居民来说,都需要打破原有社会关系网络,接受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对于移民来讲,完全变迁的社区环境造成原有社会关系的近乎断裂,而新的社会关系又因为地域的变迁而人为的强制性疏远。对于安置区的原居住人民来讲,也需要适应由被安置移民所带来的全新社会关系。综上所述,便可引发下述问题:移民始终没办法形成对安置区的认同,无论安置区的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始终觉得原居住地好;移民遇到困难向政府提出帮助请求时,如果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不会向当地人请求援助,而仍然求助于在迁入地居住时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这说明了继续社会化的困难或者预示着失败;在社区整体迁出并整体迁入另一社会环境的情况下,生成强烈的“我群体”及“他群体”意识,产生所谓“孤岛效应”。 4 相关政策建议

完善政府管理。首先要扩大移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建立有效的移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充分听取移民意见,增强其主人翁意识,防止其游离于集体之外;让移民参与移民管理工作,注意移民的公共事务参与诉求,保障其公共事务参与权力;增加移民政策、移民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机制;加强民主监督,防止移民工作中的营私舞弊及腐败行为的发生。其次要提升移民人力资本素质。政府应组织移民所在单位,对移民进行培训,提升其岗位竞争力;注重专业技术教育,委托社会技能教育机构对移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其技能素质。再次要时刻关注移民诉求。安置地政府部门要及时调整考量范围,正确评估移民生活状态;重视对移民心理的考察和引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提高移民社会融合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密切政府与移民的联系,建立政府与移民群众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移民通过信息交换平台了解移民政策、向政府表达意愿,各级政府也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及时了解移民思想动态。其次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促使其转换身份,移民应主动转化自我角色定位,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再次要尊重移民风俗习惯,保障移民文化生活。要充分尊重移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习俗,保护和营造当地的文化特色,给移民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促使移民融入当地文化生活,建成和而不同、和谐有序的安置地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社会融合的积极性。首先要加深当地居民对三峡移民的了解,安置地居民应主动学习移民的相关政策,增加与移民和政府的对话可能性。其次要培养长远眼光,努力配合移民工作,安置地的当地居民要看到三峡工程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利益。国家给予了安置地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帮助其发展经济,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也有巨大的长远利益。当地居民要充分了解,减少对移民不必要的误会和敌对情绪。再次要加强与移民交流,加快融合速度,避免出现“文化孤岛”。在生活和劳动中多使用普通话,尽量不要使用方言;增加与移民的接触,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促进情感交流;在生产上多照顾移民,教给他们当地生产经验,增进彼此感情,互惠互利,共同致富,走“双赢”道路。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风笑天,王小璐.我国三峡移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04,(1).

[3]刘震,雷洪.三峡移民在社会适应性中的社会心态[J].人口研究,1999,(3).

上一篇:论商务英语口译教学 下一篇:论旅游英语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