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08 01:49:26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3)04-0044-01

作者简介:唐仁晓,男,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方向为中医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疗程为四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通心络胶囊;临床疗效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以气虚血瘀症较为常见,笔者采用通心络胶囊对门诊及住院的72例气虚血瘀症患者(恢复期)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

1.1一般资料: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5~74岁,平均(63.2±3.2)岁;病程2~6周,平均(3.5±0.6)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30分,平均(26.35±3.24)分;中医症候积分8~39分,平均(21.54±7.23)分。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62.4±4.1)岁;病程26~周,平均(3.6±0.7)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30分,平均(23.81±6.56)分;中医症候积分8~39分,平均(22.45±5.12)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入组标准:经临床及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诊断标准为《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型〔诊断标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年龄55~75岁;发病2~6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30分;中医症候积分8~39分。

2方法

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40㎎/次,3次/d。两组连续服药,疗程均为4周。

2.2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

2.3疗效标准: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评定疗效。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91%~10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减分率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0~17%,按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评定疗效。基本恢复: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81%;显著进步:中医症候积分56%~80%;进步:中医症候积分36%~55%;稍进步:中医症候积分36~35%无变化:中医症候积分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

(1)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2。

4讨论

缺血性中风中风恢复期的中医辩证分型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原则。通心络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学说研制而成,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和冰片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通络、活血通络、解痉通络、逐瘀通络等功效。本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研究结果证实了通心络胶囊的中医治疗机制。

上一篇:理论K值和酶校准品K值测定酶活性比较 下一篇:抗感颗粒佐治108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