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管理应用

时间:2022-08-08 01:40:09

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管理应用

【摘要】在建筑物中墙体是主要的热交换载体,因此作好墙体的保温隔热在外维护结构以及建筑节能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墙体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其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的节能墙体保温体系,并介绍了节能墙体保温的主要施工工艺要点,并针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阐述。

【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1 建筑外墙保温概述

外墙面作为建筑物的外表层,需经受一切外界气候影响,如热、冷、冰冻、雪、雹、雨和风等,水、温度变化、环境污染交替地持续不断地作用于外墙面,使之产生裂缝、霉菌,建筑物受到损坏,居住者的身体受到影响,相对于昂贵的建筑物维护费用,外墙外保温体系的价值远远高于其自身成本,它把建筑物外表保护起来,在满足建筑保温性能的同时,大大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膨胀泡沫板、岩棉板(条)、木棉、泡沫玻璃等。通过计算墙体或整个建筑物的K值,可以计算出热量损失,并通过分析后采取一定的节能措施。越是轻的材料热存储性越小;例如保温材料与一些轻质的墙体材料,越是重的材料热存储性越大,如砖、石、混凝土等承重墙体材料。

2 建筑外墙保温墙体的组成分析

2.1 保温层

应采用热阻值高,即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05W/mK。根据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厚度、保温材料的吸湿率要低、粘结性能要好、收缩率小并且在控制其尺寸变动时产生的应力要小。一般有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挤塑型聚苯乙烯(XPS)板、岩棉板以及超轻保温浆料等。

2.2 保温板的固定

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将保温板粘结或者钉固在基底上,有的为两者结合,以粘结为主,或者以钉固为主。

2.3 面层

保温层的表面覆盖层有不同的做法,薄面层的一般为聚合物水泥胶浆抹面,厚面层侧仍采用普通水泥砂浆抹面。有的则用在龙骨上吊挂薄板覆盖。

2.4 辅助材料

在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在接缝处、边角部,还要使用一些零配件与辅助材料,如墙角、端头、角部使用的边角配件和螺栓、销钉等,以及密封膏如丁基橡胶、硅膏等,根据各个体系的不同做法选用。

3 建筑外墙保温主要施工技术及管理策略

3.1 主要施工技术

3.1.1 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质量要求,验收规范及安全措施。了解建筑设计要求及有关情况。如粘贴保温层的墙体基层表面是否需要清理、铲除或修补,门窗洞口周边及檐口构造,变形缝位置,外侧水管及其他管线是否需要挪动等。

3.1.2 主要施工技术

(1)基层

墙面基层应平整、坚实、清洁,不得有油污或空鼓现象。平整度用2m循规蹈矩靠尺检查,应≤5mm。

外墙上如有安设的落水管,应先挪开移至适当位置。垃圾箱、管道口和窗台板及其他埋设构件均应事先安设妥当。在施工前一天应对基层浇水湿润。

(2)界面层

当外墙为砌体基层时,可不用界面层。当外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板材基层时,应用界面剂作界面层。

(3)保温层

保温隔热板的粘结,宜从墙面顶部或底部开始,用粘结砂浆直接依次粘贴,并结合图纸设置好变形缝。可先从下面砌一行保温板作为标准行。上下板材之间要互相靠紧、错缝粘贴。砂浆应搅拌均匀,涂抹在保温隔热板底面上。粘贴时必须保证粘结牢固,无空鼓,表面平整。保温隔热板可根据现场需要任意切割、打孔,较大缝隙处可用复合酸盐材料填充,避免产生冷热桥。

(4)抗裂层

应事先按楼层间尺寸将玻纤网格布裁好,以备后用。抗裂砂浆层一般分两遍完成,第一遍厚度约3mm-4mm,随即竖向铺贴玻纤网格布,并将玻纤网格布压入抗裂砂浆中,搭接宽度应更50mm,先压入一侧,抹抗裂砂浆,再压入另一侧,抹抗裂砂浆,严禁干搭。玻纤网格布铺贴要平整无褶皱、断裂、绷网等现象,饱满度应达到10%,随即抹第二遍找平抗裂砂浆,抹平压实。建筑物首层应铺贴双层玻纤网格布,第一层应铺贴加强型玻纤网格布,铺贴方法与前述方法相同,但应注意铺贴加强型玻纤网格布时宜对接。随即铺贴第二层玻纤网格布,两层网格布之间抗裂砂浆饱满,严禁干贴。抗裂砂浆应抹平,压实,不得有漏网、麻面、空鼓等现象。

(5)保护层

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已粘结构的保温板表面状况、变形缝嵌条及抗裂砂浆与网格布的准备情况。

保护层施工。在保温隔热板表面抹抗裂砂浆,厚度约为2-3mm,随即敷压抗碱网格布,再用约1-2mm抗裂砂浆抹压在网格布上。网格布之间应互相搭接,搭接宽度为50-60mm。网格布应粘贴平顺,无皱折、脱层及漏贴等缺陷。在阳台的上、下口及门窗洞口处,网格布向内包边宽度为≥60mm。保护层表面应用木砂板搓平搓实。面层砂浆终凝后应喷雾、浇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3d以上。离地2m以下的保护层可采用双层网格布加强。

(6)建筑物首层转角

建筑物首层外保温墙阳角处应在双层玻纤网格布间加专用金属护角,护角高度一般为2m。在第一遍玻纤网格布施工后加入,其余各层阴角、阳角、门窗口角应用双层玻纤网格布包裹增强,包角网格布单边长度≥15cm。抹完抗裂层后,应检查平整、垂直及阴阳角方正。

3.2 外墙保温施工管理策略探讨

3.2.1 保温胶粉的单袋重量为25kg,聚苯颗粒的单袋重量为200kg,应注意检查量的准确性。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材料是否与合格测报告相一致、并注意材料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有储存说明书等。

3.2.2 要求墙面清洁干净,无浮土,无油渍、空鼓与松动等缺陷。对清理干净的外墙面,基层满涂界面砂浆。

3.2.3 搅拌好的保温浆料必须在4h内用完,禁止使用过时灰,回收的落地灰应在4h内回罐搅拌后使用完毕。

3.2.4 测量垂直度、套方、弹控制线,做灰饼,冲筋、做口。要求达到设计厚度,无空鼓、无开裂、无脱落,墙面平整,阴阳角正。中间层抹灰时,其平整度要求应达到初步打平的标准;最后一遍保温层的厚度应控制在不大于10min(以8-10mm为宜)。在抹完保温浆料30min后,用抹子再赶抹墙面,并及时用托线板进行检查。

3.2.5 在施工中加强对门窗洞口侧面、窗套、突出的结构构件等的抹灰质量控制,加强分格线、滴水线槽的质量检查,要特别注意分格条上、下边口应防水,应刷两遍ZL高分子弹性底漆。

3.2.6 配制抗裂砂浆时应特别注意砂的筛分,砂不能过粗,以保证保温抗裂砂浆厚度控制在3-5mm。首层必须铺贴双层网格布且在大角处应安装金属护角。门窗洞口附加网格布,严防漏加。抹ZL水泥抗裂砂浆随即压入耐碱涂塑纤维网格布,抗裂网格布要求无明显接茬,无锚贴、露网现象,网格布严禁干搭。保温浆料及抗裂砂浆的配料入员应相对固定,以保证搅拌时间及加水量配比准确。

4 结语

建筑外墙保温是近年来新兴的施工方法,由于内保温、混合保温等方法在设计中的缺陷,采用外保温,并按照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原则,选择材料及施工方法,以达到保温、抗裂的目的。外墙保温系统在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抹灰施工技术解决了目前我国国内现有其他保温材料在施工中出现的空、鼓、裂等问题,具有保温效果稳定、浆体材料抗滑坠性能好、质量容易控制、材料利用率高、基层适应性强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郑襄勤,姜宏民,王少营.外墙外保温节能构造体系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房产与应用.2004(4).

[2]张志成,蔺雨纯.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和节能材料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 .

[3]李曙光.浅谈我国建筑节能现状与对策.应用能源技术.2003(1).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 下一篇:基于建筑施工管理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