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诗歌表达方式的相似点

时间:2022-08-08 01:36:17

中英文诗歌表达方式的相似点

摘 要: 中英诗歌的比较工作已经进行了几百年的时间。通过比较可以看到,由于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英诗歌有许多不同。然而,人类共同的经历与认知过程也给中英文诗歌带来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将对中英文诗歌中存在的相似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 中英诗歌比较 表达方式 相似点

一、中英诗歌比较

诗歌是文学领域中的最高形式。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人们都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而中文诗和英文诗是所有诗歌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所以学者对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分析从来没有停止过。

首先,我们都知道中文和英文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所以中英文诗歌在语音、语法、意象等语言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此外,从深层次来讲,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中英文诗歌词汇内涵和外延的不同,这些不同创造了一个多彩的诗的世界。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由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过程的相似性也往往体现在了主题和表示方式上。笔者将给出一些例子说明中英语诗歌在表达方式上因为认知而具有的相似之处。

二、认知在诗歌写作中的作用

认知是一个二十世纪以来出现的新概念。根据词典,认知的意思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在诗歌当中,诗人往往试图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见闻转化为优雅的语言表达出来,但有些抽象事物是很难用具体的语言表达的,所以他们常常把这些信息加工,使其以读者所能理解的形象和方式出现,比如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有些人认为文化和语言差异使中英诗人不可能在诗歌中使用相似的表达方式,但事实证明,不管有多大的地域差异,人类的认知过程都有着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常常用相同的方式表达情感,尤其出现在诗中。

三、中英文诗歌表达方式相似的具体表现

我们都很熟悉“海枯石烂”这个成语,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它的意思是“海水干涸、石头粉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这一成语出于金朝元好问的《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这首诗出现在中国的十二世纪,然而就在五百年后,罗伯特・彭斯在自己的作品“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爱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写到:

“And I will love thee still,my dear,(我会依旧爱着你,亲爱的)

Till all the seas gang dry.(直到海水枯干)

Till all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我仍然爱着你啊,亲爱的)

And the rocks melt with the sun;”(哪怕石头都在太阳的炙烤下融化)

从这个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不同年代生活在不同国家文化的诗人,竟然可以找到表达爱情相同的方式。实际上,情感是人类经历中最重要的方面,它无处不在。而另一方面,情感又是抽象、模糊和难以捉摸的。怎样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情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暗喻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方法。中英文诗歌中相似的爱情比喻也证明了人类认知存在的相似因素。

诗人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是一首著名的诗歌,它对一位美丽女士的描述打动了无数诗歌爱好者的心。在诗中,诗人用光和影来对照女性的优雅,并通过下面的句子来强调她的完美:

“One shade more,one ray less,”(多一分阴影,少一分光线)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都会折损这难言的柔美)

他对女性美丽容颜的描述虽然夸张却又让你在心中有恰如其分的感觉,令人称奇。然而他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这种夸张手法的人,早在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就曾写过《登徒子好色赋》,诗中有这样一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读到这句,你是否觉得宋玉的夸张比拜伦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而两人对于完美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诗中,他们的美人都美得恰如其分,不容改变。

四、结语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英诗歌表达方式相似性的冰山一角,并认识到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人类相似的经历和认知过程使中英文诗人在用诗歌表达情感方面选择了相同的方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英诗歌间的相似性必会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3]陆志韦.中国诗五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

上一篇:关于零翻译观的研究 下一篇:质量守恒定律应用题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