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4 11:17:29

中英文化

中英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套译法;意译法;释义法;增译法;省译法

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它涉及面广又具独特性。语言表达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翻译转换语言,同时移植文化。所以,翻译必须关注文化差异。笔者尝试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处理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日常谈话等中西文化差异。

一、用意译法处理风俗习惯差异

中英文化中颜色词也存在不少差异,翻译时宜用意译。例如,“She is a yellow dog.”意译为“她是一个卑鄙的人。”这里的yellow不能直译为黄色,而因为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的意思。而汉语中表示低俗的黄色一词应用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来表示,所以,“blue jokes”意译为“低俗笑话”。

中英文化中都有着大量与动植物有关的词汇,但差异很大,翻译时宜用意译。例如,“Don’t go outside. Can’t you know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意译为“不要出去,难道你不知道正下着倾盆大雨吗?”例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西方人认为它是邪恶的东西。因此,“父母望子成龙”应意译为“Parents expect their sons to be outstanding persons.”

中英文化中数字的用法也不尽相同,翻译时宜用意译。 例如,“think twice”意译为“三思”。例如,“at sixes and sevens”意译为“乱七八糟”。例如,“in two minds, half-hearted”意译为“三心二意”。再如,“again and again”意译为“三番五次”。

二、用套译法和意译法处理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环境影响语言特色。英国四面环海,生活环境以海洋为主,英语中有大量与水有关的词语;汉民族生活环境以陆地为主,中文中有大量与陆地有关的词汇,因而这些词语在翻译时不宜直译。例如, “The girl spends money like water.”套译为“这个女孩花钱跟流水似的。”例如,“He goes through fire and water for his friends.” 套译为“他为朋友赴汤蹈火。”例如,“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套译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例如,“我们陷入困境。”意译为“We are left high and dry.”例如,“这个小女孩感觉浑身不自在。”意译为“The little girl is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再如,“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意译为“多此一举。”

三、用意译法处理差异

中西方的不同。中国人主要信奉儒教、道教、佛教,而西方人主要信奉基督教。不同的也在影响着语言的表达。例如, “你应该提前做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意译为“You should take actions ahead of schedule and do not take measures only when in urgency.” 例如,“Your coat is as old as Adam. Let me buy some new ones for you.”意译为“你的上衣太旧了,我给你买些新的吧。”再如,“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意译为“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boy, three boys no boy.”

四、用释义法和增译法处理历史文化差异

不同的历史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别是涉及历史典故时,宜采用释义法进行翻译。例如,“He met his Waterloo in the war.”用释义法翻译为“他在这场战争中一败涂地。” 例如,“He opened the Pandora’s box.”用释义法翻译为“他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例如,“Why do you take Frence leave?”用释义法翻译为“你为何不辞而别?”例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用增译法翻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再如,“鸿门宴”用增译法翻译为 “Hong 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

五、用代换法处理价值观念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宜用代换法翻译。例如,用虎代狮:“In order to succeed, you have to face a lion in the way bravely.”用代换法翻译为“为了成功,你必须勇敢面对途中的拦路虎。”例如,用鸡代鹅:“Think twice, you are killing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用代换法翻译为“请三思,你这是在杀鸡取卵。”例如,用鼠代兔:“She is as scared as a rabbit.” 用代换法翻译为“她胆小如鼠。”例如,用鱼代鸭:“He is like a duck to water now.” 用代换法翻译为“他现在如鱼得水。”例如,用蚁代猫:“The man is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用代换法翻译为“这个男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再如,用马代羊:“Your are a black sheep.” 用代换法翻译为“你就是害群之马。”

六、 用增译法和省译法处理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

翻译时对原文内容不应该做任何删减或增补,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需要删减或增添一些词。这样做可以使译文更为通顺,意思更为清楚。例如,“Good news, my children!”增译为“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里增译了“告诉你们一个”,语气更自然。例如,“This medicine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增译为“你吃了这些药就会好些。” 译文增译了“你”和“就会”,显得更通顺。例如,“The girl is beautiful. ”增译为“这个女孩非常美。”译文增译了“非常”,表意更合理。例如,“You can not build a bridge or a house if you do not know how to make a design or how to read it.”省译为“不会制图或看不懂图纸,就不可能架桥或盖房子。”译文省译了代词you和it、冠词a、连接词if 和副词how, 表意简练明白。例如,“It took him a long time to finish the task.”省译为“他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工作。”译文省略了代词it和冠词a,表意更清楚。

七、用意译法处理日常谈话差异

中英礼貌用语不尽相同,翻译时宜用意译。例如,“I am happy to meet you.” 应意译为“久仰大名”。例如,“I am glad to be helpful.”应意译为“这是我应该做的。”例如,“你吃了没有?”应意译为“Hello!”例如,“请慢走”,应意译为 “See you later.”

八、用音译法处理外来语

使用外来语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外来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语言,而它们的翻译,宜用音译法。例如,“analgin”音译为“安乃近”,“Clean &Clear”音译为“可伶可俐洗面奶”,“Fieyta” 音译为“飞亚达”,“talk show” 音译为“脱口秀”。例如,“荔枝” 音译为“litchi”,“功夫” 音译为“kong fu”,“磕头” 音译为“kowtow”,“馄饨” 音译为“wonton”,“豆腐” 音译为“toufu”。

九、用分译法处理英汉句子的差异

英语句子长句较多,汉语句子一般较短。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我们常可将英语长句拆开来分译,成为短句。例如,“It was a real challenge that those who had learned from us now excelled us.”分译为“过去向我们学习的人,现在反而超过了我们,这对我们的确是一个鞭策。”例如,“It is known that laughter has a tonic effect on the mind and body.”分译为“人们知道,笑具有保健作用,身心皆宜。”

以上笔者探讨了英汉翻译时处理中英文化差异的几种常用方法,为了更准确地翻译原文,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或套译,或意译,或释义,或增译,或省译,或音译,或分译,让译文能够忠实、正确、通顺地表达原文,把语言文化、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更高层次和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振国,李艳琳.新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吕俊,候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05.

[6]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中英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隐喻;隐喻概念;认知。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xact nature of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ognition through examples of metaphorical concepts of love in nglish and chinese. it is concluded that linguistic metaphor, as the tool for human cognition, is deeply embedded in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and its interpretation is context-dependent.

key words: metaphor, metaphorical concept, and cognition.

i.引言

早在人们开始研究语言的那一刻起,隐喻的本质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直至最近数十年来,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它对人类语言和认知的重要意义.传统语言研究中隐喻仅仅被认为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隐语式表达被排除在常规语言范畴之外,也就是说常规语言不包括隐喻.这些传统隐喻理论受到现代隐喻研究的强有力的挑战: 隐喻是" 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 (i.a.richards,.)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被重新定义为"隐喻表达",它是跨语义场映射的表层实现式.如今隐喻再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也是人类思维现象,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lakoff,.) 莱考夫和约翰逊()曾经整理出大量语言实例来证明,隐语概念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借鉴两位学者的部分例子,本文分析比较了中英文中关于爱情的隐喻概念,借此探讨隐喻是如何根植于语言,思维和中英文化的.

ii.中英文中"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概念

隐喻概念是指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式,它在语言中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距最先开始研究隐喻的认知特征的理查兹统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突际中品均没三句话中就有一个隐喻(richards,.)在描述抽象物体时,隐喻思维尤其能够帮助人们化抽象为具体,通过人类已知的熟悉的经验来理解和体验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中英文中有关于爱情的隐语就是这样的例子:

() we can't turn back now.

此例中,爱情被隐喻为旅程.爱人必须一起克服路途中的困难向目的地前进,否则他们便无法维系爱人关系.英语的这一表达强调的是两人一起奋斗的决心.汉语也有相识的表达:

()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十八春》张爱玲)

不同的是中文的这一表达暗示着说话人的无奈,尽管他们惋惜着逝去的爱情,但他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了.类似地将爱情隐喻为旅程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 look how far we've come.

() it's been a long, bump road.

() we're at a crossroad.

()we may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the relationship is of the track.

()the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we may have to bail out of this relationship.

()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 end street.

()情长路更长

()情路艰辛

()坠入爱河

()分道扬镳

()牵手

上述例子大部分都来自于日常语言,这说明传统修辞中将隐喻排除于日常语言之外是不对的.两种语言都将爱情比拟为旅程,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思维的共性.显然,中英文中爱情是旅程的相似的隐喻概念并非出自偶然,但在这些隐喻表达的深层结构中是否存着总的原则,用来解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答案是肯定的.尽管中西语言有差异,但其思维的共性:人们在看待爱情时的相似视角使不同语言产生了相似隐喻表达式。那么该如何解释这些隐喻表达运作的机制呢?根据布莱克的互动理论,隐喻意义是跨越于不同语义场的语义映射。对于这些例子来讲,爱情是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旅程是源领域(source domain),两大领域之间对应着一系列关系:首先,爱人被看作是一起旅行的旅行者,他们共同的生活目标则是他们旅行的目的地。他们的关系则是交通工具,载乘着他们前往目的地。期间路途常不平坦,时有岔路和困难的困扰。由此可见,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是从源领域(旅程)到目标领域(爱情)的映射。在这一映射系统中,各中对应关系是很有逻辑条理:

爱人对应旅行者。

爱情对应旅行工具。

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目的地。

爱情的挫折对应旅行中的困难。

人们在思想概念系统深处用这些对应关系把关于爱情的知识与关于旅行的知识联系起来。作为已知的常用的知识,旅行的知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爱情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可见,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植于人类思维的隐喻概念是人们借用已知知识认识未知世界的一种工具和式。隐喻式思维有助于人类不断扩展其认知概念系统。

iii.中文有关爱情的特色表达

由于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中文又有不同于英语的描述爱情的式。古诗词中就有大量的例子: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白居易)

() 思为双飞燕,衔泥筑君屋。(〈〈燕赵多佳人〉〉古诗歌)

() 如鱼似水相知。(〈〈驻马听〉〉柳永)

这些例子印证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我们传统哲学说讲求的对立统一前提下的和谐观。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是一个由万物生灵,包括人在内的和谐家庭。在描述爱情这一美好情感时,人们不忘记联想起自然界天然一体的和谐美来。比翼鸟、连理枝、双飞燕、鱼和水都是和谐美的象征。这些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人世界观中的和谐观。除开这些明晰的爱情隐喻之外,汉语文学中不乏大量的暗含式隐喻表达: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诗四首》汉 苏武)

() 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成秦晋。(《西厢记》 元 王实甫)

() 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宋弘传》)

这些表达皆源自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结发"来自于中国古人的婚俗:人们在婚礼上讲新婚夫妇的头发绑在一起,祝福他们的婚姻能够长久。"秦晋之好"则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结盟修好的典故。"糟糠"源于宋弘的故事:汉湖阳公主相中有妇之夫宋弘为驸马,但他宁可杀头也不愿抛弃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这些例子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属于汉语言文化特有的,要了解其背后暗含的深刻寓意,读者必须先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由此说明,隐语概念既根植于语言、思维又根植于文化。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隐喻式及其表达。

iv.结语

总而言之,以上例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语是人类基本的认知现象,语言隐语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和结果,它深植于人类语言、思维及文化中。中英文中有关于爱情的隐喻的相似点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其不同之处,尤其是中文中独特的表达式则是源于文化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式。那么,对隐喻的理解又常常不得不借助于栽培他的文化背景。

参考书目:

.柬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外语研究〉〉,第期。

.柬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外国语〉〉,第期。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外国语〉〉,第期。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第期。

.李子光,,〈〈中外文学名情描写鉴赏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袁林、沈同衡,,〈〈成语典故〉〉,辽宁人民出版社。

.lakoff.c.&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c..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中英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粉 文化内涵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38-01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色彩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不例外。色彩词之所以被视为“文化局限词”,是由于它受民族历史、社会背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礼仪习俗、文化背景等制约。Pink/粉,作为色彩词之一,也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属性,深层次了解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内涵,能对粉在英汉互译中准确性有所裨益。

一、在英文中用粉色,在汉语翻译中却与红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窘迫、愤怒或剧烈活动而)脸色发红。She went bright pink with embarrassment.她尴尬得满脸绯红;Pink Book红皮书(国家出版的国际收支文件);As the sun set, the sky shaded from blue to pink.太阳落下时,天空逐渐由蓝色映照为夕阳的余光;pink-eye[医]红眼。5.pink noise粉红噪声、红色噪声、典型噪声。

二、在汉语中虽有“粉”字,翻译过来却和“pink”毫无关联

粉丝(fan),They have inundated me with fan letters.他们转给我的粉丝来信让我应接不暇;粉刺(acne),

A lot of teenagers develop acne.许多青少年都长粉刺;粉面油头(make up),语出明代施耐庵《西游记》第五十四回:“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意为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傅粉何郎(handsome man;very good looking man)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养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全身粉碎(have one’s body smashed to pieces),语出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粉妆玉琢(decked out beautifully),语出《红楼梦》:“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如用白粉装饰的,用白玉雕成的。形容人长得白净。也形容雪景;在客家话中粉有“很”的意思。我粉爱你就是我很爱你。I love you so much.

三、英文中含pink的俚语

pink slip,失业。100年前,在美国不知道由哪位老板发明的,在员工的薪水袋里放上写在粉色纸条的通知单来告知解聘的原因,并通知不再雇用。pink slip从1910年起沿用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解聘通知不一定是粉红色,也可以被其他颜色所代替,但是pink slip已经约定成俗,成为解雇通知书的同义词了。例句:Honey, I have bad news. I got a pink slip in my pay envelope today. The boss says I’m a good worker, but our business is way down and he just can’t afford to keep us all working.意为:亲爱的,我带来了坏消息。今天,我的工资袋里加了一张解雇通知书。老板说,我工作表现不错,不过,公司生意大幅度下跌,他雇不起这么多人了;in the pink,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英国有一种狩猎传统为猎狐,大部分的猎手喜欢穿着红色系的衣服狩猎,渐渐地这种衣服被称为pinks。后来人们用in the pink来形容身体健康,犹如猎人精力充沛地驰骋在狩猎场里的样子;tickled pink,感到万分高兴,乐得都合不拢嘴;seeing pink elephants,酒醉的,(醉得)发酒疯的。例如:He spends a lot of time totally seeing pink elephants.他喝了好长时间,完全醉了;Strike me pink.(表示惊讶、怀疑的感叹语)真是见鬼!例如:Strike me pink, Mac,you’re not leaving!麦克,真见鬼了,你没走啊; 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Pink is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relating to or connected with homosexuals.与同性恋者有关的。例如:Businesses are now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pink pound”.现在商家更加意识到同性恋族群消费力,即所谓“粉红英镑”的重要性;pink-collar粉领的,职业妇女的;pink tea午后茶会,正式的社交活动;the pink of politeness 十分彬彬有礼;pink tread 上流社会的活动。

四、结论

色彩词作为一个民族语言的一部分,折射出该民族深厚的社会底蕴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认识、理解并掌握这种文化内涵的异同对翻译来说意义非凡。从“粉”这个色彩词着眼,可以看出如果不对两种文化、两种历史、两种人文、两种社会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就可能会出现死译现象,从而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读,甚至会产生误解。No context,no text,只有在上下文中不断地推敲词语的用法,才能使译者呈献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对中英文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系统学习目的语中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知识,为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邓志勇.语境!修辞与翻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中英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英文化 英汉称谓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各民族的全部文化,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称谓语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同时,称谓语属于社会语言的范畴,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一、英汉称谓语的差异

称谓语,就其狭义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称呼的用语。称谓语是构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间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这些称谓语的不同也同时映射出彼此的文化的不同。

1.英汉亲属称谓的异同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或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因此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总体来说,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程中,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力推崇封建大家庭的结构形式,并强调宗族血缘关系。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得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则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覆盖面广。除了辈份清楚外,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而且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要准确地翻译这个词,必须置之于语境中。此外,在家庭成员之间,按照中国风俗,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三弟、四妹等。而说英语的国家则习惯于互叫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对西方人来说,辈份的高低是不十分重要的。

2.英汉社交称谓的异同

胡文仲(1992)在《文化与交际》中说到,英汉称谓语的差别除了在亲属称谓语上,在社交称谓语中也有很区别。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

单从称谓的多样性来说,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在英语中,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爱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 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 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 John(约翰教皇),Judge Jackson(杰克逊法官)等。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professor。如Dr.White(怀特博士),Dr.Smith(史密斯大夫)等。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熏陶,在某些正式场合,中国人喜欢使用一些自谦语和敬语,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已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与汉语中的自谦语和敬语相比,英语中的这类称谓语远不如汉语普遍。英语中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Your Majesty,His Majesty或Her Majesty(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则说Your Highness(殿下),对法官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对红衣主教称Your Excellency(阁下)。Sir(先生、阁下)和Madam(夫人、女士、太太、小姐)是一组男女对应的敬语。Madam主要和姓氏或职称连用。此外,英文中还有对男性的My Lord,Your Lordship,Your Honor,对女性的Your Ladyship等尊称,但数量有限。

二、英汉称谓差异的原因

1.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已要“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处世则“不偏不倚、公正和谐”。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和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原则,使西方人偏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崇尚自由,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独立性,乐于表现自己。注重个体思维定势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西方民族由此形成冒险竞争、独立自信、坦率真诚的外倾性民族性格。

2.不同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有着“男主外女主内”及“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这些狭隘观念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是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传统大家庭观念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在传统的中国人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五世或四世同堂或儿孙满堂,由于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为了家庭的和睦,每个成员都应有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和中国重视人伦关系导致的复杂称谓相比,西方较重视个人自由、个人主义,每个人在社会中就是一个原子,强调原子的独立性,互不依靠。西方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所以只关注自然的构造、组成,把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去研究。对于西方人来说,人生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征服世界,所以客观世界是其认识对象。因此,西方人主要把目光投向自然而无暇顾及人事关系,也就不会有中国那种复杂的人伦关系。

三、结语

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引起了中西方思维的重大差异,导致了行为举止的巨大差别,体现在语言称谓上就反映出中国重人伦,西方重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正确理解和掌握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方小勇.由称谓看英汉文化差异[J].镇江高专学报,2003,VOL16.

[3]王玉环.文化差异与亲属称谓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VOL20.

[4]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VOL8.

[5]黄碧蓉.文化观照下英汉亲属称谓语[J].河海大学学报,2005,VOL7.

[6]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中英文化范文第5篇

语言翻译需要将原文的地理特征、、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内容进行真实的反映,其中,民族风范的反映是极为重要也是极有难度的部分。语言不仅来自于生活,而且是对生活的充分反映,既是对各国与各民族智慧的总结,也是对各国与各民族精髓的表达。翻译则是通过对语言的应用实现不同语言之间意义的共通。这种意义的共通不仅仅是对原文的字面翻译或者简单的复制,而是对原文进行二次创作。

要想翻译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文章,首先,需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该了解不是简单层面的了解,而是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只有在对中西方文化有所差异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真正做到忠实于原文;最后,要对读者的素质和修养进行充分的考虑,要结合读者的实际文化修养进行翻译,切忌翻译出的内容与读者的修养有过大的冲突而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如中国的一种主要针对国外装饰市场的高档材料进入国际市场时,其说明书当中的一英文为“Ourdecoratingmaterialswillmakeafancyhouseforyou.”说明书本身的目的是想要表达“我们的装饰材料会让你的家变得像迷宫一样美丽”,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确实是这个意思,但在现代英语当中“fancyhouse”有“妓院”的引申义,如此的错误,不仅对产品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对企业形象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再如“紫罗兰男装”,在中国是较为知名的品牌,而在刚进入国外市场时却不是那么理想,究其原因,问题也出在品牌翻译上。因为“紫罗兰男装”被翻译为“pansyMen’sclothing”,这个翻译在字面上来看仍是没有问题的,但与西方文化一结合就不再那么简单,因为“pansy”这个词不仅有紫罗兰的意思,而且还泛指有些女性化的男性,如此一来,就知道为什么紫罗兰男装在国际市场上无人问津了。再如中国某厂生产的橡皮擦,品牌定位“星牌”,完整翻译后被称作“starRubber”,对这一产品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的问题主要出在对“rubber”一词的理解,该词在英文当中不仅有“橡皮擦”的意思,而且还有“”的意思,所以在译者看来并没有问题的翻译到了国外却无法让人接受,更不要说产品的销量了。此外,“象”、“孔雀”等词汇在中国是吉祥、如意等象征,具有十分美好的意义,而这些动物在西方则不然,甚至有着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对含有这些词汇的名称或内容进行翻译时,要对具体的文化语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如此,才能够翻译出真正合格的作品。

二、要对原文语境中所涉及的事物有正确的理解

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译者能够将原文当中的逻辑关系、语法结构分析得十分到位,而对原文当中出现的一些客观事物却了解的不够透彻,尤其是有着一定历史背景或与一些专业术语相关的事物。如“Shekeepsherpigsinalargepen”这句话,该句当中的“pen”有钢笔的意思,但在这里如果将其翻译为钢笔则会造成句意不通顺,显而易见,养猪这件事情不能够在钢笔当中实现,所以这里的“pen”肯定要用其他的意思,结合语境与该词的特殊意义可翻译为猪圈,如此一来,这句话就十分通顺了。再如“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这句话,按字面意思来看“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是吃鱼和玩游戏的意思,但这与“Johncanbereliedon”难以联系到一起,这就需要对该英语当中的典故有所了解,“toealfish”出自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那个时代的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国家的忠诚与支持,对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而不吃其他东西这一习俗进行拒绝。所以,“toeatfish”在这里是要表达“忠诚”的意思。

三、要随着新词汇的不断丰富而逐渐提高翻译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科学等方面都在不断的随之发展,这不仅大大丰富了词汇的数量,而且在词汇的意义上也有了更大范围的扩充,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对中西方固有的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而且要求译者紧跟时展的步伐,对新生的词汇与词汇新生的意义也要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只有如此,才能够将原文进行合理的翻译,才不断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首先,中华文化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使得一些新的词汇产生,如上网、菜篮子工程、表哥、打工、月光族等新词汇不断产生,尤其是一些网络语言,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十分快。其次,西方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其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也在不断产生,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的特殊事物与西方国家的网络语言,西方语言的新生词汇同样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这对与译者来讲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如“talkshow”这个词翻译为中文是脱口秀的意思,在早些年,我国还没有叫做脱口秀的节目,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口秀节目,而在近些年,随着文化传播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脱口秀节目不仅在数量上日益丰富,而且在节目内容上也不断提高。再如“cocacola”这个词,直接音译为可口可乐,当前,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种美国文化的象征,不仅传递着美国的生活状态,而且传递着美国的特有文化。五、总结随着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的不断发展,跨文化翻译活动日益重要,高质量的翻译是世界了解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高质量翻译的情况下,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才能够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互助。所以,在进行翻译活动过程当中,要尤其注意文化语境对中英文翻译的影响,要在对各国文化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去进行翻译,只有如此,才能够翻译出真正高质量的内容。

中英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0.引言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礼貌是一种社会规约,它对任何社会成员产生制约作用。对礼貌的阐述自古就有,但对礼貌系统研究和总结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语用学的发展,礼貌问题逐步成为这门学科的一大研究主题。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不仅能维护交谈双方的均等地位,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东方文化国家(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强调‘谦虚准则’,英语国家则更强调‘策略准则’。当然,这些观察认为,作为人类交际的总的功能规则,这些原则多少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性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受社会、价值观、思维模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中人们遵循的礼貌原则,与西方世界国家所遵循的原则有较大差异。

1.中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对礼貌的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格莱斯、布朗和列文森、利奇、徐盛桓、顾曰国等中外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礼貌准则。

1.1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

1.1.1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格莱斯提出所有的谈话者都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合作原则。他提出4个相应的准则及相关次准则。(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一是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一是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二是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一时避免晦涩;二是避免歧义;三是简练;四是有条理。

1.1.2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论

布朗和列文森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为“面子”理论。他们相信“面子这一抽象概念是具有普遍性的”,“其中心思想就是要理解相互交往中对不同行为所采取的策略,而这些行为是建立在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基础上的”。

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面子就是公众形象,它可以被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前者指人们希望自己的言行、思想等得到肯定和赞赏,即希望受到恭维;后者指人们希望自己享有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或侵犯“,消极”不是“坏”的意思,只是与“积极”相对而言。因此,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面子,比如,如果说话人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着想,不强求或打扰对方,这就是维护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与利奇的礼貌原则相比,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更具人性化,体现了人的理性和交往中的面子需求。这种人性化的体现远远超出了规约的理论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面子”这一跨文化现象。

1.1.3利奇的礼貌原则

B&L的面子理论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广泛关注,相关著作不断涌现,其中成果最显著的当属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利奇提出一套礼貌原则极其相关的一系列准则用以弥补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的不足。利奇指出合作原则指导我们应该说什么,使之达到预期目的;而礼貌原则可以帮助维持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使双方加以配合的前提。利奇的礼貌原则共分为以下六条准则:

(1)策略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

(2)慷慨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加强对别人的赞扬。

(3)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尽量表扬别人。

(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增加自己与别人的共识。

(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增加对别人的同情。这些准则有时可归纳为三条:1)损惠准则(得体、宽宏);2)褒贬准则(赞扬、谦虚) ;3)求同准则(一致、同情)。利奇礼貌原则的精髓在于最大限度采用礼貌言语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尊重。

1.2中国的礼貌理论研究

1.2.1徐盛桓的礼貌原则

徐盛桓在批判利奇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礼貌理论框架:注意自身一方;尊重对方;考虑第三方。

1.2.2顾日国的礼貌原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日国吸收和借鉴利奇的六条礼貌准则,并追溯了现代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准则:第一是贬己尊人准则;第二是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仍接“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第三是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第四是求同准则: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第五是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1.2.3 索振羽的礼貌研究

索振羽指出利奇的礼貌原则存在一些不足,“应该寻找一个涵盖力强,覆盖面大,能包容‘礼貌原则’以及其他一些起救援‘合作原则’作用的小原则的高层次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也就是著名的‘得体原则’。这一原则包括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和克制准则三个小类。索振羽认为得体原则适用于拐弯抹角的言语活动。得体原则利用国外的语言学理论,洋为中用,描写和解释汉民族的言语交际现象,给人处处逢春的欣喜。

2.中西礼貌原则的异同

2.1中西礼貌原则的共同性

一方面,我们还是不可否认中西礼貌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利奇(Leech)的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相当于汉语的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或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会话表达上尽量夸大得到的好处或尽量说小自己的代价;利奇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相当于我们的求同准则。在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框架里,他们所谓的“积极面子”相当于汉语的求同准则,即通过增加双方的一致性来满足对方的欲望。Leech的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不以贬己来抬别人,只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所以,英汉礼貌原则都包含着为他人着想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要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

2.2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就不同的文化而言,礼貌的准则和内涵就有较大的差异和冲突。礼貌准则来源于文化,是进入言语行为的文化准则。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解释和反应。

对于礼貌原则中各个准则的侧重, 中西有所不同。对西方来讲,策略准则是最重要的准则,构成了英语语言文化的核心。它是人们在实施诸如请示、命令、警告等言语行为时惯常遵循的准则。然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东方社会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词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

3.中西礼貌差异的成因

3.1礼貌的不同渊源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礼仪者,治之始也。”在传统上衣差序格局为主要去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礼不仅维护了社会传统秩序,还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言行,从而协调了社会上各种关系和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现代的礼貌原则仍然强调“别”,它大大不同于西方的那些仅仅规范人们在交际中如何措辞的礼貌原则,而是比它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文化特色。

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是平等取向,“上尊下卑”受到人们的唾弃,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在同自然界作斗争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个人解放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礼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同,礼貌原则主要强调人们在交往中必须使用的言语规范。在西方不分尊卑,长幼,显示出人人平等,个性独立的文化特征。年龄相似的人之间,年龄悬殊的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甚至孩子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常常直呼其名,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3.2价值观念系统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一套对人们的活动起规定性作用的,指导人们行为和思维,评价事物的标准系统,这就是价值观念系统,它具有相对性,即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在一种文化中可以被接受,甚至被崇敬的价值观念,在另外的文化中则有可能被人所贬斥,唾弃。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在思想意识及语言方式上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统一,重感性和经验,重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任何事情都要先考虑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因为“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们的言行都严格遵守那一套“清规戒律”,不得越雷池半步。崇尚谦虚达礼,克己受到,知足常乐,避免张扬,以免“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在性格上内敛,含蓄,谦虚,忍让,所谓“让三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究合作,重视能省反思,慎言戒言,“言多必失”,“沉默是金”;重视从姿态容貌中进行交流,依靠含蓄间接的相关信息暗示的限制语码进行交流,过多的依赖环境、对方或心理等间接因素,间接去理解别人的意图,做到“礼恭,辞顺,色从。”

在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二者对立,因而西方人在思维上重分析,重逻辑,求准确,极端崇拜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差异,求变突破常规是他们的精神动力。语言的功能就是能最清晰,最准确,合乎逻辑的说服和改造别人。对于西方人来讲,由于缺少大量共同经历,在交际时需要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管道的详细语码,属于低语境文化。他们习惯于用非正式和直截了当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健谈,喜欢表现自己,直言快语,喜欢公开的,平等的争论,对抗,争吵只是辨明事理,说服他人的手段,一般只要是礼貌范围允许的,不会引起他人的不快。而所有这些在东方文化中都是不礼貌的现象,甚至被认为是说话没有内涵,不含蓄。

3.3思维模式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别,“浸透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很难映现另一种文化的心理表征”,因而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也必然存在差异,东西方文化尤其如此。

东方文化属于圆式思维模式, 人们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 富于想象,重视知觉产生的灵感、顿悟,追求和谐和辩证,思维带有笼统性和模糊性。东方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更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或更容易屈服于社会,重面子和礼,属于场依附型, 即环境文化型。语言特征是简洁、含蓄、委婉, 强调语言的形。而西方人则刚好相反。西方人属于线性思维,他们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 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场独立型。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取舍上,人们首先考虑合作原则,即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和最佳的渠道向听话人传递信息,包括礼貌或不礼貌的方式,礼貌原则则被放在其次。

4.结语

礼貌概念作为制约人们日常交际的语言制约规则,客观上为人们顺利交际提供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规则平台, 也为人们研究语言交际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礼貌是一个区域内人们在交往时所认同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礼貌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更是受文化制约的动态的个别文化行为。中国人认为礼貌的行为英国人往往认为是不可理解的和不礼貌的, 说到底不论是礼貌还是不礼貌, 都是相对概念,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礼貌的绝对性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礼貌的相对性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在改革开放, 跨文化交际频繁发生的今天, 中国人有必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并掌握中西两种文化的区别, 只有掌握了双方礼貌概念的同与异, 才能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 礼貌的概念不再狭义我们应该逐步建立世界范围的礼貌观, 使其在整个社会行使功能, 为交际双方创造和谐的气氛、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舒畅的心情, 使交际, 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在交际双方相互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Brown,P.& 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In E.N.Goody(Ed.),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econd Inter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978,65-311.

[2]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Unpublished MS.Of the William James Lectures,Harvard University.Leech,Geoffrey N.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67.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中英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言 文化 中英文化对比 文化教学

【Abstract】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foreign culture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How to teach foreign culture is faced by language educator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question is not so easy since the answer relies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ome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is article sets for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in several aspects.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 English-Chinese comparison, Culture teaching

According to Sapir (1921),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 by mo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The hypothesis of linguistic determinism was even put forward, which means that the way your language is organized will determine how you perceive the world being organized.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so closely related tha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attaches particular words and phrases to the most frequent and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meanings. Each culture attaches a great variety of associations to its lexical items, the meanings of which are beyond superficial conceptual meanings.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associative meanings on the same word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while teaching vocabulary will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ds and texts.

Idioms are combinations of words, the meaning of which can’t be determined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parts. Idioms are culture-specific expressions; they contain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cause of their close identification with a particular culture, idioms usually carry more impact than non-idiomatic expressions. They depend very much on a specific social or ecological setting. So they are just like a mirror which can obvious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ulture. Comparing different cul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hrough idioms in teaching may prove to be quite valuable in promoting learners’ cultural awareness of history, geography, convention and cognition. Teachers may compare some other similar idioms like the following:

In English In Chinese

drink like a fish drink like a cow

as strong as horse as strong as cow

as slippery as eel as slippery as loach

like mushrooms like bamboo shoots

All these idioms reflect the different associations on the same images in different culture. Without a careful comparison on these idioms, students may be completely at sea when coming across them in reading, and they can hardly be expect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It is not enough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only. What matters is to combine English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together and let students themselves tell the good from the bad,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creativity. Chinese EFL learners must learn to know about foreign culture through EFL learning. Knowledge about culture can hardly be “handed over” to learners. Learning to know depends crucially on the learners themselves who abstract the knowledge of culture from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Henc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learners’ own ability to achieve knowledge of a foreign culture.

Due to the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an urgent practical need, English-Chinese comparison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ure teaching. Although we are facing so many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 we still hol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o culture teaching will be necessary as well as valuable and need to be judged and replenish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Since cultural creativity attempts to link knowledge and ability, it creates a more challenging task for Chinese EFL educators in develop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ferences:

[1]Byram, M.. 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1.

[2]Samovar, L, A, Porter, R. E. & Stefani, L.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中英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英文化 禁忌语 委婉语

一、不同之处

禁忌语和委婉语在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禁忌语的存在导致委婉语大量的出现。委婉语和禁忌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中国和英语国家,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两种语言文化中的禁忌语和委婉语有着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尤其注重社会等级之分,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名字和称谓中。上级或长辈的名字就是一个禁忌,不能直呼其名。在中国古代,人们在起名字时,需要避开君主或长辈的名讳,以示尊重。即使在现在,人们也不会用长辈的名字给新生儿命名,然而在西方,孩子的名字中可能包含着长辈的名字,表达对长辈的尊重或纪念。

很多中国人看来表示热情友好的话,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则成了“刺探隐私”,英语中这样一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own castle.”更是表明英语国家的人对个人隐私的重视。在中国,亲戚朋友甚至不熟的人之间,可能会问“你几岁了?”“你一个月工资多少?”这样的问题,但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就是忌讳。除非他们明确表示不介意,不然最好不要问他们以下问题:

How old are you?

What are your wages?

You make a lot of money,don’t you?

What’s your name?

How much did that pair of shoes cost you?

二、中英两个民族在禁忌方面存在的相同之处

(一)死亡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忌讳“死亡”,认为提到死亡是很不吉利的事情,《礼记·曲礼》中这样说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而佛教用语中也出现“圆寂”、“涅槃”和“坐化”这样的词。即使在现代,人们也倾向于用“走了”“没了”来表达某人的死亡,在正式场合,则会用到“仙逝”“驾鹤西归”等具有文言色彩的词。

英文中,表示“死亡”最简单的词为“die”,然而出于说话者态度的不同,委婉的说法也有着差异。一般人们会用“pass away”,“depart”,“be gone”,有时也会用“buy the farm”,“kick the bucket”这样的短语表达某个人的离世。

(二)貌

礼貌也是委婉语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人们都希望遵守“合作原则”,力图回避一些“不雅”的事物。

1.关于性

在中国及英语国家的文化中,都禁忌直接提到人的某些身体部位和性,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比如说,臀部buttocks会用posterior代替,vagina会用coffee grinder代替。关于“性”方面,人们通常不会在公开场合提到“性”,一般会用闺房之事、、男女之事、云雨之事等代替,在英文中,人们对“性”也有所避讳,会使用make love,art of pleasure,to approach,do it,act of love等委婉语。

2.关于排泄

在社交中,要“上厕所”的话,中国人一般会说“去洗手间”,“内急”或“方便一下”,英文中则常用go to the men’s(ladies’) room/restroom/washroom/the john或wash one’s hands,relieve oneself等。有人也会用“I need to go to my other office.”“I’m off to brown town.”、“I have to go punish the toilet.”“Got to do my daily double.”“answer nature’s call”等说法表达此类意思。

3.与女性相关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倾向于用礼貌的语言,有女性在场时,男性也会有所顾忌,使用更加礼貌的语言。因此,中英文中有很多与女性相关的禁忌语和委婉语。

无论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人们都怕“胖”,对女性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在提及女性的体型时,不应用“obese”,“fat”(肥胖)这样的词,而最好使用“plump(丰满的),chubby,full-figure”等词。女人“怀孕”了在汉语里的委婉说法有“有喜了”,“要做妈妈了”,“身怀六甲”等;英语里有big,big with child,in the family way,expecting 等,不会直接说“pregnant”。

中文中将“来月经”(menstruation)称为“大姨妈来了”“那个来了”或“例假来了”,英文中则用“I am having my periods.”“I am a woman for a week.”也有人会戏谑地说“My aunt Flo is visiting.”。

总而言之,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中英文化中共有的语言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中英文化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61―01

习语是文化的一种精髓,是语言的结晶,通过它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本文就中英文化差异,探讨中英习语差异根源及其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一、中英文化差异

1. 语言词汇的差异。中英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的工具。比如“月亮”,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到人生的离合。而欧美人看到“moon”则会联想科技。

2. 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及风俗人情的观念。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所以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

3. 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立的。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因而会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由于汉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在外语理解中,我们必须兼顾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意识到文化与语言相关的重要性,更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广义上习语包括成语(idioms)、短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警句(epigrams)、名言录(quotations)、典故(allusions)、俚语(slangs)等。下面就探讨一下中西习语的差异,并从它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探讨一些英汉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二、中西习语的文化差异

1. 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习语源于航海事业或与水有关。中国在亚洲大陆上,是以农业为主,因此,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 ;still waters run deep大智若愚;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2. 民俗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在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表现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天壤之别,习语中含有“狗”的褒义用法比比皆是。例如,top dog重要人物 ;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例如, 狗急跳墙 ;狗嘴吐不出象牙等。

3. 的差异。英美等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基督教相关。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中国主要以佛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佛教相关。例如,借花献佛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三、中西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1. 直译。英汉习语中也有一些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相似,隐含意义也相同的表达方法,就是说,此类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传达出了相同的文化信息,可以相互转换。例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发展,已广泛被中国人接受。又如,armed to teeth武装到牙齿。

2.意译。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当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因文化差异出现矛盾时,我们应舍弃前两者,而注重习语的隐含意义。

例如,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到了罗马,和罗马人做一样的事

√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望子成龙

×Hope one’s child will become a dragon

√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3. 更换喻体形象。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有的喻体形象在英语民族心中的概念与汉语民族的概念大相径庭,直译显得晦涩难懂,这时可以更换喻体形象,使读者获得译文与原文相似的感受。

He treated his daughter as the apple in the eye.

他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雨后春笋

中英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英征婚广告 语言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打破传统择偶方式的征婚广告日益频繁地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吸引渴望婚姻的单身对象的兴趣,征婚者通常会在征婚广告的语言上颇费心思,以期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创造出无限的视觉效果,使其中的某一位成为其终身伴侣。传统的报刊征婚传播范围广、传播时效长;当下的网络征婚更方便快捷、应征者更广。《楚天都市报》是湖北全省发行量最大、定位为普通市民生活的综合性日报。本文将以2016年该报刊登的中文征婚广告和国外婚恋网站上的英文征婚广告为例,探究其语言所映照的中西文化差异。

1中英文征婚广告文本语言的分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的传统习俗、文化渊源、地域时空和都给语言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文化烙印。下面从词汇和句式两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

1.1词汇异同

《楚天都市报》所刊登的中文征婚广告多扬长避短的镀金词汇,如描写女性的“清秀靓丽”、“稳重端庄”、“白净温婉”;描写男性的“英俊潇洒”、“精明干练”、“成熟稳重”等。这些带有浓厚感彩的词汇,语义虽然较模糊但却能促使应征者浮想联翩,最终采取行动。

能客观描述年龄、身高、经济状况的数词,在中文征婚广告中使用频率高。

(1)设计院工程师:28岁,1.85米,200多平米的豪宅……

(2)海归女:26岁,1.63米,未婚,年薪10万元以上……

英文网络征婚广告措词简单通俗,较客观实在,镀金词汇明显少于中文征婚广告。

(3)I am not beautiful, but I think that I am charming……I want to love and to be loved. …… I’ve never been married and I have no children. ()

坦率真诚的表白(not beautiful)更能吸引应征者的目光,影响其行为。

(4)I am looking for a woman who is fun, adventurous and exciting. She should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r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She should be outgoing…… She should also know what she’s about and what she wants. These are some of qualities that I possess. ()

“fun,adventurous,exciting,a good sense of humor,a positive attitude,outgoing”,虽没有中文征婚广告中的词汇华丽,却平易近人。

这二则英文广告都使用了简朴自然的语言,便于人们理解和记忆。人称代词“I”、“she”的使用,拉近了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达到说服目的。

《楚天都市报》中的征婚广告也不乏具有人情味的人称代词,如“期盼一个健康宽容的你走进她的生活”,“有过丧妻之痛的他将更加珍惜你”。

1.2句式异同

为了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更多地提供征婚者的信息,《楚天都市报》上的中文征婚广告通常笔墨经济,为无主语或共一主语的词组或简单句,大多省略虚词、精选实词。

(5)现役军官:31岁,1.73米,军校硕士,薪稳有房,福利优越,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值得依赖。

(6)淳朴女寻爱:35岁,短婚无孩,温柔气质佳,独具新房,一心扑在事业上,创下不菲家产,寻两情相悦的情感归宿……

英文网络征婚广告由于注重通俗易懂,句式更倾向于简单句,省略句相对来说较少使用。

(7)I love arts and I am an art collector. I love the outdoors, water. I love really good conversation, and trying really nice restaurants. I love weekend trios, or day drives to small towns or big cities. .... I love my bicycle, and I love friends. ()

六次重复 “I love…”,句式虽简单,征婚者对生活的热情却让人印象深刻。

2文化差异分析

作为人类思想的载体和主要的交际媒介,语言直接反映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和价值观。中英文征婚广告语言镜像出各自的文化。

2.1求稳文化与求变文化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特别看重家庭等的稳定。“求稳文化”的婚姻观在征婚广告中的语言表现是“携手百年”,“牵手一生”,“追求一份真诚而天长地久的感情”等。

英Z国家主张不断尝试,社会才有进步。“求变文化”决定了征婚广告对建立了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相处时间长短没有明显的期盼,征婚者对被征婚者的婚史也没有过多要求。

2.2男权文化与平等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权主义在当今的征婚广告中仍时常表现为“男才/财女貌”。男性尤其喜欢描述事业和经济状况,如“多处投资”、“住房两套,收入丰厚,名车出行”;而女性则掩饰不尽人意之处以取悦于男性,如“肤白苗条”、“白皙丰满”、“漂亮甜美”等。男性在择偶时会更加注重女性的外表,如“寻靓丽温和女友”、“寻文静秀丽女孩永结同心”。

英语国家推崇平等文化。通常情况下,男性征婚者不会刻意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以吸引女性的注意;女性征婚者对自己的外貌描述具体实在,不会刻意靠容貌去寻找让自己依附的对象。如(3)I am not beautiful, but I think that I am charming.

2.3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认为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是为双方的家庭寻找一个新成员,如:“有缘我愿与你重新生活,共同把我们的事业创造更辉煌”,“我将用我的一切给你和你子女优越的生活和幸福的未来”等。

英语国家的“个人主义”主张:婚姻是个人行为,是为自己寻找伴侣。征婚者常常细致地勾勒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吸引对方。如(9)I love arts…I love the outdoors, water. I love really good conversation, and trying really nice restaurants…

征婚广告这种推销自我、寻求配偶的广告形式,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走向美好姻缘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不同的择偶观和婚恋观,虽属同一体裁的中英文征婚广告在语言表现上有所不同。对比分析语言所映射出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征婚广告这一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 葛瑞红. 从中英文征婚广告浅谈中西方语言与文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系统优化设计范文 下一篇:卫生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