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该向谁倾斜

时间:2022-08-08 09:40:05

税收优惠该向谁倾斜

同样是关乎税收优惠,半年之内,主管部门的口径从“62号文”切换到“25号文”,这令天津武清光彩圣火科技园总经理王国山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回想当时看到“62号文”出台,他觉得好像自己正在驾驶的飞机突然被要求马上着陆,心情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但是客观讲也要看到另一面”,王国山表示,“我们承认这么多年来各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税收政策的时候,所掌控的灵活性太大,甚至一些优惠政策泛滥,政策一放开好与坏的情况都会出现了。”

该对谁优惠

虽然对这次“62号文”的出台大家莫衷一是,各基层政府等待观望,企业不知所措,大多数专家则站在宏观角度表示赞成。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国家大力清理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在于完善地方征税体系,为地方经济长期的发展夯实基础。限时清理税收优惠政策,能为地方税体系创造一个重要支柱,包括为营改增改革创造积极条件。

王国山告诉记者,其实并不是完全反对清理优惠政策,只是希望国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该进行定位思考,比如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国家在面对这样的企业要怎么做,而不是“一刀切”的清理。换句话讲,在制定政策时候,不同类型企业要有不同政策,不同领域要有不同政策,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要有不同政策。

就现实来看,在推进技术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中,各国政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政府可利用的诸多经济政策中,税收优惠政策又是独具特色的政策工具。具体来看,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只是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已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行优惠,对技术落后、急需进行技术更新的企业以及正在进行科技开发的活动缺少鼓励措施。使企业只关心科技成果的应用,而不注重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另外过多地出于对财政收入上的考虑,致使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动作不大、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对科技型企业的不断重视,是不是在税收优惠政策上更要扶植这样的企业。王国山说:“对企业来讲,税赋是否增减要取决于这个企业的生存成本。比如资源型的企业和烟草企业,税赋再增加也能顶得住,原因就是这样的企业成本较低,利润较高。但是比如高科技企业在初创时期,根本没有收入来源,如果向其征税就会把企业限制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相反我们国家可以对上市企业加大税收力量,因为税收越多越被市场看好,这也是上市企业发展的一个指标。但是对初创时期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就要更多的在税收上给予优惠,特别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科技企业的助推经验,这是国家应该考虑的。”

不仅税收要弄清向谁优惠,更有重要的使命,是通过利用大数据,及时进行税收政策调整。与其关停企业,来抑制高污染企业的发展,还不如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政府要重在疏导,不断调整。

总之,国家还是要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鼓励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只要政策支持,企业自然就会去这个地方落户。

该被谁取代

有人认为这种优惠政策迟早会变成政府的财政压力,形成长期的债务负担,所以这种方式,在中国可以有一段时间,但是不可持续。如果不可持续,那么税收优惠该被谁来取代,后者具有哪些优势?

王国山坦言,税收优惠确实会变成政府的压力,所以现在国家提倡地方政府发展产业引导基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是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的助推支持。自己所在的武清科技园区属于国家级科学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正在着手发展产业引导基金,以便支持高新产业。只要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力度,那么银行和风投就愿意把资金投进来。银行嫌贫爱富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我国中小型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是因为他们没有可抵押的资产,银行不会投资这种有风险的企业。但是政府如果表示引导支持某个产业,就减弱了银行的投资风险,那么这样企业的融资成功系数就比较高。

从政府层面分析,通过让企业展示自己的技术,并经过充分论证,能够让真正的好项目脱颖而出。所以现在地方政府则更多的是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来吸引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奖励资金,而不是靠税收来解决招商引资。税收优惠仅仅是对地方政府的招商有好处,对于中央政府来讲,税收的总盘子则是不变或是减少了。

因此,税收优惠只是类似于地方交易,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刺激,但确实不能持久。如果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不是靠自身创新来争取,只是想拿其他地方的成熟企业来充数,换句话,就是用政府的财政资金来买这个企业,那么这种税收优惠就是短视,就应该被清理。

该如何改变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肯定了税收优惠的重要性,但是也对不合规的税收优惠问题提出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税收优惠是一种税收激励措施,就是政府通过各种减少税收政策的实施,刺激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所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或者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每一任领导都要出多少税收,多少GDP,这是政绩需要。

一个企业发展,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是需要逐步渐近的过程,可是地方领导都希望越快越好,在任两三年就需要经济的高增长,以便为自己的升迁捞取资本。这实际就进入一个怪圈,税收优惠政策表面是经济问题,而实际是政治问题。官员要政绩,只能通过税收变成政府的财政资金,在自己可支配的前提下,用钱去操作。于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一旦取缔,连锁现象就出现了,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停牌。以前即便是恶性循环但也可以运转,而现在一旦受到政策限制就无法运行了。

“由于税收优惠不公平,统一税收政策是无可厚非的,但让人感到有问题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企业,如何做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如何把税收优惠泛滥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思考和改变。”王国山说道。

上一篇:错配的税收优惠 下一篇:六盘水:“三变”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