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式村庄的存在

时间:2022-08-08 07:59:17

一个中国式村庄的存在

摘要: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①是关于中国最古老农业区一个典型村庄山东台头全面而详尽的研究。作者将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群体作为描述对象,进而扩展到村庄,集镇之间的互动,把台头村这个相对独立的社区作为有机的整体,揭示了村庄村民等社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文化联系网络,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台头村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向读者和研究者解释了一个中国式村庄的历史存在样态。

关键词:台头村;社区研究;文化参与

社区研究是本世纪初崛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新方法,此书就是一部关于社区研究的优秀著作,一本关于中国山东省的一个村庄——台头村的个案剖析。杨先生运用区域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写作,将亲身理解和科学的客观性相结合,向读者呈现出一个中国村庄的生活画卷,一个普通村庄农民的生存之道,不仅向那些于中国陌生的国际研究者和读者生动展示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山村,更可以将其作为台头村人民的历史记录,对于后人,这是了解历史难能可贵的史著。

一、本书基本内容

一个村庄,首先要确定其自然地理方位,作者在第一章中从台头村的位置出发,让读者大体上了解这是一个坐落在胶州湾西南岸的村庄,距离青岛城不远。除了地理要素之外,还从其作为最古老的农业区着眼,描述了台头村四维的地形地势、河流气候、土地土壤、街道房屋,详实展示出台头村联系的网络画面。了解了村庄,作为村庄的活动者村民紧接其后;其次,作者研究了台头村的经济支柱农业、村民的生活水平、继而深入到家庭内部,探讨家庭的构成和内部关系,分析家庭作为初级经济群体和作为初级礼仪群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再层层细分,家庭内部的婚姻问题以及下一代孩子的培养这些繁琐却极为重要的礼仪和教育问题都不可忽视。而一个家庭,无论家产房产兴旺与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家庭的兴衰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历史演变。

研究了村庄、村民和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村庄的组织结构后,再从宏观上比较,一个村庄内部除了具有同一性,也必然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之一便是村庄组织的成立,这些组织小则是建立在家庭联合基础之上的,或是限于一个街坊,大则遍及全村。不同的组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村庄防卫,到村学校教育,再到庄稼看护,街坊邻里的关系和村庄的业余活动,村庄组织无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使得不同的街坊和不同的村庄活动不再单调,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最后两章,作者用台头村一个叫“天喜”的孩子的成长故事作为完结,浓缩了台头村一位村民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向读者再现了整个台头村的历史境遇。在结尾部分,作者除了作为一位严谨的历史学者,更带着曾经生长于此的人文关怀,思考到村庄的明天。

二、中国式村庄的文化参与

如何深入异域文化中的隐蔽层面?正如林顿教授在序言中所言,这一直是调查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因为任何社会的大多数态度都是在无意识层面上运作的,无法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来获得。这其中不仅是合作者的态度问题,还应该考虑语言,和对研究对象是否抱有真正的同情和异常的敏锐感。很多研究者都知道:获得一种文化的切近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而且永远是在这种文化中被养育成长。杨懋春因为参与了双重文化,“边缘人”的位置使他可以把自己的文化解释给他者,而且也向他者解释他的文化。读完此书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些真实的人,一些和我们非常相似的人②。

杨先生关于人类学的亲身调查和实地研究,为后来研究乡土中国的作品树立了典范。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采用了社会学的社区研究理论体系,又从文化人类学上解读传统的乡土中国,这种研究技巧顺应了现代科学中的某些总体趋势,仍然是当今众多学者采取的研究套路,备受重视。本书写于1945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战的关键时刻,受战争侵扰,中国的发展极为艰难,而乡村复兴运动在国家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杨懋春先生能心系祖国,通过把乡土中国放在它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提供了乡村中国的生动描述③,写出如此一部详细介绍特定时代下农村农民的著作,这不仅对于保存祖国的农村文化极具意义,而且让世界人民了解此期的中国乡村文化更是独具价值。建国后,越来越多的本土学者和海外学者致力于中国乡村问题的研究,这其中不能说没有受到费孝通、林耀华、杨懋春这些老学者的影响。他们将中国农民的生活样态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这个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群体渐受重视并逐步得到了解之“同情”,以作者的亲身经验用中国农民的视角解读中国农村,理解中国农民。

三、未竟的课题

本书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地方志《胶河志》、《青岛志》和卜凯的《中国的土地利用》等书。除了这些书籍和发表的文章外,内容多是凭作者的记忆写作,所以无法要求资料统计上的精确,而且所有资料也不能保证完全准确,这是令人遗憾的。

作者还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对本书描绘的经济和社会背景,那些通过各种途径熟悉中国农村的人士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有人会觉得这幅画面描绘的太理想化了,有人可能会指责作者对地主、高利贷者和狡诈的乡绅太过宽容。但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也是我们无法避开的一个现实:一个人不可能在一项研究中遍及中国的所有地区。中国如此之大,在中国南方观察到的情况可能完全不同于中国北方。即使在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差异也极大。因此,人们不能做出这样的假设:因为虐待存在于中国的某些地方,在台头村就必然存在;如果一些村庄生活暗淡,那么台头村也必须这样。

台头村,一个被历史忽略的中国华北农村,以失语的姿态存在。但台头村是幸运的,幸运地在历史微尘中被学者发现,并记录呈现于世,成为中国华北农村的一部民族志。一个中国式村庄在建国前的历史,就是这样在杨先生的笔触下揭开尘封的过去,纵使描写的时代已经远逝,但是中国人在半个多世纪后仍能看到自己的故事,本书的历史价值便已实现。而且台头村的研究并没有在杨先生之后结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密歇根大学人类学者戴蒙德三次重访台头村,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记述结束初期乡村生活面貌的《模范村与乡村真实》,此后1998年中央民族大学的潘守永先生又重访台头,记述了20世纪末台头的生活情境。后来的学者不断地重访这些村落:《江村经济》的开弦弓村;《金翼》中的黄村。不同时代的学者重复对同一地区的调查研究,他们希望能经过时代变化后,寻找如今的村庄与过去存在的任何维系,将过去与现在接续起来,探讨不同时代的变迁,以新的观察角度和认知启示,“继续”台头、江村的故事。(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注解

①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英文版写作于1945年。杨懋春(1904-1988),中国社会学家,著有《勉斋文集》、 《乡村社会学》等。

② 同上。

③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导言”,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 林耀华著,庄孔韶,林宗成译:《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4]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张莉:《一个华北乡村生活的巨变——读杨懋春先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上一篇:不正当附赠式有奖销售的责任分析 下一篇:现代足球比赛中边后卫进攻战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