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

时间:2022-08-08 04:33:23

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

儿童胫骨干骨折临床较常见,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供临床应用。2006年3月~2008年12月,笔者运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12例,既减少了骨与软组织损伤,又达到了可靠的固定效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9岁。受伤原因:坠落伤3例,摔扭伤6例,重物压砸伤3例。开放骨折2例(均为Gustilo分型Ⅰ型),闭合性骨折10例。按AO分型:A1型骨折6例,A2型骨折4例,B1型骨折2例。单纯胫骨骨折5例,胫腓骨双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的2例均急诊清创缝合后以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其余均在适当准备后3天内择期手术。

治疗方法:①手术方法: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根据骨折端显露情况扩大或不扩大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以2~3枚克氏针交叉固定。闭合性骨折先试行闭合整复,复位满意者在C臂透视下以交叉克氏针固定;若闭合复位不能成功,则以骨折端为中心做3~5cm长的切口,少量剥离骨膜直视下复位,以尖嘴复位钳临时固定,斜型或螺旋型骨折以1~2枚3.5~4.5mm皮质骨螺丝钉加压固定,横断或短斜形骨折以交叉穿入克氏针固定,针尾露于皮外,闭合切口后以前后长腿石膏托外固定。②术后处理:常规应用预防感染药物1~3天,抬高患肢20cm以利消肿,术后24小时后开始足趾的主动屈伸活动,克氏针4~6周后拔除,拆线后更换长腿管型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结 果

随访时间6~12个月,1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

讨 论

儿童胫腓骨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儿童管状骨骨折的15%,是仅次于股骨、桡骨及尺骨的骨折。胫骨骨折男女比例约为2:1。胫腓骨骨干骨折根据损伤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大类。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胫骨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于多发骨折,年龄较大儿童的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粉碎性骨折或难以复位的骨折,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合并有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骨折;大部分开放性骨折,合并有多系统损伤的骨折以及浮膝损伤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固定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如克氏针、螺丝钉、钢丝、外固定架、弹性髓内钉、钢板等,各有其优缺点。根据小儿骨骼的特征、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儿童骨折内固定时应该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并用最少的内固定物保持位置,最大限度保护骨折端的血运,术后可以配合使用外固定而没有发生骨折病的危险。由于儿童的松质骨坚硬,克氏针固定时把持较牢靠,为应用较少、较小内固定物固定骨折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因此对于有手术适应证并且年龄较小的儿童开放或不稳定的胫骨干骨折,应用闭合或有限切口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然后用辅以长腿石膏托外固定,既可以获得可靠的固定效果,又能达到保护骨折端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软组织损伤的目的,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这些均为本组临床病例所证实。

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应用本方法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交叉克氏针的针尾可留于皮内或露于皮外,若露于皮外时针尾周围的皮肤要用衬垫保护好,早期石膏托固一定要长度、宽度足够且松紧适度,肿胀消退后及时更换石膏,以防克氏针在石膏内移动,骨折移位。②石膏固定后,必须经常全面地检查骨折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状况。不能依赖儿童反馈的疼痛、循环障碍、感觉障碍等异常情况,严防并发症发生。③拆线后更换的长腿石膏管型要衬垫以达到良好塑型,切实达到三点固定的效果。

上一篇:RF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并椎间盘... 下一篇: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1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