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8-08 04:18:14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及护理对策

【摘 要】目的: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和面谈方式;对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院内分泌科2013年10月?2014年3月43例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单独问卷和面谈,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对饮食治疗重要性的了解程度,营养学的相关基本知识。结果:30%的患者不能保证按时就餐,甚至认为吃得越少越好,15%的患者一次进餐过饱,15%的患者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吃刺激食物过多。选择食物误区较大,常见问题如患者不了解如何正确控制饮食及其意义,不能正确的选择对疾病有益的食物。60%对等值食物交换法不了解,30%使用《食品交换表》不正确。结论:合理的饮食指导与有效的饮食控制,保证每日摄入营养的比例合理,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糖尿病结合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误区;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47-02

Diet mistake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bstract】 Objectiv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iabetic patients nutritional status, nutrients intake, the dietary composition and their knowledge of nutritional therapy. Methods:we use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o get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ested patients, including the patients age, education level, family condition and the knowing about the healthy diet for DM.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final results, the high quality protein intake was not enough, and dietary in take of other nutrientswas unreasonable. Conclusion:Also most patients did not know how to formulate healthy diets. It required the nutritional doctors to educate people ofall society, to improve their dietaries levels.

【Keywords】Diabetes, Mistaken in diet intake, Nursing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然而是可以治疗,可以控制的疾病。糖尿病的治疗绝不是仅靠吃药就可以控制的疾病,必须强调综合治疗[1]。而饮食控制在治疗中居首位,它是一项基础的治疗措施,不论糖尿病是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是否使用降糖药物,都要终身坚持和执行饮食治疗[2]。合理正确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就糖尿病患者能否达到正规、标准的饮食问题,对湛江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及家属进行膳食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8例及己出院35例,共43例,其中伴肾病5例,高血压16例,周围神经炎6例,糖尿病足13例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0例,初中16例,高中及高中以上12例 。

1.2方法

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的临床医师和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师一起采用问卷和当面交谈的方式,对入选患者及家属进行单独问卷和交谈,记录详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对饮食重要性的了解程度、日常饮食习惯,调查结果见表1:

2 结果

2.1 30%的患者不能保证按时就餐,甚至认为吃得越少越好, 15%的患者一次进餐过饱,15%的患者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吃刺激食物过多。

2.2 选择食物误区较大,常见问题如患者不了解如何正确控制饮便及其意义,不能正确的选择对疾病有益的食物。

2.3 60%对等值食物交换法不了解,30%使用《食品交换表》不正确。

3 讨论

3.1饮食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报告指出,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糖尿病的相关治疗也引起了高度重视。运动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而其中饮食治疗是作为糖尿病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己经被广大糖尿病病友接受。但现实中,每每谈起来,就会发现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很多患者都生话在自己设计的“埋伏”里面。一些人因为得了糖尿病,小心翼翼地什么都不敢吃,直到出现腿膝发软,大汗淋漓甚至于低血糖;有些人一边打胰岛素,一边放开肚子无所顾忌地大吃大喝;还有些人面对忽高忽低的血糖痛苦不堪。

通过调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误区现状(见表1), 发现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掌握不够,缺乏正确饮食的基本知识。因此必须加强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健康教育。因为糖尿病血糖的波动直接与饮食有关。

3.1.1吃得越少越好

据调查,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通过控制饮食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但是控制饮食并不是单纯的少吃或不吃。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饥饿感,心慌,全身乏力,头昏等表现时,需注意是否为低血糖反应,应考虑饥饿感的产生是否与饮食控制过度有关,以及有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问题,需做好饮食调整:首先,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的过少,应当根据个人的年龄、体重、劳动强度及井发症等具休情况,算出每日主食量。再者,饮食控制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体力劳动或活动增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3.1.2不吃早餐,以求限食

糖尿病人中(尤其是老年人),不少人都不吃早餐,或早餐仅吃牛奶、鸡蛋,不吃主食,以为这是限制热量的好办法,其实这是错误的。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不仅要求限制每天的总热量,而且更要限制每餐的热量,后者比前者甚至更重要。所以二餐的热量必须平衡,以减少每餐热量的摄入。糖尿病患者若不吃早餐,血糖的来源减少,就不能为机体的正常代谢提供必要的能量,机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脂肪,并在肝脏内将脂肪转化为血糖,若脂肪分解过多,就会引起头痛、乏力等。严重者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若长期不吃早餐,体内的蛋白质就会被分解,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诱发感染并发症,所以用不吃早餐的犯法降低血糖是不可取的。建议有条件者还可在三餐之外加餐两餐(9:00时、16:00时)以使每餐主食少于100克。[5]而不吃早餐者另两餐摄入必然增加,这好比一匹病马拉不动满车,可拉半车,却可多跑两次,万不可为少跑一次而增加每次的重量。

3.1.3少吃粮,多吃肉,多吃油

为了少吃主食而又不饿肚,不少病人便想出多吃肉类、花生等油类食品的办法。医学界也曾经提倡过低糖、高脂肪、高蛋白膳食的治疗方案,随着胰岛素的问世和研究的深入现在的糖尿病包含方案己改为以粮为主、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6]“以粮为主”(指占总量的比例为50%―60%)比较符合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并有利于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和改善糖耐量。科学的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葡萄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0%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3.1.4不能吃水果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出于忌口的原因,始终与水果保持距离,其实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除此之外,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铬,锰,对提高胰岛素活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水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一般糖尿病人在血糖己经获得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水果糖分也是有区别的,西瓜含糖4%:而枣、甘庶约20%。在严格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适当进食一些西瓜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是允许的。但进食水果后必须扣除相应主食量,譬如250克橘子或苹果相当于主食25克。一般在午餐和晚餐主食均按标准控制在50克或75克时,15:00时可进食一块西瓜或一个苹果等其他水果(200-250克)以顶替加餐。当然,在血糖未控制时暂不宜进食水果 。

3.1.5用了胰岛素,饮食可增加

一些患者错误地认定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抵消法,误以为采用胰岛素治疗,就可以增加饮食量,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过量、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几率,非常不利于疾病控制,而且体重也会有上升的趋势,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不但需要配合营养治疗,而且非常必要。所以,任何治疗条件下对饮食治疗的放松都是错误的。

3.2问题分析

3.2.1文化因素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文化程度高低不等,有的甚至是文盲,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不仅对疾病本身不了解,对饮食控制在治疗中的作用与重要性也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正确使用《食品交换表》。同时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部分患者对饮食指导的接受程度与配合程度也并不理想。

3.2.2经济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而言,疾病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部分患者往往没有条件去保证每日的营养素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的摄入等,长期的不平衡饮食,更是增加了控制血糖的难度。

3.2.3家庭因素

由于病程长,家属和亲人不够重视,或掌握的相关知识有限,不能保证膳食繁琐的计算和烹调等,使得患者摄入营养素的量和比例不合理。同时,由于老年人的心、脑以及其它器官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他们会处处感到力不从心,患糖尿病后更加烦恼,产生悲观情绪,表现为不愿配合饮食治疗,往往会应付了事。

3.2.4社会因索

在膳食管理方面,医院仍存在薄弱环节,医院的膳食科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少能为患者提供因人而宜的健康食谱,使得患者即使在住院期间也不能保证饮食的合理。

4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

饮食治疗是治疗DM的基本措施之一,70%-80%老年人的病情靠限制饮食,增加纤维素和适当的轻体力活动即可控制[7]。凡新诊断的老年DM患者,葡萄糖糖耐量降低及NIPDM应立即开始饮食疗法,饮食疗法的宗旨是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脂类代谢,通过合理的营养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对于老年肥胖病情较轻者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老年DM患者的膳食应根据其健康状况来确定,并从多方面评价老年DM患者的营养状,如临床实验室监测有无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D、钙、锌缺乏等营养不良的潜在危险等[8],美国仍沿用对成人DM患者的建议,即蛋白质为总热量的10%-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占50%-60%[2]日本DM协会推荐的食品交换法是将食品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产生的总热量及重量有机联系在一起,找出其中的规律,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容易掌握,国内则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及特点制订不同类型和DM饮食。

4.1 科学地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胰岛B细跑的负担,故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最基础的治疗措施,饮食治疗的总原则就是要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7]。

4.1.1 每日总热量的计算

首先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测出标准体重,然后根据标准体重、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一般成人在静息状态下25-30千卡/d・kg;理想体重、中度体力劳动者35-40千卡/d・kg;理想体重,重体力劳动者40千卡/d・kg;理想体重,营养不良者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热量应酌情增加,肥胖者则酌减,使患者体重逐渐下降至正常标准的5%左右。饮食中理想体重蛋白质合量:0.8-1.2g/d・kg,脂肪量0.6-1.08g/d・kg,其余为糖量。按热量可配制,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60%-70%,蛋白质15%-20%,脂肪30%以下[3],确定全日的总热量后,每天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三大营养的比例,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d),占全日总热量的15%-20%;脂肪摄入量为:0.6-1.0g/(kg・d)占全日总热量的25%-30%。碳水化合物=[(总热量(kcal)―(蛋白质X4)―脂肪X9]÷4。标准体重=身高(cm)―105。

4.1.2食物营养成分分配

按蛋白质,脂肪、糖类三大食物在总热量中占的比例,算出每种物质应供给的热量根据具体条件及饮食习惯查看食物成分表,折算成可行食谱,三餐热量按1/3、1/3、1/3或1/5、2/5、2/5的比例分配[9],饮食应定量,分餐进食,忌食单糖如蔗糖、蜂蜜,各种糖果、甜点,含糖高的水果如葡萄、梨和香蕉,有些水果含糖量低,也应包括在总热量内,提倡食用植物油和绿叶蔬菜,少食用合胆固醇高的食物。

4.2控制饮食

现代医学证明,正常人在饮食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着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要合理进行饮食控制。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严格控制热量,但有些患者不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糖尿病确诊后,有相当一部分人难过饮食关,老人更是如此,教给老人一些简单的技巧,既可满足其口福,又可控制饮食,帮助度过这一难关,如:定时进餐,进餐前先喝无糖白水或菜汤,使用容量小的餐具(一份食物看上去多一些),慢慢地进食,在两口之间要放下餐具等待15秒,必须满足口欲时,可以吃需要咀嚼的蔬菜如白菜、黄瓜、韭菜等低糖高纤维素食物。一旦养成饮食习惯后,再在家人等的帮助下,就会自觉遵守。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讲解糖尿病饮食的重要性及其危害,让患者自觉遵守饮食规定,定时、定量进餐,进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强调食品的多样性,以保证营养的平衡和代谢的需要,同时让患者应戒烟、酒,达到饮食治疗的良好效果。

4.3介绍《食品交换表》鼓励家属使用

《食品交换表》分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豆乳类、油脂类六人类,该表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各种营养素比例科学、合理、固定。在增减热量上以主食为主,其他不变。同类食品同单位可以相互交换,其热量不变,教会使用称、量杯、量勺,包括称量各种调味料及油脂等选择食物。科学使用《食品交换表》,合理的膳食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8]。

4.4健康教育

4.4.1对入院的糖尿病患者有耐心和同情心,关心病人

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减轻思想负担,消除不良情绪,正确对待疾病。通过交谈、询问了解患者亲属情况,要求家属及亲人一起学习糖尿病饮食知识,对不了解的方面。重点给予讲解,得到家属和亲人的完全合作,让其懂得长期坚持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和措施。向患者及亲属解释饮食法是糖尿病治疗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措施。能否合理饮食直接关系到血糖的控制与否。让患者和亲属知晓,血糖的有效控制。可减少致残及严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避免和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特别是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热量。经过合理的饮食控制,保证主、副食和三大营养的合理分配,做到进食定时、定量,选择食品多样化,保证充足的营养。讲明如不能严格执行合理的饮食控制治疗,任何治疗方案,都难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4.4.2健康教育在门诊咨询中应制度化

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消费观念也不断增强,目前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帮助糖尿病病人走出饮食误区,现在食物中的美食品种越来越多。在咨询门诊中常遇到病人讲,旧社会没有吃,现在物质丰富了,又不能吃。可见,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力和精神负担很大。宣教者必须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解决饮食中的误区。如不能严格控制和调节饮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宣教者必须与糖尿病病人加强心理沟通,解除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糖尿病病人能掌握一些卫生键康知识,主动配合饮食疗法,形成制度化,做到教育有计划,有安排,有内容,有时间,有措施,并有登记,且有反馈及检查措施,使健康教育受到良好实效。由于我们注意收集信息反馈,能及时调整宣教内容和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4.4.3解决饮食误区要多样化

现在糖尿病病人不断增加,若治疗不当,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健康,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国外资料表明,糖尿病医疗费用已占发达国家平均卫生预算总额的8%左右,从中可见糖尿病费用之大。说明饮食管理是糖尿病病人的首要问题。饮食能控制好,并发症就能减少。患者往往对饮食控制认识不足,常陷入饮食误区。这一问题必须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可通过设计饮食膳食表,宣传教育图片,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个别指导针对性强。陷入饮食误区的病人多数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职务不高,加上他们长期患病,长期看病,给他们造成思想孤独,情绪低沉,一般不喜欢与他人沟通,因而血糖控制不理想,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一对一的进行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想目的,也可召集患者3-5人,进行饮食误区指导座谈会,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传递新知识,对饮食治疗有新的体会与认识,使血糖控制较理想。糖尿病基本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及控制的基础。通过教育,学会自我监测,饮食适当,控制血糖.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小结

对于每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永远都是治疗的基础。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是要求强调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三者的和谐与平衡。糖尿病患者固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无所顾及的饮食,但也绝对不只是少吃或不吃。饮食治疗的意义在于:保持健康的体重,维持营养平衡,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原则是: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人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菜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管怎样,饮食应该是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健康人和病人都有权力享受饮食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滋味。糖尿病患者要享受健康饮食就需要掌握许多有关糖尿病饮食的知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针对不足提出适当的护理对策,进行饮食指导,改善综合治疗效果,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耀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

[2] 王圣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2004,1.

[3] 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实用糖尿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8-194.

[4] 李光伟.应切实加强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的管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1):1?2.

[5] 李小琦.195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1):2284-2285.

[6] 范丽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0):5621.

[7] 吴雅芳,徐建萍.糖尿病血糖波动病人饮食治疗知识及饮食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1,15(4):208?209.

[8] 黎艺.住院糖尿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02,2(2):215-216.

[9] 钱展红.糖尿病病人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23(1-2):38-39.

[10] 廖清书,刘建平,张血梅.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自护指导[J]1现代康复,2001,4(5):41.

[11] 田德禄,邹建华1中医内科学[M]l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9661.

[12] 齐晓燕.糖尿病人的中医结合护理体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 15(1):47.

上一篇:现代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下一篇:艾滋病合并结核病18 例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