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F4360-1的本振源设计

时间:2022-08-07 11:36:49

基于ADF4360-1的本振源设计

摘 要:结合锁相频率合成基本原理以及高集成锁相频率合成芯片ADF4360-1工作特性,设计一个稳定的2.33 GHz本振源电路模块,应用于中频射频发信机中。详细介绍了核心芯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并给出完整的硬件电路。经仿真测试,该电路的性能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关键词:锁相环频率合成;ADF4360-1;本振;环路滤波器

中图分类号:TN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09)21-071-03

Design of Clock Signal Generator Based on ADF4360-1

ZOU Ling,SHI Xiaolei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430068,China)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phase locked loop and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fully integrated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ADF4360-1 are analyzed.A design of a stedy 2.33 GHz local oscillator signal generator circuit module is applied to the system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structure,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re chip,designs the hardware circuit.The simulation and measure of the system show that the result is correct basically.

Keywords:PLL frequency synthesis;ADF4360-1;local oscillation;loop filter

0 引 言

在无线通信领域,本振信号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混频器输出频谱纯度的主要因素。频率合成技术是指由一个稳定、准确的标准参考频率,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产生大量离散的具有同一稳定度和准确度的信号频率[1]。锁相式频率合成器是一种建立在相位负反馈基础上的闭环控制系统,主要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

通过锁相频率合成实现的频率源在通信、CATV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很多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实现都直接依赖于频率源的性能[2,3]。ADI公司生产的ADF4360-1是电流型电荷泵数字锁相式频率综合器芯片,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1 ADF4360-1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

ADF4360-1主要由数字鉴相器、电荷泵、分频器、计数器及双模前置P/(P+1)分频器等组成。如图1所示。

1.1 工作原理

从ADF4360-1外部输入的信号有标准频率源信号和控制信号,14位可编程参考R分频器对外部频率源信号分频后得到参考频率送至鉴相器。控制信号由时钟信号CLK、数据信号DATA和使能信号LE组成。在CLK的控制下,串行输入24位数据信号,暂时存放在24位数据寄存器中。在接收到使能信号LE后,先前输入的24位数据根据地址位到达对应的锁存器[1]。

图1 ADF4360-1内部结构图

ADF4360-1的主分频比N由双模预分频器(P/P+1)、可编程5位A计数器及13位B分频器实现,算法为N=B×P+A,输出频率为\:fout=(B×P+A)×fref/R,通过设置A,B,R三个控制字寄存器的控制字来实现对锁相环的控制。该芯片只需添加环路滤波器,根据输出频率大小选择合适的参数,即可输出较稳定的频率。

1.2 主要性能[5]

ADF4360-1是美国ADI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性能锁相频率合成芯片,主要可应用于无线射频通信系统基站(GSM,WCDMA)、手机以及通信检测设备中,为上下变频提供本振信号。其特性如下:

工作电压: 3~3.6 V;输出信号功率可控范围具有四组可编程双模分频器8/9,16/17,31/32;三线串行接口进行编程控制;1.8 V逻辑兼容;输出功率可编程范围是-13~-6 dB;能够进行模拟和数字锁定检测;内部集成VCO;具有软件和硬件掉电模式。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中频发射电路中,本振源电路模块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锁相频率合成芯片ADF4360-1设计2.33 GHz本振源信号,为射频发信机正交混频电路提供性能良好的本振载波。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本振源系统框图

2.1 电路参数设定[5,6]

基于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只需要在内部集成VCO的频率合成芯片ADF4360-1加环路滤波器,即可实现PLL频率合成电路。

本电路设计中,ADF4360-1的PFD输入频率为200 kHz,因此参考时钟分频R=50。由公式fout=(B×P+A)×fref/R,可计算出N为11 250,双模前置分频器设置为P/(P+1)=32/33,计数器A设置为18,计数器B设置为351。根据ADF4360-1芯片资料,三个控制寄存器初始化设置为R寄存器0000C9H,C寄存器8FF128H,N寄存器015F4AH,如表1所示。本振源电路输出信号功率为-6 dB。

表1 寄存器初始化设置值

寄存器名称初始化值(MSB…LSB)

R寄存器0000 0000 0000 0000 1100 1001

C寄存器1000 1111 1111 0001 0010 1000

N寄存器0000 0001 0101 1111 0100 1010

2.2 环路滤波器电路设计

环路滤波器(LPF)具有低通特性,它主要是抑制鉴相器输出电压中的载频分量和高频噪声,降低由VCO控制电压的不纯而引起的寄生输出。更重要的是它对环路参数调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利用AD公司提供的专用设计与仿真工具软件ADI simPLL对图2结构形成的无源三阶滤波电路进行仿真、设计。依照软件提示,逐步设定各项参数,并选择芯片型号和环路滤波器形式,最后生成的电路如图3所示[7,8]。

图3 无源三阶滤波电路

2.3 锁相环本振源电路设计

完整的硬件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本振源电路硬件图

电源电路采用TPS76333和LM317T产生稳定的3.3 V电压供电。ADF4360-1的参考时钟输入引脚与晶振电路输出端相连,在内部VCO输入引脚VTUNE与内部电荷泵输出引脚CP之间接入三阶环路滤波电路。

核心芯片内部控制寄存器的初始化数值通过单片机控制写入,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2051。

3 编程控制及目标寄存器初始化[9]

单片机P1.5,P1.6,P1.7 三个I/O口分别与芯片CLK,DATA,LE相连。图5给出了数据输入的时序图。

数据(DATA)在每个时钟(CLOCK)的上升沿从MSB(最高有效位)开始依次写人24位移位寄存器中,直到LSB位写人完成之后,由来自LE的上升沿将存储在24位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一次性锁存人目标寄存器(包括R计数锁存器、N计数锁存器、功能锁存器以及初始化锁存器),再进行下一个目标寄存器的初始化。寄存器赋值顺序为R-C-N,目标寄存器的选择由移位寄存器最末两位DB0,DB1来决定,其中C和N寄存器的赋值时间间隔应大于5 ms。

图5 配置时序图

单片机控制程序(R寄存器)如下:

ORG 0000H

MOV P3,#0FFH

MOV P1,#0FFH

MOV P2,#0FFH

MOV P0,#0FFH

…/*初始化子程序*/

MOV33H,#00H

MOV32H,#00H

MOV31H,#C9H;r0=00 00 C9H

LOOP1:

CLRP1.5

CLRP1.6

CLRP1.7

MOVR1,#06H;R1作循环计数用

MOVA,33H

RLCA

RLCA

LOOP11:

RLCA

MOVP1.6, C;向DATA端口写数据

CLRC

SETBP1.5 ;向CLOCK端口写1

NOP ;高电平持续一段时间

CLRP1.5 ;向CLOCK端口写0

DJNZR1, LOOP11 ;直到送完全部位数据

MOVR1, #08H ;R1作循环计数用

MOVA,32H;参考分频器的低8位送入累加器A

LOOP12:

CLRP1.7;向LE端口写0

RLCA

MOVP1.6, C;向DATA端口写数据

CLRC

SETBP1.5;向CLOCK端口写1

NOP;高电平持续一段时间

CLRP1.5;向CLOCK端口写0

DJNZR1,LOOP12;直到送完全部低8位数据

MOVR1,#08H;R1作循环计数用

MOVA,31H;参考分频器的低8位送入累加器A

LOOP13:

CLRP1.7;向LE端口写0

RLCA

MOVP1.6,C;向DATA端口写数据

CLRC

SETBP1.5;向CLOCK端口写1

NOP;高电平持续一段时间

CLRP1.5;向CLOCK端口写0

DJNZR1, LOOP13;直到送完全部低8位数据

SETBP1.7;向LE端口写1

NOP

CLRP1.7;向LE端口写0

4 结 语

本文介绍了利用锁相频率合成芯片ADF4360-1为中频射频发信机设计本振信号源,给出了设计的关键参数、控制流程以及部分程序代码。最后测得相位噪声为-83 dBc/Hz@1 kHz,达到了基本标准。由于ADF4360-1内部集成VCO、外部通过单片机I/O口写入控制字,因此该系统具有电路简单、调试方便、功耗和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射频电路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

参考文献

[1]李青,王家礼.基于ADF4113的本振源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3):90-92.

[2]远坂俊昭.锁相环(PLL)电路设计与应用[M].何希才,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张厥胜,曹丽娜.锁相与频率合成技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4]袁慧琴,郭春生.C波段锁相环式本振源设计[J].现代雷达,2008,30(1):84-86.

[5]Analog Devices.Integrated Synthesizer and VCO ADF4360-1 Datasheet[Z].2004.

[6]李丹,刘宏立.锁相频率合成芯片ADF4360-1及其在射频发射机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6(13):96-98.

[7]赵浩平,刘乃安.锁相频率合成器ADF4360-4及其在WLAN混频电路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7(10):22-25.

[8]田耀贵,崔平,贾世旺.利用ADF4113设计数字锁相式频率源[J].无线电工程,2004,34(2):50-51.

[9]郑秀文,唐小宏.可用于频率合成的高性能锁相芯片ADF4113[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4):68-70.

[10]陈景文.基于ADF4360-4锁相频率合成器的混频[J].现代雷达,2008,30(1):84-86.

作者简介

邹 玲 女,1962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微波通信技术及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方面的研究。

石小磊 男,1985年出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波通信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频率源低杂散设计 下一篇:基于Simulink仿真的数字调制系统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