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教育于信息技术教学之实践

时间:2022-08-07 10:59:08

寓德育教育于信息技术教学之实践

信息技术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加强课程整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教育实践如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不少青少年学生热衷于上网打游戏、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进而演变为厌学逃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强化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要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让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遵纪守规的好习惯

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特别是在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必要性。比如,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时,一定要教学生学会正确的开关机步骤,尤其是关机,不是直接关电源,还得让学生明白原因,告诉他们这样做既可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为避免有学生上完机后给所用计算机设置密码,可以让他们用设置了密码的电脑,让他们体会其中的不便,然后告诉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还有个别学生不爱护机房的公共设施,随意进行插拔鼠标、键盘、耳机、网线等,甚至有把鼠标的滚球当玩具的,等等。这些都要及时教育,教育他们爱护计算机设备,学习正确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二是要加强纪律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操作性强,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时间较多,有些学生认为机房并不等同于教室,日常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上课迟到、早退、吃零食、不注意公共卫生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纪律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无论在教室还是机房上课,都必须遵规守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要加强榜样教育。榜样的作用是无形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演示操作中,要以身作则,做到规范操作,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还要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精湛的教艺、深厚的专业基本功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从身心健康入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信息伦理道德

当今世界,网络上的信息形形,交替更新特别快,如果一味地限制甚至禁止学生上网,这是不现实的,更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也等于拒绝了获取信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鉴于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更要考虑怎样既能让学生学会利用因特网学习,又防止网上不良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侵害。

一要强化宣传教育。比如,在讲“网上道德规范”部分时,要告诉学生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和素养,如何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并特别强调学生要牢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练习时推荐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健康的优秀网站,引导他们学会判断是非,尽量避免学生在网上乱看乱逛。还有,比如在学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查找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目前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在班上进行交流,提高鉴别能力,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制一些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二要积极教育引导。针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告诉同学们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有些游戏还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呢,但如果把游戏当作信息技术学习的全部,只会对自己的身心发展有百害无一利。同时告诫他们,网络上的许多游戏不适合学生玩,若长期沉迷不但会对视觉、听觉造成损害,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以适时列举国内外一些青少年因沉迷电脑游戏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违法犯罪以致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例,让他们认识到沉迷于游戏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端正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三要强化爱国意识。比如,在介绍《我们有了“龙芯”》部分时,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以及“龙芯”的研制背景及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落后,让学生看到发展的差距,产生一定的民族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再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我们的国产软件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优秀文字处理软件,并要向学生介绍国内软件界的重要人物,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都有贡献的人。

四要注重细节教育。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合理运用课程整合,细心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在学习注册电子信箱时,就有学生偷看旁边的同学设置密码,甚至边看边念叨地记别人的密码。为此,老师可以顺势提问:为什么在登陆信箱时密码都不正常显示?这样就引出“个人隐私”,告诉学生应当尊重他人隐私,不能偷窥他人密码,这样在不经意间就培养了学生的信息道德。另外,当讲到“计算机病毒”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不但危害社会,也毁掉自己前程的“黑客”事例,使学生在为这些“黑客”惋惜的同时,也告诫自己一定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三、从树立目标入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虽然已经是高中学生了,但好多学生其实根本不清楚学习是为了什么,只模糊地知道家长、老师也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但根本不清楚上学的目的和意义,总觉得是老师和家长跟自己过意不去,所以总会发生很多矛盾。为此,我在教授“多媒体作品的基本制作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与评价)”这部分内容时,总有学生搞不清应该是先进行需求分析还是先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告诉学生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需求分析是根据主题确定作品要达到的目标,并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规划设计则是根据需求分析,以形成一个清晰可行的设计方案。这时,学生基本明白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明白自己的目标,同时也明白了不光要明确目标,还要明确目标有没有意义,如果有,客观条件允许不允许,也就是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由制作多媒体作品引申到我们自己。让学生也为自己的人生也做个需求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需要想得远一点,让学生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从而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要让他们明白,只要有目标,就有成功的希望,不管目标是多么的伟大或是渺小;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努力学习,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好好学习这条路。

上一篇:浅议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下一篇:对构建高效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