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8-07 08:38:36

对中学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

摘 要:当今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家庭过分重视孩子成才而不是关注其健康成长等原因,导致中学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不管是对学生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来说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对中学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立健全中学安全教育体系,对老师进行培训,营造学校安全文化等措施来处理中学安全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安全教育;缺失;原则;对策

一、中学安全教育滞后和缺失的原因

(一)当前人们过于看重中学生成才而非健康成长

目前,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希望学生能为了通过考试而努力,忽略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长此以往,形成的价值观都是以成才为标准,成才是第一位的,健康成长是第二位的。这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

(二)迫于升学压力, 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校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为了提高升学率而焦头烂额,因此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没有设置安全教育的课程。同时,也有一种错误观念如加强保卫人员队伍的建设,限制学生的活动就能解决安全教育的问题,是非常不明智的。

(三)教师安全意识薄弱, 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对于教师来说,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的培训,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更是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老师的工作重心只是在学科教育上,是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最终目的的,因此,安全教育的工作在中学较难开展。

(四)家长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知识轻技能

对于家长来说,家长自己也是对安全教育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家长把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完全寄托在学校上。况且,家长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能考一个好的学校,对于学生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则是相对不关心的。

(五)中学生, 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 用能力尚显不足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属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未成熟,不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安全知识,加上安全演练的次数完全不达标,造成难以掌握安全技能的结果。同时,中学生受到网络媒体、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易出现崇尚暴力等行为。

二、开展中学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学校主导、家长配合、全社会参与和监督的中学安全教育体系

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学校要占主导,要把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和科学化, 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学校要与家长配合,建立畅通无阻的家校沟通渠道,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校外和家庭安全教育。社会要参与和监督的中学安全教育体系,规范校园周边环境,建立和谐社会。

(二)开设系统的中学安全教育课程, 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学校要定期开设中学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内容主要是,第一,安全观的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养成;第二,安全知识的学习;第三,安全技能的培训;第四,安全心理学的学习。中学生因自己没有成熟,也没有成熟的安全观,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 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

要认识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中学安全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学校可以定期邀请消防官兵、交警、医生人员等进校开展讲座或者进行实地演练等活动, 帮助中学生理论结合实际, 有效地掌握安全技能。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辩论赛、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 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

(四)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中学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学校要对中学教师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一方面让老师增强安全意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是让老师对校园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有一个充分了解。更重要是让老师正确掌握安全技能,能在特定场合实施救人和自救,并把安全教育适当地加入在学科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 徐美贞.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认知态度[J].教育科学研究, 2007(10).

[2] 吴淑娴.强化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路径选择[J].三峡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2).

上一篇:《太平广记》草木类初探 下一篇:从早期阴阳学的视角看自然与人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