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制度应该如何面对“老龄化社会”冲击

时间:2022-08-07 06:44:34

医疗保险制度应该如何面对“老龄化社会”冲击

摘 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人口健康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尤其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卫生医疗资源也随之逐年上升。加强社区老年慢性病疾病管理不但可以直接降低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而且可以通过方便的社区医疗减少老年人的就诊困难,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收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管理目的。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老龄化社会;慢性病;社区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0(C)-0133-02

人口老龄化是个世界性的变化趋势,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效应和人均寿命的提高,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从1964年的4.52%增加到了2005年的9.07%,而且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所以老年人口绝对数字大,人口老龄化具有加速的趋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预计2050年将升至28%以上,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加上长期接触慢性病危险因素,成为主要的慢性病人群。人口老龄化导致老龄人口医疗费用大幅上升,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其他人群的3―5。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部分的老年人的疾病支出仅仅由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提供支持,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市退休人群的生活状况与疾病支出费用的分析,提出如何通过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矛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高龄老人的经济,医疗保障现状

1、高龄老人的经济现状

经济保障是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制约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的基础条件。高龄老人(80岁以上)的经济保障条件要比中龄老人(70―79岁)和低龄老人(60―69岁)差许多。2000年的数据表明,农村高龄老人依靠离退休金和自己劳动提供经济来源的男性为13.1%,女性为2.2%;城镇男性为50.9%,女性为11.7%。依靠社会福利提供经济来源的高龄老人较少,农村只有6.3%,城镇也只有7.2%。依靠家庭提供经济保障的高龄老人的比重相当大,农村女性为90.2%,男性为79.5%;城镇女性为77.5%,男性为41.6%。从高龄老人总体而言,依靠离退休金和自己劳动所得的仅占20%,依靠社会福利作为自己经济来源的只有7.2%,而依靠家庭保障经济来源的占到76.4%,其中城镇占到62.2%,农村则高达85.9%。依靠离退休金作为经济保障的高龄老人的比重,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呈迅速下降趋势,依靠家庭作为经济保障的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呈飞快上升趋势,从中揭示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高龄老人的经济自主能力是最脆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依赖家庭,经济保障力越来越差。这种几乎完全依靠外来供给的经济来源在家庭矛盾,疾病威胁,慢性病消费的几大因素的影响下,持续的供给非常不稳定,造成了老年患者晚年经济收入很容易受到影响。

2、高龄老人的医疗保障现状

“老有所医”是老年人口不可或缺的,是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制约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人老体衰,功能退化,多病,是老年人的常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患病率高达39.2%,是年轻人的6.5倍,因而他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急切而量大,尤以高龄老人为甚。从2003―2010年,我市在保人群的退休职工由33113人上升至84390人,退休职工办理慢性病由4064人上升至14382人,退休职工中慢性病患者由2003年的4064人上升到14382人,增长率253.88%,尤其以高血压,糖尿病两类基础慢性病发病率高,高血压患者由2003年2895人上升为2010年10316人。8年时间增长率为256.33%,糖尿病患者由2003年的2097人增长为2010年的9188人,增长率为338.14%。在我市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支付分析钟,高龄患者由于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出现轻度的增加,但是,自付金额却因为总费用的上升增幅明显,医疗保障问题上,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提高享受公费医疗者比重下降,而依靠家庭者的比重逐年提高。这就意味着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额的医疗费用越来越多的由自己和家庭来承担。从上面对高龄老人经济、医疗保障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龄老人的经济、医疗社会保障水平很低,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家庭养老在新时期又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给高龄老人经济、医疗保障的困境雪上加霜,致使高龄老人成为老年人口群体中最为脆弱的部分。

二、医疗保险政策

1、老年人的医疗保险政策缺失

在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中,政府或企业按照“低工资,高福利”的政策,已经扣除了工人工资的一部分作为职工的医疗保险费,并承诺在工人退休后让他们继续享受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因此,老年人在他们工作时并没有也不必要为自己防老看病留下积蓄。退休老人就是在这样的结构背景下无可奈何地过渡到新医保模式中的,他们在自己的账户积累为零时,也正是他们最需要医疗服务时,被强迫脱离原有的实报实销的医保体制。新医保模式是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显著标志为劳动者提供基本医疗保健的理念设计而成的,但这种低水平基础上的基本医疗保健的标准却是按照全人群来设计的,对因年龄差异引起的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同,制度设计还不周全。从某种意义上说,“低水平”和“封顶线”乎专为老年人而设。最需要医疗服务的是老年人,医疗费用超过”封顶线”的人员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也最大。实际上,以保障劳动者”基本医疗保健”为制度目标的医保模式大多以劳动者自身具有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为基础。但是,由于制度性的原因,老年人并没有这个基础。尽管医保制度的改革对社会各类群体都将造成种种影响,但是,受改革冲击最大的却是老年人。在他们年轻而不太需要医疗服务时,曾经向政府或企业缴纳过医疗保健费,并且得到了政府对他们年老时身体健康的美好承诺。真正进入暮年时,却实实在在地面临着基本医疗保健难以保障的风险。

2、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困难

现行制度的漏洞和资源分配与使用的不合理会放大我们解决老年医疗问题的难度。(1)现行制度覆盖范围过窄。(2)现行制度的资金筹措能力、积累额很有限。(3)现行制度的资金分配、使用、保值增值、管理与监督等,存在很多漏洞。(4)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贫富阶层利用卫生资源的差距大,公共卫生防御体系薄弱。(5)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撑。主要表现在当前的医疗管理体制、医院的职能定位、药品的生产流通体制、相关监督机制等,存在着诸多漏洞和制度/失灵0问题。从而造成医疗卫生领域寻租空间大,资源分配不公、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药品价格虚高不下。(6)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疗服务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经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过去五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8.9%、农村增长了2.4%,而年医疗卫生支出城市、农村分别增长了13.5%和11.8%。(7)缺少能与医疗保险制度相辅相成的社会化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影响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少子老龄化,对我国的老年照料能力的考验是日益严峻的。缺少完善的社会化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作支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日益严重的人口老化国情面前,无疑是困难重重。总之,要有效应对老龄化提出的挑战,还需要尽快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

三、对策与建议

1、对高龄老人实行医疗补助制度

作为临时的过渡办法。对城镇中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上的高龄老人,每年给一定量的“医疗补助金”,专人专用,年末有余,可转入下年继续使用;提高高龄老年患者的疾病报销比例,如按照70岁为基准,年龄每增加2岁,报销增加一个百分点。

2、加强和完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以利健康老龄化的发展

2000年高龄老人资料显示,因为路远不去看病的高龄老人,城镇为7%,农村为14.8%,由于行动不便未去看病的高龄老人,城镇为27%,农村为29.3%,说不清原因而没去看病的高龄老人,城镇为43%,农村为34.7%。这一组数字说明,我们的老年医疗保健网络还很不完善,分布不均,医疗保健服务还很不到位。因此,我们建议要加强和完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地域分布要合理。

3、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卫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地点分散,收费低廉,管理方便,就诊方便的特点。通过广泛设置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让社区老年人就近诊治,让社区医疗机构增加收入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待遇,减少老年患者到大医院就诊排队,划价,记帐,取药的不便,通过增加医疗收入吸引更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从而达到医疗机构生存,社区老年患者就诊难度下降,医疗支出减少,患病及时监测,管理和治疗双赢的局面。通过增加医疗保险定点,提高报销比例,提供低廉的卫生服务。减少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就是在另一方面增加养老资金供给,减少老年人的医疗负担就是减少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走向良性循环,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劳颖谦,男,桂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广西桂林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科员;曹伟洁,女,广西桂林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科员,桂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李英丹,男,广西桂林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科员,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蔡芸,女,广西桂林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科员。

参考文献:

[1]柳玉芝,张纯元.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1期,12-16页.

[2]徐丽.老龄化趋势给医保基金带来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2期,5-59页.

[3]陈可冀.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4]谢坚刚.老年人在医保改革中面临的风险和对策[J].社会,2002(2)32-33.

[5]陈洁君,张亮.对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5-48.

上一篇:化工企业事故预防对策探析 下一篇: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劳动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