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途径与启示

时间:2022-08-07 06:39:19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途径与启示

摘要:

巾帼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具有妇联特点、女性特色、群众需求的巾帼志愿服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妇女社会贡献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巾帼志愿服务;巾帼志愿服务团;社会管理创新

一、巾帼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价值

(一)社会稳定的新生力量

找准巾帼志愿服务在政府与群众间开展工作的切入点,通过服务、维权、协调等手段,化解群众矛盾,维护家庭稳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稳定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发展的无形推手

通过志愿服务平台优势,巾帼志愿者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潜移默化地助推社会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有益补充

延伸和拓展政府服务力,在诸多领域和事件中,巾帼志愿服务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在开展群众文化、关爱扶贫、实施法律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巾帼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探索

(一)在管理模式上,集结力量,有序运作

1.组建团队。借助平面和网络媒体,吸纳有热心、有技能、愿参与、会参与的妇女群众加入到巾帼志愿者队伍中来。以余杭区为例,2012年,余杭区妇联成立“巾帼志愿服务团”,根据志愿者专业特长,分设爱心姐姐、知心姐姐、智慧姐姐、清洁姐姐、开心姐姐共5支志愿服务队和127支小分队。志愿者达2400余名。达到横向覆盖镇街、纵向涉及行业系统的巾帼志愿服务网络。

2.明责分工。“巾帼志愿服务团”五支队伍面向广大城乡家庭及女性群体分别开展法律维权咨询、关爱扶贫、科学育儿、庭院整治、群众文化健身和文娱活动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规范管理。制定《巾帼志愿团管理制度》和《巾帼志愿者工作职责》,建立招募、活动、培训、信息、评选、档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志愿者工作原则、服务内容和工作制度等。统一配置与管理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的队旗、着装、徽章、服务卡等。并在网站开辟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平台。接受妇女群众服务需求申请,交流志愿者服务信息、分享志愿服务感悟。

(二)在助推稳定上,关爱帮扶,维护权益

1.广立服务站点。以律师事务所和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布点依托,深入了解女性精英律师和精英心理咨询师,依据人才资源和空间位置,合理排布知心姐姐服务点。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全年共建立知心姐姐服务点12个,其中法律服务点6个、心理咨询点6个。

2.点联小组村社。对镇街、村社矛盾多发、突出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筛查出重点服务对象,分设小组,服务小组与排查对象进行1+1+x的点联。即一个小组联系一个镇街的X个村社。

3.结对重点对象。积极发挥骨干志愿者的力量,以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对重点女性人员进行结对服务,结合节日主题,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帮困送文艺下基层等活动。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全年知心姐姐志愿者服务队共开展活动243次,服务对象1.4万余人次;爱心姐姐志愿者服务队共开展活动264次,服务对象1.2万余人次。

(三)在助推发展上,宣教并举,提升素质

1.促进妇女成长。依据志愿者分工和专业特长,开展家庭礼仪、庭院整洁等实训活动。“以心交流、以爱相传”,帮扶妇女,协助妇女成长。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全年清洁姐姐志愿者服务队共开展活动299次,服务对象5.8万余人次。

2.维护家庭幸福。积极发挥志愿者在“平安、学习、美德、绿色、和谐”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利用节假日,启动“智慧假日课堂”活动,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全年智慧姐姐志愿服务队共开展活动167次,服务对象1.8万余人次。

3.推动社会和谐。从各地实际和需求出发,选择社会关注、妇女所需的项目,使巾帼志愿服务成为广大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和时尚追求,推动社会和谐。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开心姐姐志愿者服务队面向全区176个健身点开展健身操(舞)培训,引导妇女群众科学健身,全年共开展活动425次,辐射服务对象2、75万余人次。

三、巾帼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困惑

(一)巾帼志愿服务社会支持缺位

虽然各级党政和妇联组织对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持大力倡导、积极引导的态度,但是,巾帼志愿服务团体仍然面临着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大众的支持机制缺位。

(二)巾帼志愿服务投入资源不足

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持续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资源作支撑。目前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妇联组织从自身经费挤出的活动经费和志愿者自筹等途径,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公益性志愿活动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够,长此以往,会使志愿服务流于短期行为,发展成熟较为困难。

四、巾帼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建议

(一)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长期的、受众面更广的、更易于为群众所接受的宣传机制,加大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形成强大舆论声势,推动更多的人去认知、认可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感召更多的妇女姐妹投身志愿服务实践。

(二)健全规范管理机制

1.建立巾帼志愿者注册制度,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保障巾帼志愿服务人员稳定和服务的连续性。

2.完善巾帼志愿者培训机制,提升巾帼志愿者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建立和完善巾帼志愿者保障激励机制,引入积分制等形式,对参与的志愿服务时间、地点、内容、规模等进行记录评分,对巾帼志愿者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量化管理和考核。

4.借助合力,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促进巾帼志愿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融合。

5.将开展志愿服务的落脚点放在党政关注、群众关心、力所能及的社会热点、难点上,获得各级政府、妇女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

(三)提供必须资源支撑。

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力量建设,要整合社会资源,争取专项资金,为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1.巾帼志愿服务工作要在巩固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的服务项目,本着“需求+可能”的原则,因地制宜,针对本地、本行业的“盲区”“盲点”,积极打造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特色巾帼志愿服务。

2.主动向政府相关部门推荐对口的巾帼志愿服务项目,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3.探索低偿志愿服务模式,面向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坚持“无偿”,而满足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巾帼志愿服务不妨实行收取耗材、交通、餐饮等成本支出,确保服务的持续性。

作者:黄晓虹 单位: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活动部

上一篇:Snell高校档案人才管理研究 下一篇:高职英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