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墙粉刷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8-07 05:12:03

浅谈外墙粉刷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 要】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现代社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建筑事业中施工的项目包括很多,每一个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都不尽相同。然而对于不同的项目在进行施工时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关键词】外墙粉刷;质量通病;措施

我们建筑业在中由于受“左”的干扰,建筑工程质量下降、建筑装饰装修愈来愈单调,外墙粉刷粗糙、墙面易受污染,严重影响着市容美观。近年来通过拔乱返正,在提高工程质量,改变建筑老面孔方面,各建筑施工单位都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历史最好水平相比还有距离。然而也随着推广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由于设计、施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泥砂浆粉刷墙面存在着易开裂、空鼓等缺陷,轻则影响建筑物外部观感质量,重则破坏了建筑物外墙的防水、防渗功能。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建筑物外墙水泥砂浆粉刷层裂缝问题成了水泥砂浆外墙抹灰涂料饰面运用的关键。本文就根据外墙粉刷工程质量的通病及防治做一些简要分析,以便相互借鉴与学习。

1.当前现状分析

由于外墙抹灰涂料饰面具有施工操作简单、色彩丰富多样、便于重新涂装及维修等优点,越来越受建设单位及广大设计者的青睐,已逐步成为装点城市的亮丽风景线。但是近年来建筑物外墙贴面砖时常发生坠落情况,给居民和过往行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日前建筑外墙尤其是高层建筑外墙逐渐改用涂料。然而不少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棍合砂浆抹的外墙面出现一些裂缝或龟裂缝,既影响建筑物美观又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影响使用。所以为了提高外墙水泥砂浆的抗裂与抗渗性能,掺聚丙烯纤维增加砂浆的抗裂性能,掺耐碱玻璃纤维网提高砂浆抗拉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基体配合比和纤维掺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研制的外墙粉刷砂浆的抗裂和抗渗性能显著提高。

2.施工工序

外墙粉刷:

(1)施工工序:基层处理->做水平垂直灰饼、冲筋->隔夜浇水湿润->粉底糙->水泥砂浆粉面、拉毛。

(2)粉底糙前所有填充墙与梁底、柱边等部位应钉钢丝网,以防粉刷后在梁底及柱边产生裂缝并引起渗水现象。

(3)为防止外墙面粉刷的壳裂现象出现,当外墙粉刷基层刮糙后,必须待底糙干燥后进行面层的粉刷,一般间隔7~10天,具体干燥间隔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

(4)对外墙的窗台角及外墙阳角,均采用拉井字型通线控制。室内平顶、地坪阴角弹线加以控制。

(5)外墙面粉刷时各大角应在大面积粉刷时做好护角线,并且在墙面垂直偏差较大部位预先用水泥砂浆打底糙,梁、柱砼表面处先用水泥砂子胶水浆刷毛打底糙。

(6)底糙面洒水后,应该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从上而下用刮尺刮平表面,保证外墙窗框上下对齐,水平一致。其次掌握好收水程度,控制砂浆稠不宜过大,防止面层裂缝,外墙抹灰层完成后,应及时清理落下的砂浆,并应喷水养护3~4天。

3.施工方案

(1)新的水泥砂浆、混凝土表面需经一段通风干燥保养期,让墙面充分干燥,使墙面含水率小于10%,PH值小于10方可施工。通常在25度,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水泥砂浆墙面要干燥7天以上,混凝土墙面要干燥21天以上。

(2)现浇或预制的水泥混凝土基底,需要更长的养护期,并彻底清除表面脱膜剂。

(3)对已风化的混凝土基底、吸水性强且粗糙起砂的水泥抹灰层,应通过湿法涂刷工艺进行底涂处理。

(4)严重泛碱析白的基层,用钢刷去除结晶物,并用5%的草酸水溶液反复清洗,再用清水洗净。

(5)对于无承载能力、疏松、起皮的旧涂层,应连同腻子彻底铲除,洗净且干燥后再用腻子找平。对于轻度粉化但牢固的旧涂层打磨平整后用封底漆底涂即可。严重粉化的旧涂层应事先彻底清洗,旧的油性涂料应完全去除。

(6)污染严重的基层应清洁干净。可用漂白粉水溶液处理,再用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找平。

(7)局部较深的凹槽应先用水泥砂浆填充,局部凸起应先削平。基层墙面在批刮腻子前必须坚实牢固,不应有起砂、裂缝、疏松等缺陷。

(8)墙面破损、裂缝、不平整等部位在底涂前用外墙耐水腻子修补平整。每次批刮腻子的厚度控制在2mm之内,批刮腻子的总厚度不超过5mm.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或干裂。

(9)腻子干后,要用砂纸打磨平整,再用湿布将腻子上的浮灰抹去,并尽快涂漆,以免再次落灰。

(10)被涂层表面必须坚实牢固,不应有脱砂、裂纹、疏松、剥落等缺陷。被涂层表面必须清洁,无灰尘、泥土、油污、霉斑等附着物。

4.质量通病

4.1刮腻子翻皮

指腻子刮抹在混凝土或抹灰面层上时无附着力而翘起,或者产生鱼磷小结现象。其产生原因:腻子胶性小或过稠,而又刮抹在很光滑的表面上;混凝土或抹灰面层上有灰尘、污物等;腻子刮抹在冰霜的表面上;或表面温度较高,腻子刮抹过厚。

4.2起皮

指粉刷表面有片状脱落现象。产生原因:基层太光滑,浆液胶性太大;基层腻子胶性小,表面浆液胶性大;基层表面有灰尘、油污等;粉刷层太厚;基层表面潮湿,突然升温造成起皮。

4.3透底

指粉刷层对基层覆盖不严,特别是阴暗、管子后面,阳台处,刷浆不足,落出底色。产生原因:浆液太稀,喷的遍数少,对底色覆盖不严;浆液刷喷不均匀,或漏刷;基层表面有污物;基层太光滑,颜色太强,表面浆颜色浅。

4.4颜色不一致

指粉饰后表面颜色出现花斑,色相不统一。产生原因:物体表面潮湿;材料中比重较大的颜料下沉,未调合均匀;面色与底色不统一,未涂盖严密,砂底将基层表面磨损,未及时修理;喷浆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5.采取措施

基本规定:

(1)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按各自职责执行本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

(2)设计单位应明确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相关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有关单位进行交底。

(3)施工单位应编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的落实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

(5)外墙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水泥砂浆时,应分两次粉刷,每层厚度为7~5mm,一般采取隔夜糙的施工工艺,即先刮底糙,在底糙上划纹,隔一夜再粉面糙。粉刷时避免砂浆流淌,产生先天性空鼓。在超厚的部位,应分多层刮糙。

(6)腻子胶性要适中,混凝土或抹灰面层必须清理干净,无污物,也不宜太光滑,略粗糙些宜;每遍腻子刮抹不得过厚,更不能在冰霜、潮湿、高温的表面上进行施工。

(7)粉质材料用量要适当,可先作样板,再进行大面积的配料;基层表面油污要清除干净,表面太光滑时可先喷一清胶液,喷浆遍数应以符合质量验收标准为准;治理方法对有透底弊病的粉刷工程,要进行局部修补,再满喷1~2遍面浆即可。

(8)色浆必须选用耐碱性的石性颜料,不宜使用品色颜料;所以一定要精心操作,防止漏喷,不断提高操作技术。

6.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外墙粉刷质量通病的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工序质量监控,强化事前控制,将治理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次还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质量自检和专检制度,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对易产生外墙粉刷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或工序,加强整治工作,在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总之要加强对工程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充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周根兴.浅谈建筑外墙涂装的施工[J].科技经济市场,2008,(03).

[2]王亚芬.在施工中对楼板裂缝如何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3]江凯律.浅议我国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施工[J].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4]龚建祥.浅谈外墙抹灰不规则裂缝的处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上一篇:浅析土石方工程的施工 下一篇:秋季大棚西红柿的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