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社区整体护理素质

时间:2022-08-07 04:30:14

如何提高社区整体护理素质

【摘要】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人员须详细研究和深入学习提高的全面技能。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本文就护理人员如何进行系统化的社区整体护理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 整体护理;社区护理;心理干预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1 整体护理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人口的老年化以显现出来,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极大的重托和不稳定因素,老人在呐喊,社会也在呼吁,子女也在焦虑,心身疾病由此而来并逐渐增多并加重。整体护理在社区老年心身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也势在必行。

1.1 所谓心理干预是指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心理干预,并对患者性格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引导患者朝建康心理前进,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1.2 认识临床上的心身疾病做到有的放矢,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导致疾病的情绪一般来自于个体的冲突和挫折,饥饿与狂饮;焦虑与狂欢,他们自闭刺激肠胃,情绪不稳定到刺激大脑神经,压抑造成刺激神经的同时也刺激心肺功能,造成人体功能失调,以致加重身体病灶。其次,环境中的感光也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也引起神志冲动。紧张刺激信息系统首先使下丘脑兴奋,从而提高了机体的应对能力,个体表现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和血压增高等现象。持续下来造成躯体某一系统甚至整个组织系统紊乱。譬如;循环系统引起心律失常,心率改变,血压升高或降底等,呼吸系统引起胸闷、气短、孝喘等。

1.3 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扩大,集合型居住犹为显著,小病在社区医治,健康在意识中提高。建立健康辅导站,实现心理护理体系,让患者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疫。运用心理诊断让患者在宽松的环境下做心理疏导,心理干预从患者个人经历入手——情感交流——心理疏到——解决心理疑惑——放松训练,让患者发泄心中问题。

2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大多数患者存在治疗用药不规范、降压没达标,造成致残率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作者对本社区内原发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存在主要问题进行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进一步建立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模式提供依据。

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对他们进行卫生宣教,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增进信任和了解,告诉患者药物的分类,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告诉长期用药的益处,不治疗的害处,让其了解高血压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是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原发高血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致残率,从而消除患者长期用药治疗对身体有影响的顾虑

3 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和左胸前疼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性,可向左肩、左臂直至无名指与小指放射。疼痛持续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是当前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其治疗与护理值得临床关注。

对此我们应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与呼唤沟通,良好的环境与优质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赢得患者的信任,可见社区护理在预防与控制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发生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4 家庭输液

需要在家治疗、输液的人越来越多,做好家庭输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病人而言,环境熟悉,温暖,无需走动,恐惧感小。但对门诊来说,设备,卫生条件均不如医院,操作又只能是一个人负责治疗的全过程,所以,要求护士技术要精湛,工作要有计划性,责任感,有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能利用家里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完成整个过程,所以输液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4.1 操作前应先准备好“输液架”,可利用衣架、铁丝、绳子等。

4.2 给自己找一个较宽敞、干净的地方加药,以免碰到其他物品,污染针头,动作要快,减少污染时间。

4.3 液体加温,冬季有些液体可以加温,以防低温输液给病人造成不良反应,但有些药物如青霉素,VitC等不能加温。

4.4 选择血管 尽量以远端末梢开始有计划更换交替使用,并注意病人自身血管条件,根据患儿血管的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穿刺手法,防止盲目操作,以减轻痛苦和保护血管。

4.5 固定针头,家庭输液一定要找容易固定的血管,关节处的血管不易固定,必须先考虑好固定方法再穿刺,可用小盒放在关节下,将关节用小盒一起固定。儿童在行头皮穿刺时可用绷带加以固定。

4.6 对于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应注意浓度,必须按常规稀释和摇匀后再给药,如需输入两种不同药液,但又必须分组给药时,两组间需输入适量的等渗糖或生理盐水,用以冲洗输液管。

4.7 滴数,家庭输液按要求保持稳定滴速,对老年人,心肺疾病等病人尤其重要。

4.8 拨针,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形成两个穿刺点,即皮下、静脉,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应采用两点连续成(顺成)压迫止血拨针法。

4.9 静脉保护,静脉保护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有的病人由于长期进行输液造成静脉的破坏,当一旦病重抢救时,静脉通道不能及时建立,而延误了抢救时机。

4.10 严格对药品和液体的查对,严把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关,严格无菌操作。

家庭输液时对病人来说确实是方便、经济、见效快。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远离医院、抢救设备、药品不全等。所以我们应向社区居民介绍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点。

通过进行整体护理,消除社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疑虑,使他们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使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既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也对患者形成战胜疾病的信心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在社区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人员须详细研究和深入学习提高的全面技能。

参考文献

[1] 吴铁威.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吉林医学,2009,30(14):1453—1454.

[2] 李冬春.心理干预在社区老年人心身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健康刊,2010,7:1005—0515.

上一篇:浅析大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住院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