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材读学生思方法

时间:2022-08-07 03:49:17

读教材读学生思方法

摘 要:面对二期课改这样的政策和让学生减负的呼声,我们一线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我们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如何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并且还能学到东西。本文从教材、学生两个核心入手,谈谈我们教师可以怎么做并做得高效。

关键词:教材;学生;方法;高校课堂;愉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05-02

我们每个教师心中的课堂都是希望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教学三维目标能最大化的达成。所以在备课中我们心中的课堂环节如下:

课堂的主线和细节:

这样的设计是很完整但如何让

读什么:一是标题,二是内容

1、读标题是前提,标题是一节课或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文字虽少,但却是教学内容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一课的灵魂所在。标题中的关键字,要逐字分析。不能正确把握标题,老师的授课可能就会像写作文一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首先研究的基本图形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而且研究是这条线的性质。

2、读内容:具体到每一课,首先要看,都有哪些内容,每点内容有几个层次。再看虚线框部分,设计了什么样的活动?提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这么问?用意何在?可以删除或修改吗?

怎么读:

1、读标题要讲究顺序,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从单元-章-课-题。把握好这种顺序,才有可能正确理解所讲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把握教学侧重点和层次。

2、读学生:通过预学习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内容不用赘述了。或者哪些内容可以通过检测进而总结得到结论。

重读教材

何时需要重审教材?

1、学生反复出错时

课例:预初时《有理数的加减法》

发现问题:大量学生反复因为符号问题出错。

教材归因:因为引入负数,学生对负数的前面的性质符号“-”(负号)和运算符号的“-”(减号)产生混乱,进而产生大量符号错误。

教材重审:引入“代数和”的概念,进而要求学生按代数和的读法来读题,理顺运算符号对性质符号的干扰,形成符号的统一性,进而提高了计算的清晰度.

举例说明:(1)-3+1-4-3

(2)80+(-20)-30+100-(-32)

=80-20-30+100+32

调整效果:大幅度提高准确率,并且对混合运算及其后续的式的运算和方程、不等式等计算的基本功都发挥着比较正面的作用。

2、学生特别混乱时

课例:初三时《垂径定理及其5个推论》

发现问题:多数学生初学后,非常混乱,即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一个定理和五个推论,更无法用几何语言呈现出条件和结论,感觉学了犹如没学似的。

教材归因:一个定理五个推论的产生非常零碎,定理及其推论的验证过程没有形成系统,并且内容太多,没有从本质上理清吃透,进而学生无法形成认知的系统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教材重审:通过再阅读和审视,形成更为精准的认知即

关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

在1“过圆心”,2“垂直于弦”,3“平分弦”,4“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中知“二”推“二”,同时所有的推导过程的本质其实就是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进而又由此感受到了这部分知识的常作辅助线为连接半径和作弦心距,也可以升华为圆的问题其实本质不是圆的问题,走出来其实就是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调整效果:在知识、方法、能力这一块全面突破。

3、学生心存疑惑时

课例:初三时《锐角三角比》

问题呈现:初步学习锐角三角比这一张,学生尤其是优生总是漫不经心,问其原因,都说是这一章很简单,不就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事儿,以前就学的妥妥的,现在只是一种重复,最多把结论进行了记忆,没有什么思维含量,提不起劲。

重审教材:发现教材上这一章是跟在相似三角形之后的,而且概念的进入就是由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确定,则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就存在,则进一步的对应边之比就确定,从而产生了锐角三角比的系列概念。

问题解决:通过重审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关联性,就暗示了我们事实上锐角三角比是对相似三角形的补充和升华,尤其是对直角三角形相似更为灵活的重新认知。学生尤其是优生在以后解题过程中,在大量混乱的相似直角三角形背景中,证明直角三角形相似即麻烦又笨重甚至还混乱和无法顺利推进,但是如果变换一种理念,用在直角三角形的背景下,锐角等则它的锐角三角比都等,进而通过角的灵动带动边之比进而快速变换。 调整效果: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大幅度提高,问题有时也变得简洁和清晰。

思方法 我还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1、板书

数学课堂的板书能留下点什么,留给学生点什么?(新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

2、课前的准备(充分备好每一节课)

3、课后的跟进(课后的整理)

我期望的状态: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高自我,争取做到课堂各环节的无痕和灵活,课堂绝大部分学生是愉悦的高效的满足的。课后学生是有意愿的做作业有成就的结束作业,有欲望的拓展和探究。

上一篇:经济改善的线索与隐忧 下一篇:浅谈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