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瓶颈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8-07 11:30:55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瓶颈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经营困境,特别是融资困难,遏制了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政策性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1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原因分析

1.1企业自身问题

(1)财务制度不健全。据统计,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忽视财务方面的管理,财务管理的漏洞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难。财务建账不规范,会计出纳不分,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2)企业信用缺乏。因为中小企业先天的不足,比如,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产品科技含量低, 经营管理水平低,负债多,积累小,少数人或个人控制企业现象比较严重,企业一旦发生经营困难,抽逃企业资产、设法悬空和逃废债务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中小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缺乏企业信用意识,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造成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信心的丧失。

(3)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交易取决于出资者对筹资者的信用、能力和投资项目的收益性等信息的了解程度。与成熟的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产品及市场前景等经营信息不透明, 向外部出资者披露其经营信息也更加困难。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增加了投资者对中小企业了解的信息成本和风险, 如果这些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 外部投资者就会选择不向中小企业投资。

1.2金融体制问题

(1)金融监管和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加谨慎。目前,我国银行业为加强风险管理,国家和各家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容易受到审查和处罚,致使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加谨慎。

(2)金融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虽然创业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对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受其准入条件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

(3)缺乏必要的社会担保机制, 抵押难问题困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一般由于自身资信不足, 贷款时常常难以提供足够的抵押资产, 需要从外部寻求信用担保。但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符合条件有能力提供担保的企业一般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 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更显困难。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2.1加强自身财务建设,坚持走企业规范化管理路线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财务制度建设,通过加强财务收支治理和财务监督机制,有助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增强企业的经营透明度和可信度。中小企业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进一步推动其产权制度的多元化进程,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企业制度。

2.2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要真正树立信用意识,注重信用积累,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主动配合当地政府与银行、财政、税务、工商、司法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按时还本付息,保全银行债权,树立诚信的企业形象,争取银行的信任与支持。

2.2.1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提供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保障

国家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应该从国家法制建设入手。(1)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贷款的透明度, 减少制度性风险, 进而增强银行向各类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2)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组织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特色的成长性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3)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虽然创业板经过几年的发展,为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好的融资平台,但因为自身制度设计的缺陷,也只是数量很少的中小企业成功登陆了创业板,杯水车薪,仍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未解决。因此作为相关政府部门,需加快创业板的入市和退市功能的高效率运转,优胜劣汰,最大限度地,多、快、好地促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成长性较高的潜力公司早日上市融资。

2.2.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风险投资力度

在中小企业创业起步阶段,因为各方面原因,中小企业很难在银行得到贷款。但是,作为偏好风险的权益投资形式的风险投资制度有较强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 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初创期和发展早期的融资方式。作为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因资金的限制,需选择低财务杠杆的融资策略,即以股权融资为主的资本构成方式,风险投资可以很好的解决诸类问题,这是因为:(1)风险投资家以股权的形式提供长期资金,减少了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2)风险投资家以其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参与企业的管理,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运营保障;(3)风险投资的分阶段投资有利于风险投资家主动控制投资风险。

2.2.3建立社会信用担保机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由政府主导,社会担保机构广泛参与,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严格的资信评估机制, 从多方面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划分, 企业需融资时各金融机构可通过信用等级的高低来决定是否给予融资和金额的多少; 同时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信用等级的评估, 争取以较高的等级赢得发展所需资金。鼓励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规范发展; 二要确保避免基金成为中小企业转嫁风险的避风港。

上一篇:环境审计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中国煤炭市场现状剖析与国际煤价走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