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技术在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7 09:45:51

PDA技术在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通过分析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现状与特点,介绍了在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引入PDA技术的匹配程度与优越性。本文从质监工作特点与PDA技术特征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说明了PDA技术在交通工程管理中应用情况。

[关键词]PDA技术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TTF理论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融合,移动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其轻便小巧、可移动性强、性能稳定等特点,特别适合在特殊环境或特殊情况下应用,因而深受业界青睐。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是目前发展迅速的移动智能设备,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能力,PDA以其集成了通讯、GPS、红外和蓝牙无线传输等多项实用技术,轻便、小巧、可移动性强、方便携带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PDA技术充分运用其移动性消除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突破了互联网的局限,使随时随地信息传输成为可能。PDA技术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

任务技术匹配(Task-Technology fit,TTF)理论解释技术对工作任务的支持能力,理论认为只有当信息技术的功能可以很好地支持工作任务需求时,技术才会被采用,否则不会被采用,“任务特点”和“技术特点”共同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其接下来影响用户对技术的使用和用户的个人绩效。本文基于该理论,主要分析了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任务特点和PDA技术特点,其中工作任务特点主要从工作结构化、工作复杂性、工作发生频率、工作紧急性以及工作移动性衡量,PDA应用系统特点则从技术层面和系统功能层面进行分析。

一、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现状

交通工程建设实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交通工程质监工作是政府交通部门对交通工程建设实施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断提高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主要涉及对交通工程施工的监督、材料的监督以及对设计的监督,一般分为公路工程和水路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和材料的质量监督工作通常在工程现场进行,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即时录入数据库,更新数据库并与基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是提高工程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另一方面,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业务覆盖面广,覆盖了企业、专业人员及工程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导致系统建设时间跨度大,各业务系统启动时间跨度大,部分业务系统开发及实施周期长。从工作任务特点上,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具有高结构化、高发生频率、较高紧急性和高移动性等特点。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已实现初步信息化,基本信息系统已经搭建。但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系统不能适应工程监督的工作要求,不能实现数据实地采集实时传输的要求,问题主要表现在:(1)系统不能支持质监部门实时地把监查、检测信息录入到系统,由于系统不方便携带,施工现场采集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只能事后录入系统,使得数据不能保持实时性;(2)由于信息传递比较复杂,当项目信息变更时,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从而影响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决策的质量,统计分析功能不能适应业务管理需要;(3)工程现场采集数据和图像不能直接导入系统,需手工录入,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4)由于上下级单位之间的系统模式没有统一规定,产生了数据资源不能共享或重复录入数据等不便。

二、PDA在交通质监管理中的应用

PDA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内置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能力,以其轻便、小巧、可移动性强、方便携带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PDA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多种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DA的功能越来越丰富,PDA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PDA更是一种数据采集的理想载体。它功能强大,几乎具有普通台式计算机的全部功能。

基于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和PDA技术的特点,对现有“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续建,将PDA技术引入原有质量管理平台。该系统特点在于:携带轻便,方便高效,可以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和图片资料直接导入主系统,一方面避免了数据的手工录入,另一方面可以即时查询、更新系统中的数据,有较好的交互性。基于质监工作的特征,该系统主要包括项目信息录入、检查信息录入、监测信息录入、工程评定、查询统计和文档管理的功能模块。

该系统从技术层面上具有较强的连通性,系统由交通部门内部局域网互联,交通部、省级交通工程质监局、地市质监站以及各项目指挥部都有接口。系统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C/S架构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从性能上该系统实现了文字和图片信息的实时录入、更新、统计和分析,并且便于携带。系统由于实现了数据资料,尤其是图片资料的直接导入,数据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从功能层面上,项目信息录入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主信息、施工单位信息、设计单位信息、监理单位信息等;检查信息录入主要是对高速公路和国省道项目的检查信息;工程评定是对于工程竣工验收时,根据管理部门的检测、检查的数据信息,做出统计和分析,自动得出工程的评定等级,支持质监决策;文档管理功能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归档与质量有关的文档;查询统计主要包括对总体合格项目率、缺陷出现频率等的统计查询。

三、结论

PDA技术满足了交通质监工作中的高移动性要求,实现了数据的现场采集、录入、更新和即时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帮助质监工作人员快捷地处理日常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做出工程评定决策。另一方面,该系统可以实现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纵向共享的目标,使数据资源在上下级单位之间得到共享。因此PDA技术与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匹配程度。

目前一些省市交通工程监督局已经将该系统投入使用,系统的使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方便,促进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质监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Goodhue , D.L. and R.L. Thompson. Task 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J] . MIS Quarterly , 1995 , 19 (2) : 213~236

[2]刘 军 唐 进: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J].交通与运输,2005年第12期

[3] 谢立军: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转变 [J].交通世界,2008年第7期

[4] 王红兵 邵玉刚:基于. net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第25卷第6期

[5] Iris, J., Chon, A. and Richard, T.W. Task-technology fit for mobile locatable information systems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8, 45: 1046-1057

上一篇:基于Swing的Java实验室管理系统 下一篇: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的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