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的主流化探索

时间:2022-06-26 02:28:42

都市报的主流化探索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2008年对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如果都市报切实贯彻党的相关方针政策,认真做好受众的分析,满足服务对象在民生、民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帮助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创造和谐社会,都市报必然能走向“主流”。

一、做服务型报纸,满足受众的民生需求

几乎所有的都市报在创刊之初,为区别于传统党报,获取比较优势,便已确立了以普通市民为报纸受众、从而强调“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随着都市报的发展,报纸的服务性日益增强,都市报“服务型”报纸的定位日益清晰。

创刊于1999年的海峡导报是一份以福建省闽南地区为主要发行区域的都市类市民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市民服务 必须天天讲 月月讲 年年讲”这句态度鲜明的话是海峡导报每天印在报头上的口号。除了在新闻的选择、写作等方面强调从市民角度出发,海峡导报还在2006年率先开辟“社区新闻”这一新颖的新闻类型。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等强调新闻性、事件性的选稿要求,“社区新闻”充分发挥了新闻属性中的“贴近性”,它把报纸的受众看作是一个个城市社区的社区人,以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游、乐、购以及情感等方面需求为目的,并针对这些不同的需求在社区新闻版面设置了相应的栏目,充分发挥了都市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性。

除了满足受众日常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方面的信息外,海峡导报尤其注重抓住的民生热点、难点,帮助民众解决实际困难,这对媒体赢得读者大有帮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厦门的一些居民小区里存在着一些所谓的针对业主装修房屋的专业搬运队。这些搬运队以垄断的方式向业主强行索要天价搬运费。群众称这些搬运队为“沙霸”、“搬运霸”。出于种种原因,群众对这些“沙霸”、“搬运霸”敢怒不敢言,大多默默承受了。如此一来,“沙霸”、“搬运霸”天价搬运费便成为装修行业的“潜规则”。

在读者通过海峡导报的新闻热线反映这一情况后,海峡导报经过周密策划,将报道单一的读者投诉转化成为一场针对整个行业的战役。从2010年7月17日开始,海峡导报推出了“宣战沙霸”系列报道,至7月30日短短的14天时间里,海峡导报共刊发有关“宣战沙霸”的报道、言论35篇,图片20幅,记者深入小区暗访,掌握大量证据,以密集的报道、大量的事实揭露了“沙霸”、“搬运霸”的种种不法行为,将沙霸的行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读者的热切关注,反响热烈。

在这场“宣战沙霸”的系列报道中,由于报道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从而引起了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任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市委副书记、市政法委书记陈炳发,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卢士钢等先后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打“沙霸”; 公安110还专门开设了举报“沙霸”专栏,各基层派出所纷纷行动起来。厦门市建设局也对存在“沙霸”的小区物业发出“整改令”。随后,厦门警方一个月严打了5个沙霸团伙,建设局公布了沙石指导价。

这次系列报道,海峡导报反映的社会热点问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政府部门积极有效的措施得到了市民的欢迎。同时在这次报道中,海峡导报与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导报报道的社会热点、难点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的声音、举措屡屡在海峡导报独家出现,这使海峡导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有读者致电海峡导报表示,“能够以这样的恒心毅力做好一件事,说明导报已经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市民报,更是一个充满社会责任和主人意识的媒体人”。

不可否认,取得这样良好的多方共赢的效果,政府部门日益开放的思维起了关键的作用。若是在数年前,这些关注“民生热点、难点”的报道很可能会被政府部门认为是“挑刺”、“抹黑”。 回想1999年海峡导报成立之初,当地政府明令封杀,要求政府部门不得接受海峡导报采访。所幸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日益加深,政府部门的“肚量”变大了,对媒体批评的声音听得进去了,也比以往更重视民间的意见。

二、搭建沟通的桥梁,满足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满足民生需求的同时,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是对民众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加的反映。让民众发声、表态,是都市报走向“主流”的一条有效之路。

纵观国内各媒体,能从都市报走向“主流”的,基本上都充分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例如《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潇湘晨报》等,都辟有评论专版。或者是特邀嘉宾、或者是读者、或者是报社自己的评论员,他们往往针砭时弊,对社会热点、对当前时政发出自己的声音。

除了用评论专版让民众发声外,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满足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也是媒体大有作为之处。早在2003年,南方都市报便因刊发《深圳 你被谁抛弃》一文引发全城大讨论、并促成网民与深圳市长对话轰动一时,成为媒体让民众发声、发挥桥梁作用的典范。

这一事件对激发深圳甚至全国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同时,南方都市报作为媒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为其它媒体所积极效仿。

2009年5月,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是关系福建省今后如何快速发展的大事。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如何让普通群众参与其中?如何让普通群众贡献自己的智慧?2009年10月,海峡都市报推出了《“海西建设十大金点子、十大新作为”评选活动》系列报道,其中“新作为”关注在《意见》出台后政府层面的举措,“金点子”系列就是通过海峡都市报的热线平台,向各界人士、海内外学者、基层百姓广泛征集意见。期间,共有30多万人次读者踊跃参与,总投票数突破450万张,有20个新点子入围候选名单,最终评出十大新作为、十大金点子。海峡都市报的这次活动,既替政府宣传了“加快海西建设”的理念,又让民众充分发声,是一起成功的媒体成为民众与政府沟通桥梁的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来自民间的声音,益发意识到重视民间表达,汲取民间智慧的重要。越来越多官员不得不承认,这种民间的声音能对官方和研究机构出现的“失声”加以弥补。与传统党报相比,都市报往往更贴近普通市民,更能反映民众的呼声,因此,政府部门也开始日益重视都市报。这对都市报的主流化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三、发挥媒体的引导功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

转型中的当今社会,不可避免存在着各种矛盾。作为社会基础的媒体受众,也是由形形的各种人群组成,受众之间也存在着种种矛盾,诸如医患矛盾、购房者与开发商间的矛盾等等。要建立和谐社会,就需要化解种种矛盾。其中,媒体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刘保全说过,舆论乃众人之议论,是社会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对某种事态或问题公开表达的一种带倾向性的意见。由于这种带倾向性的意见具有公开性,因此它一旦同舆论的主体――人民大众相结合,便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同时,新闻报道中的精品就对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做出正确的反映和引导,是把导向性和可读性巧妙结合起来,进而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上乘之作。

毋庸讳言,媒体不仅要服务受众、满足受众,同样也要引导受众。对于社会矛盾,如果媒体仅仅报道问题而不采取引导措施,只能增加各方的不满情绪,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媒体在报道问题的同时积极寻找破解办法,协助政府部门解决问题,这将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

长期以来,厦门市分为岛内岛外两部分,各种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岛内。连公交车的收费也因岛内外不同而有较大差距,对此,岛外居民有着强烈的不满。2010年8月,海峡导报推出了《岛外票价比岛内贵3倍 如何破解岛内外公交二元结构》这一报道,将这一问题摆到了市民面前。第二天即8月20日,海峡导报又推出《岛外四主官热议公交“票改”》,报道了四位岛外行政区区委书记对“公交票改”的看法。海峡导报的这一系列报道,完全符合厦门市政府提出 “岛内外一体化,公交要先行”的精神,很快便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9月28日,厦门市交通委正式公布,10月1日起,厦门市将正式执行新的公交票制改革方案,即“全市1元起步”、“分段计价,每跨一段加收1元,最高票价3元”。市民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人士意识到,作为人民的政府,只有和媒体建立一种互信互动的良性关系,通过媒体早说主动说如实说,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才能推进民主法治社会的进程。而媒体只有充分利用政府的新闻资源,才能增加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真正成为公众利益的守护者。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这种政府依靠媒体、媒体服务公众、公众信任政府的良性互动,取得了共生共荣的多赢效果,实际上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都市报报道的问题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能得到高效、快速的解决,政府的声音频频出现在都市报上,并与报纸的声音产生共鸣,那么,都市报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必将日益提高,“主流”的地位不会遥远。

(海峡导报)

上一篇:量化方法与大众传媒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挤压下报媒的“长尾模式”选择